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太平洋戰場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太平洋戰場

來自 網絡 的圖片

中文名稱: 太平洋戰場

類型: 大規模海戰

國家: 日本,美利堅等

時間: 1941年12月7日

導火索: 日本突襲珍珠港

太平洋戰場是指日本,美利堅等國家在太平洋地區發生的大規模海戰,爭奪島嶼戰等戰役

1941年12月7日,日本突襲珍珠港,重創停泊在那裡的美國艦隊,同時向馬來半島菲律賓進攻。雖然日本非常清楚,他們不能與美國進行一場持久戰,他們卻還希望美國在面對這樣突然、慘烈的犧牲後能夠願意與日本進行協商,以讓美國接受在中國的侵略。但是他們的想法落空了,他們面對的是一場自知不能取勝的戰爭。[1]

基本信息

四天後,日本的盟友德國也對美國宣戰。德國對美國的宣戰,為美國介入歐洲戰事提供了理由。這以前,羅斯福政府通過一系列手段為英國、蘇聯提供了大量援助。甚至直接派出艦隊為其護航。此舉招來了美國國內一片反對聲,甚至直接動搖到了羅斯福總統的位置。

德國對美國宣戰後,這些反對聲很快就在國內消失。美國人決心團結一致,打贏這場戰爭。英國首相丘吉爾為了確保美國介入歐洲戰事(儘管德國已經對美國宣戰,但德國並沒有威脅到美國的安全),在美國對德宣戰後的第一時間趕到美國會見了羅斯福。

在丘吉爾的勸說下,羅斯福同意將歐洲戰爭作為美軍主要作戰目的。羅斯福的這個做法使得盟軍在歐洲戰爭的實力增加,緩解了德軍的攻勢。但卻因此失去了太平洋戰場的主動權,最艱難的時候,美軍在太平洋上只有一艘航空母艦能作戰。

1941年12月10日,英軍在馬來亞的多艘重要軍艦被擊沉,香港也在1941年12月25日被日本占領。在差不多同一時間,美國在關島和威克島的基地也被日本攻占。1942年1月日本開始進攻緬甸、所羅門群島、荷屬東印度以及新幾內亞,占領了馬尼拉、吉隆坡和臘包爾。日本侵略征服的道路是這樣的神速:1942年2月新加坡、巴厘島與帝汶、3月仰光、爪哇、5月曼德勒都被日軍占領。而日本空軍也完全控制了這些地區的空中戰場,美英的空軍被完全趕出這些地區。日軍還對澳大利亞北部發起突襲,並掃蕩東印度洋,將英國艦隊趕出錫蘭(今天斯里蘭卡) 。

但盟軍的攻勢逐漸加強。4月的空襲東京(Doolittle Raid)雖然很大程度上是象徵性的,卻鼓舞了士氣;而美國海軍在珊瑚海海戰(Battle of the Coral Sea)雖失利,卻使得日本兩艘航空母艦不能參加6月份的中途島戰役,同時挫敗了日軍進攻莫爾斯比港(Port Moresby)的企圖。然後是6月關鍵的中途島海戰(Battle of Midway):在這場實力相近的戰役中,日本海軍遭到了決定性的打擊,中途島海戰第二次世界大戰太平洋戰場的轉折點。

1942年中途島海戰後,盟軍扭轉了戰局,開始發動反攻,1945年,美國在日本投放了兩顆原子彈,蘇軍也加入了對日作戰,並很快殲滅關東軍,占領中國東北和北朝鮮;中國軍隊(包括國共兩黨的軍隊)也轉入了局部反攻陸地上,在緬甸的英國和印度軍隊在中國軍隊的幫助下開始還擊日軍,撤退速度也減緩了,澳大利亞軍隊在新幾內亞成功地守住了莫爾斯比港,8月日本地面部隊在米爾恩灣戰役(Battle of Milne Bay)中遭到挫敗。同時美國和日本搶占瓜達爾卡納爾島(Guadalcanal)。在以後的6個月雙方部隊發生激烈戰鬥,最終美國取得了勝利。到這日本開始打一場防禦戰,盟軍變被動為主動。日軍被瓜達爾卡納爾島戰役拖累,從此便再也無法恢復元氣。日軍在其他戰場上也喪失了優勢,美國開始積極為麥克阿瑟在新幾內亞的陸地推進以及尼米茲的太平洋島嶼戰爭鋪平道路。

在中國大陸,日軍也被拖入了持續作戰的泥潭,國民政府將領薛岳、陳誠抵抗住了日軍在湖南和重慶周圍進攻,三次長沙會戰的勝利大大鼓舞了中國軍民的士氣。國民革命軍創造了萬家嶺大捷台兒莊大捷衡陽保衛戰崑崙關戰役仁安羌大捷等一系列輝煌戰果。中國共產黨在發動了"百團大戰"後,利用游擊戰術不斷的打擊日軍的補給線。到1944年的時候,日軍在太平洋戰場上的失敗已經成為定局,歐洲的德軍也不斷退守,大陸交通線的打通對於日軍扭轉戰局並沒有起到太大的幫助。

1944年盟軍在一系列越島登陸作戰中,突破了日軍在太平洋的內防禦圈,日本海軍遭到重創,隨後盟軍發起進攻菲律賓的登陸戰役,在萊特灣海戰中擊潰了殘餘的日本艦隊。盟軍在西太平洋獲得空中和海上的壓倒性優勢。

硫磺島、沖繩島以及其他地方的苦戰使雙方都遭受嚴重的人員傷亡,不過這些戰役的成果是日本的緩慢撤退。隨着越來越多的資深飛行員喪身戰場,日本開始實行由神風特攻隊直接衝擊重要軍事目標,試圖減緩美國部隊的進攻速度。但同時,東京和其他城市還是遭到了美軍的轟炸。1945年2月3日,蘇聯同意介入太平洋戰事。

1945年4月5日,蘇聯政府在《蘇日中立條約》到期前,宣布《蘇日中立條約》不再有效。投機的斯大林選擇在8月8日對日宣戰,並由百萬大軍進入中國東北地區。中國軍隊亦進行大規模的戰略反攻。而同月美國在日本的廣島(8月6日)和長崎(8月9日)投下了兩顆原子彈(長崎原子彈爆炸後在天空升起一個高度達 6萬英尺(18公里)的蘑菇雲)。

面對核武器的威脅與中國東北地區的喪失,日本裕仁天皇與內閣開始重新考慮投降。日本帝國在8月15日(第二次世界大戰對日戰爭勝利紀念日,英文V-J Day)正式宣布投降。最終的投降書是在1945年9月2日在美國戰艦密蘇里號上簽署的,此後麥克阿瑟將軍開始負責日本的重建。這段時期在日本被看作是美軍的占領期。美國總統杜魯門在1946年12月31日正式宣布,美日兩國已經不在敵對狀態。

日本失敗原因

"大日本帝國"的先天不足

自明治維新以來,日本國力、軍力逐漸上升,日本的政客們也紛紛做起"大日本帝國夢"。 日本人發現英國與日本的面積、地理位置非常相似,都是戰略縱深狹小、自然資源貧乏的島國,既然英國能夠發展成"世界工廠"和"日不落帝國",為什麼日本不能?日本開始仿效了英國的工業化和侵略擴張。

為了實現目的。在數十年的時間裡日本通過戰爭等手段,先吞併琉球,把自己的勢力範圍擴張到中國近海。又通過甲午中日戰爭,吞併了朝鮮,取代中國成為東亞最有影響力的大國;接着日俄戰爭的勝利將日本整個民族的自信心和軍國主義思想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然而,作為一個西太平洋島國,無論是自然環境,還是當時的世界局勢,日本都根本不具備成為"大帝國"的先天實力。

日本自然資源極為匱乏,沒有油田,缺少煤炭,銅鐵等主要礦產資源稀少,且農產品也較為單調,國民主產業以農耕及手工小作坊生產為主,既日本土無法提供大規模工業化生產所需的物質資源。因此,一旦走上工業化道路,日本就必然成為全世界最大的資源進出口國,而所有進口的資源、出口的產品都必須經過海上運輸,這就使得日本的海上生命線很容易被外敵掐斷。

同時日本人沒有意識到,英國成為"日不落帝國"是殖民時代的特殊產物,英國可以從其遍布北美、非洲、亞洲以及大洋洲的殖民地掠奪資源,並利用這些殖民地對自己的對手形成戰略包圍,這樣就彌補了英國資源不足和戰略縱深狹小的缺點。然而,當日本開始擴張時,帝國主義國家瓜分殖民地的狂潮已經基本結束,世界格局已基本固定,且部分殖民地人民也已漸漸覺醒,開始走向獨立。在這種歷史條件下,日本既面臨着老牌帝國主義國家的壓力,又面臨着覺醒的亞洲人民的反抗,"大殖民帝國"這個夢想是註定行不通的。

戰略政策的選擇

日本是一個島國,一直以英國作為自己的榜樣,認為自己應該走英國樣式的軍事發展道路,但事實上日本的大戰略一直是相互矛盾的,與英國堅定一貫的戰略成鮮明的對比。英國至始至終堅持自絕的海洋戰略,它的陸軍實力雖然無法與歐洲大陸國家抗衡,但海軍實力卻一直是最強的。

反觀日本,從天皇到歷代首相再到軍部,各自有各自的算盤,日本的戰略政策也一直在"海洋"與"大陸"之間搖擺,始終未能形成統一的共識。做為一個島國,日本本可以像英國一樣擺脫髮展龐大陸軍這個包袱,走上海洋大國的道路。然而,由於19世紀末到20世紀初的亞洲大陸仍處在封建時代,大多閉關鎖國,王朝腐敗,軍隊裝備落後。這無疑給了日本無數的誘惑,隨着朝鮮的不堪一擊,日本漸漸嘗到了甜頭。在日俄海戰擊敗了亞洲大陸強國俄羅斯後,日本人更是狂妄的認為再沒任何國家能阻擋日本的擴張。從此日本國內開始持續數十年的"陸軍與海軍之爭",其實就是大陸政策與海洋政策之爭。大陸政策的核心是日本向大陸發展,以大陸的豐富資源養活日本本島,並把日本人大量遷徙到大陸,最終實現日本對東亞大陸的完全控制;海洋政策的核心則是立足日本本島,控制西太平洋地區尤其是東南亞的海上交通線,最終發展成太平洋上首屈一指的海洋強國。由於雙方誰都說服不了誰,誰都壓倒不了誰,日本在兩次世界大戰間隙實際上採用的是兩種政策的混雜,有時候稍微倒向海洋政策,有時候又稍微倒向大陸政策。

日本的國家戰略究竟是面向大陸,還是面向海洋,到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仍然沒有結論,所以日本同時打着兩場戰爭--侵華戰爭和太平洋戰爭。在工業能力、自然資源和人力資源上,日本根本不足以打贏這兩場戰爭,所以日本帝國的失敗和毀滅從戰爭一開始就不可避免了。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