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太湖源镇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太湖源镇地处临安市东北部,全镇总面积243平方公里,是临安市地域面积最大的乡镇。镇政府驻青云村,辖20个村、4个居民小组。2006年,全镇总户数11437户,其中,农业10430户;总人口33075人,其中,农业人口32348人。有 外来人口4255人。人口自然增长率-2.1‰。耕地面积27257亩;山林面积27.34万亩。 [1]

产业情况

该镇按照提升主导产业、恢复传统产业、开发新兴产业、深化加工产业的步骤,大力推进结构调整,加强环境治理,关停或整治不利于环境建设的企业。实施农业八大基地工程,即建设雷竹无公害示范基地、东天目高效竹笋示范基地、天目高山香榧基地、南庄大门坞水果基地、须山高山花卉基地和高山蔬菜基地、东坑名茶基地、素云香榧基地。开展 防护林、生态公益林建设,并编制《太湖源镇林业可持续发展规划》和《生态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生态建设

背景

太湖源镇位于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天目山东麓,因养育着千百万江、浙、沪人民的浩淼太湖源头座落于此而得名。早些年,这里的农民依靠砍树过日子,大量的天然林被砍伐、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导致暴雨、泥石流等灾害频频发生。自从人们认识到,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的生活方式终将导致人与自然都走向穷途末路的道理之时,在当地政府的引导下结合生态保护搞经济林开发,因地制宜的发展无公害竹笋、有机茶和山核桃生产,乱砍滥伐现象得到控制。当太湖源再次呈现出绿意葱浓的景观时,村民的人均收入也得到了大幅度提高。太湖源镇 森林覆盖率已达78%,竹林、经济林面积达11万亩。    发展    找到正确致富之路的太湖源镇,经过几年的努力建设,无论是生态,还是工农业经济,都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2003年全镇 工农业总产值已达到40亿元,财政收入3570万元,农民人均收入6068元,一跃成为临安市的八大经济强乡镇之一。    成就    同时,由于几年来太湖源镇在生态环境方面投入大力保护和改造,自然生态景观良好,先后被评选为“国际示范林乡村林业 可持续发展示范点”,“全国山区综合开发示范基地”,“杭州市 新农村建设基地”,现有生态公益林18万亩,生态示范村6个,新农村建设示范村10个。2002年被国家环保局评为全国首批“环境优美乡镇”,在首获该荣誉的全国14个乡镇之中,太湖源镇是浙江省唯一入选的乡镇。2005年,镇政府又提出了“工业强镇、农业大镇、 生态美镇、建设亮镇、文明建镇”的工作思路。

环境旅游

太湖源为 峡谷地形,十里长谷-龙须峡谷内绝壁夹峙,青山连绵,绿树成荫,山花烂漫,清溪长歌,悬瀑飞泻,原始的自然景观是它最永恒、亮丽的风景,无不令人神往。 掠过滋润、丰盈的山野自然风光,最让人追忆的是那漫过童年夹着稻草香的农庄炊烟。太湖源的“农家乐”可以让疲惫的穿梭于钢筋从林中的都市人,接受一场归隐自然宁静与纯厚的心灵涤荡。为提高服务质量,管理者们还提出了“建优美环境迎客,以文明礼貌待客,让健康安全伴客,深厚情感送客”的服务宗旨,以至于太湖源的农家风情让一批又一批的都市人“沉醉不知归路”。境内的太湖源、 神龙川、 东天目山等旅游景点,山清水秀,环境宜人,开发中注重保护 生态资源。全年接待游客24.2万人次,实现门票收入500余万元。 [2]

  

经济发展

经济数据

农业总产值 财政总收入 农村经济总收入 村级集体经济 存款余额

工业总产值 工业销售产值 规模企业 节能灯 鑫富药业 华兴集团 树胶 木纹纸 外贸公司 自营进出口权 元东

里畈村 横路村 国家林业局 东坑村 有机食品认证

农产品加工 平顶山 宅基地 夏村水库 罗成 人工造林 公益林

基础设施

太湖源、神龙川和东天目山3家 旅游公司2006年共接待游客43万余人,门票收入1200余万元,涉旅收入8000余万元;100余户“农家乐” 经营收入700余万元。全镇有商店380余家、放心便民店53家。全年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6亿元,比上年增长12.8%。    投资150余万元,建成 垃圾中转站;完成南庄雨污水管网改造、集镇 道路绿化工程;实施青溪老街西段改造、城防样板段建设等工程。配合13省道改建工程,移民 拆迁安置工作基本到位。各村设置 垃圾箱320余,镇村两级共有 保洁员65名,基本实现农村垃圾集中 无害化处理。梅家、畈龙、南庄、盛村坞等村推广集中式 生活污水净化处理工程。光辉、方人头、夏村、溪口、横路5个村通过重点整治村建设验收,溪里村通过杭州市级示范村验收, 白沙、泥川、溪里等村获省级或杭州市级文明村、卫生先进村等荣誉。 [3]  

 

社会事业

教育医疗    2006年全年 教育经费投入近300万元,共拨教育奖励金近40万元。青云万册图书馆被列为 杭州图书馆网络流通点之一,建立泥川、光辉、白沙等4个村级图书流通点。新型 合作医疗参保率91%。是年,太湖源镇被评为浙江省首批兴林富民示范镇和浙江省群众体育先进单位。全镇 计划生育率97.1%。    饮水工程    夏村饮用水工程是临安市“千库保安”工程之一。工程于2006年7月开工,总投资570余万元,以夏村水库为基础,建有一个1100吨容量的蓄水池,铺设各类引水管道共27650米。年底,工程竣工,并投入使用。其水质达到国家饮用标准,可以解决6000人口的饮水问题,直接受益人口4964人。    改革开放30年,太湖源镇依托独特的 生态资源优势,坚持 生态经济化、经济 生态化的发展理念,通过一系列农村制度变革,极大地激发了群众发展生态经济、建设美好家园的热情与活力。 [4]

  

历史沿革

早在改革开放初期,太湖源镇这片热土上有四个公社,分别是青云公社、 东天目公社、杨岭公社和临目公社,1984年撤销公社,改称 青云乡、东天目乡、 杨岭乡和临目乡,随后在上世纪90年代末青云乡改成了 青云镇,2001年三乡一镇合并为太湖源镇。    太湖源镇党委、政府坚持以发展为第一要务,壮大镇域工业,加快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努力建设 生态文明,全力以赴推进一二三产业的协调发展,不断加强民生保障,全面提升政府执政能力。

新农村建设

   三农问题解决了,就达到了造福一方的目标,和全国所有乡镇一样, 太湖源镇大力开展 新农村建设,全镇由原先的51个村合并成现在20个村,村村把新农村建设搞得热火朝天。 如今的农村一改以前的“破、乱、脏”,各村立足实际,组织、动员广大村民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道路硬化、绿化、路灯亮化、庭院美化、卫生洁化以及图书室、医务室、改水改厕、 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等 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推进环境卫生整治,使农村的生产条件和环境面貌焕然一新。 现在全镇在全力推进“ 清洁乡村”建设活动,所有的道路、河道和村民的 生活垃圾都有专门的保洁队伍进行收集管理,送往镇建 垃圾中转站进行打包处理。同时各村陆续投入资金对村里的 生活污水进行统一纳管处理,做到了山更青、水更绿、环境更美。太湖源镇党委、政府以全新的“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思路,遵循“突出特色、多种经营、促进经济、提高效益”的原则,扎实推进效益农业,继续优化农业结构。2007年新建夏村500亩 山核桃生态化经营园区, 光辉村新开发420亩白茶和 白沙村400余亩高山玉米基地。2008年在碧淙村、光辉村实施1200余亩的 雷竹退化林改造示范工程, 南庄村建立了200多亩连片的水果基地, 高云、东坑、光辉和 射干等村的 香榧种植面积已达3000余亩, 天目青顶东坑茶总产量实现19吨,总产值220万元。在原先的基础上优化山核桃、竹笋等经济作物、拓展种植高山花卉、 观赏竹等新产品,同时积极开展农民素质培训,提高了全镇农民创业致富能力。 改革开放初期, 农村从业人员多,企业少,且都是集体所有,创办的都是如 造纸厂、 服装厂、木材加工厂、花茶厂、竹削板厂等,多以资源消耗性为主,没有一家私营企业,更没有所谓的“ 个体户”,效益可想而知了。那时候工人农民差不多,做工也是挣 工分,年收入也就四、五百元。随后 企业改制、拍卖、重组,经历了一波又一波变革,发展到太湖源镇共有非 公有制 规模企业48家,大小挂牌企业共141家, 个体工商户1000余家。2007年全镇 工业总产值超50亿,并确立“5年之内工业产值冲百亿”的目标,巩固全市工业经济强乡镇的地位。太湖源镇全力打造工业平台建设。其中青云区块以先进 装备制造业,精细化工、 装饰纸为主导产业,总规划面积150公顷,其中山地73公顷。现建设区块征地总面积500余亩,完成土地平整工作的80%。杨岭区块以 绿色照明(光源)等为主导产业,规划面积100公顷,其中山地40公顷,现已征地面积179亩,现已完成区内土地平整,道路框架基础建设,完成三杆移位规划,已有1家企业进场施工。积极招商引资,多个投资进驻项目正在协商中。随着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城里人向往到山里游山玩水,呼吸新鲜空气。太湖源镇于1996年开始旅游开发,至今已开发出太湖源景区、 神龙川、 东天目山3个旅游景点,其中太湖源景区是 临安市第一个生态旅游景点,开辟了临安生态旅游的新纪元。2007年旅游业在东天目山景区停业开发建设的情况下,仍实现了涉旅总收入突破亿元大关的目标。全镇农家乐现有经营户141户,床位2674张,并全面启动农家乐证照办理及从业人员体检等工作,高规格举办农家乐从业人员培训班,进一步规范管理农家乐。此外太湖源镇早在2004年创建了“全国环境优美乡镇”。完成全镇的 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收集到5000余条线索,撰写了20余万字的汇编材料;配合完成市志编写工作,传承了当地宝贵的文化遗产。积极创建市级学前教育示范乡镇,提高标准化教学水平,2008年10月份,还举办了青云中学50周年校庆;通过“百村种文化”活动,一些村纷纷在原有基础上新建或加强了自己的文体队伍,其中 梅家村的“吴越双狮”曾参加过法国的 尼斯狂欢节;举办 全民运动会,青年 篮球赛等多项农村比赛活动,成功创建了“浙江省体育强乡镇”。文化生活一片欣欣向荣。由于太湖源镇社会经济事业蓬勃发展,原有的交通道路日益跟不上车流量的需要,自2001年三乡一镇合并以来,共大修、新建、砂改油公路350余公里,以前“雨天黄泥路,晴天黄沙路”的情况大为改善。2004年,13省道锦城至里畈段改建工程开工,于2007年12月正式开通。该路段全场14.58公里,总投资约1.7亿,这条路的建成,大大缩短了太湖源镇至 锦城街道的路程,一改以前车流量大导致 交通堵塞频发的状况,极大地提升了全镇的区位优势,改善了投资和 旅游环境,加快了经济社会发展的步伐。 [5]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