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奥卡·伊万诺维奇·戈罗多维科夫

奥卡·伊万诺维奇·戈罗多维科夫
图片来自36O

奥卡·伊万诺维奇·戈罗多维科夫 奥卡·伊万诺维奇·戈罗多维科夫(Ока Иванович Городовиков,1879一1960),苏联军事首长,骑兵第一集团军元老,1940年苏联骑兵上将,二战时的骑兵总监,率领蒙古骑兵从黑海打进柏林。

目录

人物生平

1879年9月19日出生于罗斯托夫莫克拉亚耶利穆塔村。1903年参加帝俄军队,经短期培训后在波兰服役。回国后进入顿河哥萨克第43团。参加过第一次世界大战,1916年重伤退伍。1918年参加苏俄红军,次年加入共产党,国内战争时期历任骑兵连长、团长、旅长、布琼尼的第一骑兵军下属的第4师师长,(另一个师就是铁木辛哥和约瑟夫·罗季奥诺维奇·阿帕纳先科的第6师),1920年代理骑兵第2军军长,在南俄草原,在波兰作战,击溃弗兰格尔和邓尼金和马赫诺夫匪帮。1927年高级首长进修班毕业,1932年伏龙芝军事学院毕业,出任中亚军区司令助理和副司令10年之久。1935年军级指挥官,1939.2.8二级集团军级,1940年6月改称上将,1941年任苏军骑兵总监和骑兵司令,卫国战争开始后,8次作为最高统帅部代表奔赴西北前线,组织骑兵机械化集群袭击德国战线后方,1942年夏季作为最高统帅部代表赴斯大林格勒前线指导骑兵作战。

人物贡献

创建卡尔梅克骑兵团俄国历史上有一个特殊的词汇——“鞑靼枷锁”,专指13至16世纪蒙古军事贵族对俄罗斯的统治。这段刻骨铭心的岁月,使俄国挣脱“鞑靼枷锁”并转而控制大批蒙古部落后,又以更强硬的手段来对付昔日的征服者。然而当苏维埃政权乃至俄罗斯民族遇到威胁的时候,却有数以万计的蒙古人骑上骏马,挥舞红旗,高喊着“为了祖国!为了斯大林!”,一直打到柏林城下。当1917年苏维埃政权建立时,俄国境内约有近700-900万蒙古人,分属卡尔梅克、雅库特、布里亚特等部落。俄国内战爆发后,大多数哥萨克参加l了白卫军,蒙古牧民却从布尔什维克那里看到摆脱受奴役的希望。特别是生活在伏尔加河下游的卡尔梅克蒙古人,他们在前沙俄骑兵中尉奥卡·伊万诺维奇·戈罗多维科夫的组织下,成立卡尔梅克骑兵团,接受俄共(布)阿斯特拉罕地区党委的领导。

1918年5月,哥萨克白卫军逼近伏尔加河下游的交通枢纽察里津。在万分火急的情况下,卡尔梅克骑兵团闻讯后第一个赶来支援,察里津城防负责人、北高加索军区司令斯涅萨列夫怀疑他们是奸细,用碉堡和电网阻止他们进城。正当蒙古勇士进退失据之际,率红军第5军残部从乌克兰撤来的伏罗希洛夫收留了他们,将他们安排在自己的装甲列车上。几天后,斯涅萨列夫还是认为这批蒙古人不可靠,伏罗希洛夫语气生硬地顶了回去:“(蒙古骑兵)比你的机枪大炮更能保卫察里津。”

回报苏联

在1941年6月22日希特勒悍然入侵苏联后,蒙古人又跨上了战马。9月18日,德军对重镇基辅形成合围。为了给西南方面军司令部杀出缺口,两个卡尔梅克蒙古骑兵师充当突围先锋,向德军第16装甲师发起进攻。手持马刀的战士与德军坦克战在一起,用血肉之躯打出一个缺口,让后来成为苏联元帅的巴格拉米扬等高级将领得以脱险。在基辅战役的最后阶段里,被围的蒙古骑兵整营整连地挥舞着马刀向德军的坦克大炮和机枪发起密集冲锋。苏军此役损失约70万人,卡尔梅克蒙古子弟则有1万多人捐躯,近万人被俘。

英雄蒙尘

斯大林决心扩大红军中的蒙古部队时,一个意外消息彻底打乱了一切。1942年8月12日,德国南方集团军群攻克苏联卡尔梅克自治共和国首府埃斯塔那。为笼络当地骁勇善战的蒙古人,纳粹拆除集体农庄,将土地“还给”蒙古人,并许诺蒙古人能最终建立“属于自己的国家”。最终,三名当地长老归顺了德国,并主动帮助德军司令马克西米连·冯·魏克斯元帅组建第103蒙古营和2200名蒙古人组成的“多尔蒙古团”。 蒙古人替纳粹效劳的消息传到莫斯科,斯大林勃然大怒。他推动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于12月27日发布命令:撤销卡尔梅克自治共和国,卡尔梅克蒙古族为“叛徒民族”,并将12余万名族人(参加苏联红军的除外)强制流放到西伯利亚、中亚和哈萨克斯坦。 [1][2]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