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太平洋”的版本间的差异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未显示3个用户的4个中间版本)
第1行: 第1行:
  
'''太平洋'''是[[地球]]上[[五大洋]]中面积最大的[[洋]],面積1.813億平方公里,它從[[北冰洋|北冰洋]]一直延伸至[[南冰洋|南冰洋]],其西面为[[亞洲]]、[[大洋洲]],東面为[[美洲]],覆蓋着地球約46%的水面及約32%的總面積,比地球上所有陸地面積的總和還要大<ref>"[http://concise.britannica.com/ebc/article-9374340/Pacific-Ocean Pacific Ocean]". ''[[大英百科全書|Britannica Concise]].'' 2006. Chicago: Encyclopædia Britannica, Inc.</ref>。[[赤道]]将太平洋分為'''北太平洋'''及'''南太平洋'''。北面連接[[白令海峽]],南面則以南緯60度為界。
+
'''太平洋''' (Pacific Ocean)  是[[地球]]上[[五大洋]]中面积最大的[[洋]],面積1.813億平方公里,它從[[北冰洋|北冰洋]]一直延伸至[[南冰洋|南冰洋]],其西面为[[亞洲]]、[[大洋洲]],東面为[[美洲]],覆蓋着地球約46%的水面及約32%的總面積,比地球上所有陸地面積的總和還要大<ref>"[http://concise.britannica.com/ebc/article-9374340/Pacific-Ocean Pacific Ocean]". ''[[大英百科全書|Britannica Concise]].'' 2006. Chicago: Encyclopædia Britannica, Inc.</ref>。[[赤道]]将太平洋分為'''北太平洋'''及'''南太平洋'''。北面連接[[白令海峽]],南面則以南緯60度為界。
  
 位于北太平洋西侧的[[马里亚纳海沟]]是地球最深的位置。海沟最大深度为海平面下 {{convert|10,911|m|ft|sp=us|abbr=off}} 。<ref>{{cite web|url=http://web-japan.org/atlas/technology/tec03.html|title=Japan Atlas: Japan Marin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enter|accessdate=4 July 2007}}</ref>
+
 位于北太平洋西侧的[[马里亚纳海沟]]是地球最深的位置。海沟最大深度为海平面下 。<ref>{{cite web|url=http://web-japan.org/atlas/technology/tec03.html|title=Japan Atlas: Japan Marin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enter|accessdate=2019-11-30}}</ref>
  
 
 太平洋之名稱起源自拉丁文「Mare Pacificum」,意為「平靜的海洋」,由航海家[[斐迪南·麥哲倫|麥哲倫]]命名。受雇于[[西班牙]]的[[葡萄牙]]航海家[[斐迪南·麥哲倫|麥哲倫]]於1520年10月,率領5艘船從[[大西洋]]找到了一個西南出口([[麥哲倫海峽]])向西航行,經過38天的驚濤駭浪後到達一個平靜的洋面,他因稱之為太平洋。
 
 太平洋之名稱起源自拉丁文「Mare Pacificum」,意為「平靜的海洋」,由航海家[[斐迪南·麥哲倫|麥哲倫]]命名。受雇于[[西班牙]]的[[葡萄牙]]航海家[[斐迪南·麥哲倫|麥哲倫]]於1520年10月,率領5艘船從[[大西洋]]找到了一個西南出口([[麥哲倫海峽]])向西航行,經過38天的驚濤駭浪後到達一個平靜的洋面,他因稱之為太平洋。
第9行: 第9行:
  
 
 太平洋水溫隨緯度而異,在極地附近接近冰點,在[[赤道]]則大約為25至30[[攝氏度|°C]](84[[華氏度|°F]])左右。海水的[[含鹽量]]則在中緯度較高:靠近[[赤道]]的水全年雨量充足,靠近極地則因寒冷而少蒸發,以致這兩處的含鹽量較低。整體來說,太平洋的海水要比大西洋的溫暖。
 
 太平洋水溫隨緯度而異,在極地附近接近冰點,在[[赤道]]則大約為25至30[[攝氏度|°C]](84[[華氏度|°F]])左右。海水的[[含鹽量]]則在中緯度較高:靠近[[赤道]]的水全年雨量充足,靠近極地則因寒冷而少蒸發,以致這兩處的含鹽量較低。整體來說,太平洋的海水要比大西洋的溫暖。
 在[[北半球]],太平洋表面海水主要以[[順時針]]方向流動([[北太平洋环流]]),在[[南半球]]則以反時針方向流動。[[北赤道洋流]]沿北緯15度,受[[信風]]帶動向西推進,到達菲律賓附近轉向北方,與日本洋流(又稱[[黑潮]])會合。
+
 在[[北半球]],太平洋表面海水主要以[[順時針]]方向流動([[北太平洋环流]]),在[[南半球]]則以反時針方向流動。[[北赤道洋流]]沿北緯15度,受[[信風]]帶動向西推進,到達菲律賓附近轉向北方,與[[ 日本]] 洋流(又稱[[黑潮]])會合。
  
 
 在大約北緯45度,[[黑潮]]分成兩支。往南的一支重返北赤道[[洋流]],另一支往北形成阿留申洋流,接近北美洲時推動白令海峽反時針方向的水流,往南成為寒冷緩慢的[[加利福尼亞洋流]]。
 
 在大約北緯45度,[[黑潮]]分成兩支。往南的一支重返北赤道[[洋流]],另一支往北形成阿留申洋流,接近北美洲時推動白令海峽反時針方向的水流,往南成為寒冷緩慢的[[加利福尼亞洋流]]。
  
[[南赤道洋流]]沿赤道往西流動,在[[新几內亞]]往東南一轉,在大約南緯50度完全轉往正東方向。[[洋流]]在這段自西沿南太平洋流動,是為[[南冰洋洋流|南極繞極環流]]一段。到達智利海岸時,洋流分成兩支:一支經合恩角流進大西洋,另一支向北成為[[秘魯洋流]]。
+
[[南赤道洋流]]沿赤道往西流動,在[[新几內亞]]往東南一轉,在大約南緯50度完全轉往正東方向。[[洋流]]在這段自西沿南太平洋流動,是為[[南冰洋洋流|南極繞極環流]]一段。到達[[ 智利]] 海岸時,洋流分成兩支:一支經合恩角流進大西洋,另一支向北成為[[秘魯洋流]]。
  
 
== 地貌 ==
 
== 地貌 ==
第95行: 第95行:
  
 
[[Category:720 海洋志總論]]
 
[[Category:720 海洋志總論]]
[[Category:大海]]
 

2020年9月23日 (三) 09:23的版本

太平洋 (Pacific Ocean) 是地球五大洋中面积最大的,面積1.813億平方公里,它從北冰洋一直延伸至南冰洋,其西面为亞洲大洋洲,東面为美洲,覆蓋着地球約46%的水面及約32%的總面積,比地球上所有陸地面積的總和還要大[1]赤道将太平洋分為北太平洋南太平洋。北面連接白令海峽,南面則以南緯60度為界。

位于北太平洋西侧的马里亚纳海沟是地球最深的位置。海沟最大深度为海平面下 。[2]

太平洋之名稱起源自拉丁文「Mare Pacificum」,意為「平靜的海洋」,由航海家麥哲倫命名。受雇于西班牙葡萄牙航海家麥哲倫於1520年10月,率領5艘船從大西洋找到了一個西南出口(麥哲倫海峽)向西航行,經過38天的驚濤駭浪後到達一個平靜的洋面,他因稱之為太平洋。

海水性質

太平洋水溫隨緯度而異,在極地附近接近冰點,在赤道則大約為25至30°C(84°F)左右。海水的含鹽量則在中緯度較高:靠近赤道的水全年雨量充足,靠近極地則因寒冷而少蒸發,以致這兩處的含鹽量較低。整體來說,太平洋的海水要比大西洋的溫暖。 在北半球,太平洋表面海水主要以順時針方向流動(北太平洋环流),在南半球則以反時針方向流動。北赤道洋流沿北緯15度,受信風帶動向西推進,到達菲律賓附近轉向北方,與日本洋流(又稱黑潮)會合。

在大約北緯45度,黑潮分成兩支。往南的一支重返北赤道洋流,另一支往北形成阿留申洋流,接近北美洲時推動白令海峽反時針方向的水流,往南成為寒冷緩慢的加利福尼亞洋流

南赤道洋流沿赤道往西流動,在新几內亞往東南一轉,在大約南緯50度完全轉往正東方向。洋流在這段自西沿南太平洋流動,是為南極繞極環流一段。到達智利海岸時,洋流分成兩支:一支經合恩角流進大西洋,另一支向北成為秘魯洋流

地貌

安山岩線(The andesite line)是太平洋地貌中最重要的分界線,將中部太平洋盆地較深層的火成鎂鐵岩及大陸邊沿的半沉降火成長英岩分隔開來。安山岩線沿加里福尼亞州西端島嶼、阿留申群島南端、堪察加半島東端、千島群島、日本群島、馬里亞納群島、所羅門群島,直達紐西蘭;亦向東北伸延至安第斯山脈西端、南美洲及墨西哥,再折返加州。印尼、菲律賓、日本、新幾內亞、紐西蘭等澳洲大陸及亞洲大陸的東部延伸地區全在安山岩線以外。

陸地和岛屿

太平洋的岛屿類型多樣,有陆边岛、沖積島、珊瑚礁火山島等四个类型的島嶼。陆边岛位于安山岩線以外,包括新西兰新几内亚岛菲律宾群岛台灣島等,这些岛和附近的大陆相连,其中新幾內亞島是世界第二大島嶼。火山島如布干维尔岛夏威夷岛和所羅門群島等,很多还有活火山活動。太平洋上幾乎所有較小的島嶼都位於北緯30度及南緯30度之間,由東南亞延伸至復活節島;其餘的太平洋海域差不多都全被水覆蓋着。

夏威夷復活節島新西蘭围成的玻里尼西亞大三角区域内有庫克群島馬克薩斯群島薩摩亞群島社會群島托克勞群島湯加群島土阿莫土群島圖瓦盧群島瓦利斯和富圖納群島

密克羅尼西亞群岛位于赤道以北及國際日期變更線以西,包括加羅林群島馬紹爾群島馬里亞納群島

由新畿內亞為首的美拉尼西亞位于太平洋的西南角,包括俾斯麥群島斐濟群島新喀里多尼亞島所羅門群島新赫布里底群岛等。 Template:太平洋島嶼

環太平洋国家与地区

在史前時期太平洋地區發生過多次重要遷徙,最顯著的一次是南島民族玻里尼西亞人)從亞洲海邊遷至大溪地,然後到達夏威夷新西蘭,後來還到了復活節島

歐洲人於十六世紀早期发现了太平洋。最早的是曾橫渡巴拿馬地峽西班牙航海家巴爾沃亞(Vasco Núñez de Balboa)(1513年)及以後在環球航行中橫渡太平洋的麥哲倫(1519年-1522年)。


沿海

由北向南逆时针方向:

白令海-鄂霍次克海-日本海-(黃海-东海-東海)-菲律賓海-(南海-蘇祿海-爪哇海)-俾斯麥海- 所羅門海-珊瑚海-塔斯曼海-智利海

海峡

由北向南:


參見

參考資料

  1. "Pacific Ocean". Britannica Concise. 2006. Chicago: Encyclopædia Britannica, Inc.
  2. Japan Atlas: Japan Marin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enter. [2019-11-30]. 

其它资料

  • Barkley, Richard A. Oceanographic Atlas of the Pacific Ocean. Honolulu: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1968. 
  • Blue Horizons: Paradise Isles of the Pacific. Washington, D.C.: National Geographic Society. 1985. ISBN 978-0-87044-544-6. 
  • Cameron, Ian. Lost Paradise: The Exploration of the Pacific. Topsfield, Mass.: Salem House. 1987. ISBN 978-0-88162-275-1. 
  • Couper, A. D. (ed.). Development and Social Change in the Pacific Islands. London: Routledge. 1989. ISBN 978-0-415-00917-1. 
  • Gilbert, John. Charting the Vast Pacific. London: Aldus. 1971. ISBN 978-0-490-00226-5. 
  • Lower, J. Arthur. Ocean of Destiny: A Concise History of the North Pacific, 1500-1978. Vancouver: 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 Press. 1978. ISBN 978-0-7748-0101-0. 
  • Napier, W.; Gilbert, J., and Holland, J. Pacific Voyages. Garden City, N.Y.: Doubleday. 1973. ISBN 978-0-385-04335-9. 
  • Oliver, Douglas L. The Pacific Islands 3rd ed. Honolulu: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1989. ISBN 978-0-8248-1233-1. 
  • Ridgell, Reilly. Pacific Nations and Territories: The Islands of Micronesia, Melanesia, and Polynesia 2nd ed. Honolulu: Bess Press. 1988. ISBN 978-0-935848-50-2. 
  • Soule, Gardner. The Greatest Depths: Probing the Seas to 20,000 Feet and Below. Philadelphia: Macrae Smith. 1970. ISBN 978-0-8255-8350-6. 
  • Spate, O. H. K. Paradise Found and Lost. Minneapolis: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1988. ISBN 978-0-8166-1715-9. 
  • Terrell, John. Prehistory in the Pacific Islands: A Study of Variation in Language, Customs, and Human Biology.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6. ISBN 978-0-521-30604-1. 
  • 國立編譯館.王曾才. 西洋近世史. 正中書局. 2006.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