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族祖紫严翁谩兴十首6-10
奉和族祖紫严翁谩兴十首6-10 |
![]() |
作品名称:奉和族祖紫严翁谩兴十首6-10 创作年代:宋朝 文学体裁:诗 词 作者:汪炎昶 |
奉和族祖紫严翁谩兴十首6-10是宋朝汪炎昶的作品之一。
汪炎昶,字茂远,1261—1338,元徽州婺源人。少受学于宋遗民孙嵩。学成,隐居不仕,自称古逸民。时宋亡已久,其衣冠、礼度仍沿宋时旧俗。家贫而至孝。[1]。
目录
正文
六
气节固难量,出处已可视。 一挽节致之,定非栋梁哭。 文王不亲屈,渔竿老于渭。
七
愚夫恬其愚,智者役于智。 宁为坎井蛙,勿作监车骥。 扰扰夸健捷,纲堪一噱耳。
八
寒士劢苦行,不能动灶里。 彼或外貌饰,即兴时发齿。 激奖道已微,孰振颓波起。
九
桃李贵以色,兰蕙贵以香。 蚌胎秘奇彩,萤光耀寸光。 中心固了了,竟莫减否藏。
十
兀兀守陋说,依依望奇功。 适帮辙东首,欲至当何从。 为谋止一身,茫然发捕风。[2]
作者简介
汪炎昶[公元一二六一年至一三三八年]字懋远,婺源人。生于宋理宗景定二年,卒于元惠宗至元四年,年七十八岁。
幼励志力学,受学于孙嵩,得程朱性理之要。宋亡,与同里江凯隐于婺源山中,名其所居为雪瓷,自号古逸民,学者称古逸先生。元惠宗至元四年卒,年七十八。有《古逸民先生集》二卷。事见本集附录《汪古逸民先生行状》。 汪炎昶诗,以《宛委别藏》本为底本,并新辑集外诗编为一卷。[3]
主要作品
著有古逸民先生集五卷,《千顷堂书目》诗文简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