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母磺溪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天母磺溪发源于阳明山国家公园,上游可以溯自大屯火山群,流经士林、北投地区,是台北市少数流经人口密集区的河川,早期与居民之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也是孩童戏水的天堂。 磺溪的溪流域面积广大,在磺溪下游较平缓的河床中堆积著许多大石块,这些石块的颜色呈现鲜艳的红褐色,这是因为上游溪水混有火山地热区涌出的温泉水,其中含有氧化铁的成份,所以便将石头表面染成红褐色,形成台湾特殊的自然景观。 位于天母近郊的磺溪公园,温泉水将石头表面染成红褐色,石头表面的青苔形成红绿强烈对比,形成阳明山区特殊的自然景观。磺溪下游河段因水患之虞而加高堤岸,本中上游河段至今仍保有自然野溪风貌,且因为水量宣泄功能良好,根据养工处的水文水理调查报告,目前自然式的堤岸已具备保障地区防洪安全的机能。 不过,现今人们所熟悉的天母磺溪是从天母公园算起,它穿越天母北路往下和天母西路垂直相交而成。 流经天母、士林的磺溪,是台北市少见具有天然原味的溪流,堪称台北市最后一只绿拇指。磺溪本身拥有丰富的自然生态、人文历史景观,以及珍贵的动植物,是台北市天母地区珍贵的自然野溪,也是我们生活、心理上的绿色指标。只要亲近它就能够感受到丰富的自然人文生态,这样重要的资产还需要大家共同的维护才能保持下去。 “三角埔”是天母的旧地名。至于“天母”地名的由来,应源自日据时期。 据说日据时期日本人在三角埔一带设立天母温泉及天母神社,因此当地人便改以“天母”为地名,所以不是后来传说中,老美到天母以英文问地名时,居民回答:“听瞴”。 浓厚异国风情是天母给人第一个印象,因早期美军眷屋、外国使节一栋栋红瓦白墙的独栋柱窄,是中山北路七段独有景观,天母东西路、磺溪左岸更是历史风华与人文汇聚。多元文化、历史风华及山边光景,都让天母人饮以为傲。[1]
天母磺溪,以磺溪桥为界,下游、中上游是两个完全不同的面貌。下游是钢筋混泥土步道,中上游到永和桥、堉琪桥则是一段拥有峡谷地型、完整植被的带状性森林生态系统,是台北难得一见的生态秘境。
磺溪因上游有硫磺而得名。发源于阳明山竹子湖,上游又称阳明溪,向南流至顶北投后才称作磺溪。流经天母、士林一带,直到建德桥与双溪会合汇入基隆河。中下游虽已开发为河滨公园,但有些地方仍保有自然原始样貌。
在磺溪可以看到不同的步道面貌,市府所谓的第一代步道,位于士林法官学院附近,有1.2公尺的防洪墙,设计相当生硬。有了这个经验后,当明德桥到大使馆附近要做步道时,居民就提出意见,后来步道的设计就有改进。而市府多年前曾在磺溪桥砍树要把提防加高,后来也因居民抗议而作罢。
天母居民就是因为环境意识高,凝聚力又强,发现市府有什么不当设施时,就会奔相走告,并合力反对,守护自己居住的社区,受到外地人的尊重。
台南社大研究员吴仁邦当天来到当地现勘,他惊讶原来台北都会也有这么漂亮的秘境,他在说明会中说,这里有这么美的峡谷地型,也有台湾最引以为傲的生态系统,即使是冬日,走在这里还有鸟、有昆虫。而且沿岸社区已经有很多绿色步道,在这里散步非常赏心悦目,不明白为什么还要再增加一条亲水步道。
另外,吴仁邦比对2015年、2017年的当地照片,发现即使台北这两年发生多次暴雨灾害,但磺溪中上游的改变不大,表示这里已经是一个稳定的生态系统。做步道以为对居民好,但可能因为工程扰动,反而破坏磺溪的稳定性。
居民也担心亲水步道有安全疑虑,一位妈妈说:“如果这里有步道,我也不会让我小孩来这里。加上磺溪有水质污染问题,市府如果想在这里做什么,应该优先改善污水,否则在污水边做亲水步道也没人敢去。”另外有了步道后,这里可能增加外来游客,未来交通问题也不见市府提出任何评估。[2]
磺溪,源自于大屯山系,长长的溪流几乎贯穿整个天母,流经北投后汇入外双溪,最后流入基隆河,和其他溪流汇集一起,曾是灌溉关渡平原的重要水道。现在磺溪的中下游河段经过加高加固的防范工程,亦设置无障碍走道,平稳舒适。每到傍晚,溪边便会有人来此运动,或是带著阿公阿嬷出来散步。
目录
日本时期开辟的运水路
天母水管路。这条全长约20公里的水道系统,是台北第二套完善的饮用水源工程,至今已有87年历史。
当时为了将阳明山的涌泉引导至天母、士林一带,而铺设了水管,并沿途设置便道,这条大水管至今仍不断地为天母居民提供水源,而一旁为了埋设水管而修筑的便道,则成了人们走访的亲山步道。为了让大家更了解这里的历史,2009年草山生态文史联盟推动“天母水道系统”为台北市古迹,成为了台北第一个系统性活古迹。 为了将这些水资源的历史传承到下一代,草山生态文史联盟也积极地向天母地区的国中小学推动水资源教育,并在每年3月22日世界水资源日举办天母水道祭活动。
当天除了开放平时不能进入,俗称“第三水源”的净水厂供人参观外,兰雅国中“绿色行动社”与天母国中“水道少年社”的学生也会定点导览,让参与活动的人,尤其是孩子们能亲自感受保护自然资源的重要。 [3]
磺溪流域位于台湾北部,北临淡水沿海河系流域,南与淡水河流域为邻,东滨东海及基隆沿海河系流域。磺溪发源于大屯火山群七星山北麓,河道蜿蜒于峡谷中,经三和桥出山谷后河幅始渐开阔,进入金山冲积平原河幅宽广,再经南势、下六股,于社寮与来自西北向之支流清水溪与西势溪会合后流入东海。干流长约13.75公里,流域面积约50.8平方公里,其中标高100公尺以上山区占全流域面积83%,平均坡降约1/15。
气象水文与水质
每年11月至翌年4月盛行东北季风,因地形的影响气流往上抬升,故流域雨量丰沛。而每年5月至10月间盛行西南风,受台湾地形的影响,西南气流受中央山脉阻隔,雨量较少,另夏季台风多由台湾东部及东北部登陆,因磺溪流域地处迎风面,且无地形阻隔,台风之强风豪雨常直接侵袭本流域。
本流域年平均温度都维持在22.5℃左右,全流域最冷的时节是冬季12月到隔年3月,山区月平均气温约9.8~12.8度,平地月平均气温约15.8~17.6度;最热的时间是6~9月,全流域月平均温度约21.9~29度。
本流域之降雨除气旋雨、雷雨及台风雨外,大都受季风支配,冬季雨量丰沛,夏季则雨量少。一般而言,以11月至翌年4月最为丰沛,且7、8、9月多台风,亦常可导致大雨;大致上6月至8月为旱期,若无台风侵袭,降雨量不大。北部山区相对湿度月平均约为86~90%,平原滨海地区约为80%。
环保署于本流域内设有3个水质监测站,分别为上磺溪桥、磺溪桥及四十号桥。磺溪因流经大屯火山群,故矿物离子含量较高,属PH值较低之酸性水质,尤以上游上磺溪桥测站PH值约在2~4之间,下游磺溪桥与四十号桥测站PH值仍有3~4的程度。
生态
依据台北县金山乡户外生活发展协会94年12月“北磺溪生态资源调查报告”,生态资源调查成果,分述如下:
水域生物
磺溪因上游大量的温泉、氧化铁等酸性物质冲入磺溪,水栖生物无法生存,直到下游美田段至出海口,溪水大幅稀释后才出现虾蟹类、龟、鳗鱼等,两大支流的清水溪、西势溪则有丰富的水栖生物,尤其以清水溪的水栖生物族群数量最丰。
- 鱼类:台湾马口鱼、台湾石、台湾铲颔鱼(苦花、鲴鱼)、粗首鱲(溪哥)、鲫鱼、泥鳅、赤吻斑虾虎、台湾缨口鳅(石贴仔)。
- 虾蟹类:泽蟹、蔡氏泽蟹、日本绒毛蟹(毛蟹)米虾、台湾沼虾(过山虾)、日本沼虾、大和沼虾、粗糙沼虾。
- 螺贝类:卷螺、榔螺、圆田螺、石田螺、川卷、塔卷、瘤卷、网卷、河蚌、蛤蜊。
- 水栖昆虫:水虿、水蜈蚣、负子虫、龙虱、水黾、鼓虫、长须石蠺、石蠺蛾幼虫、蜉蝣幼虫、石蝇幼虫。
陆域生物
流域上游,因地属阳明山国家公园,人为干扰较少,植物茂密,虫鸟多,森林生态系统丰富,森林密布,野生动物容易繁衍,早年山羌、水鹿、山猪、台湾猕猴颇多,后因盗猎者猎杀,目前大型野生动物仅存山猪、台湾猕猴,数量众多,山羌、水鹿则已绝迹,穿山甲因国家公园保护近年来常见于磺溪头一带。
本区蛇类常见的有赤尾青竹丝、眼镜蛇、龟壳花、过山刀、青蛇、水蛇。而食物链下方的蛙类数量更多,常见的有泽蛙、贡德氏赤蛙、梭德氏赤蛙、古氏赤蛙、拉都希氏赤蛙、褐树蛙、艾氏树蛙、台北树蛙、面天树蛙、中国树蟾、小雨蛙、盘古蟾蜍、黑框蟾蜍等13种。
居于食物链上方的猛禽亦是本区的主角,大冠鹫、松雀鹰、蓝鹊、树鹊数量多。
流域中游,地处平原为本流域最重要的水田区,也造就水田伴生动物;如食物链下方的负子虫、松藻虫、红娘华、摇蚊、蟋蟀、螺贝及蝌蚪,供养了多种蜻蜓有白痣珈蟌、青蚊细蟌、乌带宴蜓、薄翅宴蜓。
流域下游因硫磺水质,水中生物生存不易,只见水岸斑龟栖息,到了海口因潮水冲淡,河口生物引来灰瓣足鹬觅食,来自西伯利亚水鸟,则因市场鱼肉贩倒厨馀吸引而来,常年聚集于此,形成难得百鸟汇集场面。
海尾沙仑形成天然屏障,成为北海岸最重要候鸟栖地,内侧水田沼地常见雁鸭种,鹭鸶科,鹬鸻科,鸥科及鸬鹚,成群聚集,本地留鸟如小白鹭,黑鸢等整年可见,尤其有多种候鸟经常光顾,是各地赏鸟协会的优质赏鸟地点。
磺溪鸟类,依据中华民国野鸟协会及金山乡户外生活发展协会的观察纪录,近五年来观察有纪录的鸟种计255种,计冬侯鸟57种,夏候鸟5种,迷鸟30种,过境鸟80种,种类丰富。
人文
磺溪头古道
“磺溪头”是当地地名。过去曾有农民在清水溪畔栽种香菇,所以此地又被称为“香菇寮”。近年来在金山地区的社区发展团体与居民共同努力下,在溪畔辟建了“清水溪生态休闲园区”,成为一处亲水的河畔生态公园。
八烟望洋
八烟位在金山乡与阳明山交界处,右望有磺溪源水交会,溯数十仞流贯平野,右瞧则羊肠小路,盘迥山川豁谷,其幽美壮丽,恰似国画。此地前可俯瞰金山平原,眺望太平洋,兼有丰富温泉(属白硫质),与北投、阳明山并称“姊妹泉”,为避暑胜地。
- 金山老街(金包里街):为目前台湾少数老街之一,老街西段丁字路口,有一座“主祀”开漳圣王的百年广安宫,足以印证乡民来自福建漳州的史实。金山老街也和三峡老街一样,历经地震及日军焚毁的命运,现为农友贩卖农特产品(芋头、箭竹笋、甘薯、山菜、山药)之聚散地,古老建筑及金山鸭肉,名声远播,假日人声鼎沸。
- 慈护宫(妈祖庙):位于金山乡金包里街。清嘉庆年间,神像从海上漂流至野柳,为渔民发现迎回,设坛供奉,后经圣母神意,指示建庙金包里街,现庙中尚存同治癸酉(西元1873年)之龙柱二,浮雕雅致,另有光绪元年之对联“慈泉人犹一人圣宫昭字宙,护弟子若赤子母德配乾坤”。
- 下瓦厝-芑丰居:此居建于嘉庆15年(西元1810年),家族早期人丁旺盛,家业甚大,众志成城,富甲一方,是为当代名噪一时之金山下瓦厝季芭丰,名震全台,当时在金、鸡、貂、石(即是金包里、基隆、三貂、石碇)称为第一富户。
- 金山乡温泉:旧称“金包里温泉”,与阳明山温泉同属大屯山地热带,主要的温泉区是在金包里街一带(又称旧馆温泉),但目前则分布于阳明山的天籁温泉会馆、水尾渔港旁的旧金山总督温泉及金山青年活动中心内的温泉健身馆。其温泉水水质暖滑,清澈无刺鼻味。[4]
地热温泉
天母磺溪起源于七星山,阳明山国家公园的河流非常多,沿途多经地热温泉汇流而下,因水中富含硫磺、铁矿等矿物,磺溪最让人心醉的是溪中凸出绿石,溪床被染成特殊的金黄色,亮丽抢眼的色彩交织一处,形成少见且特殊的自然景观!
特别是早晚的时候,微风徐徐吹来 ,镂空拱顶间隙中撒落的稀疏阳光,变红的树叶在秋季显得亮丽娇俏,夹杂著山花、绿叶、慢速的快门配上水纹如绵的溪流更显美丽!
对于喜爱溪瀑摄影同好,空闲时约好三五影友同好,切磋影技, 随处可见的溪瀑更令人惊喜连连,多发点时间细细观察构图,亦可练习纯熟的长时间曝光技巧,长时间的溪边拍摄休息时分,岸上的红色凉亭下泡茶聊天,凉风徐徐真让人轻爽惬意 ,还可促膝长谈、聆听溪流、虫鸣蛙叫、还有那挺直两旁树林及U型弯道尽收眼帘,最让人感动的是溪谷触目所见的都是天然形成的,没有太多人工的矫饰,能够远离尘嚣,享受放松的心情 ,更是不可多得离市区近的溪流夕照取景最佳去处。
天母磺溪步道
左上方石阶可步行至阳明山后山公园约行3公里路程,红色凉亭右方小桥步道沿溪上翠峰瀑布直上天母古道约行1公里。
食宿
天母地区集合了许多高级商店及餐厅到处林立,百货公司有大叶高岛屋、新光三越地下美食街。由磺溪可直上阳明山区特有的山产野菜,行义路温泉区及北投温泉区的住宿旅馆饭店,相当不错的选择。
摄影
中午过后阳光才会洒进林子里面,午后顺光三-五点为最佳拍摄时机, 斜照的光线有利于立体感与层次表现,稳固的三脚架则成为必备之设备,标准镜头配合减光镜PL或CPL偏光镜则可消除水面反光或减暗天空漫射光,秋冬午后四点过后阳光消失于山谷之间,收拾装备前往土地公庙前行U型路红色凉亭,对于长时间曝光车轨摄影人,是非常有趣而又有创意与抽像题材的摄影,长时间曝光 拍出人眼所看不见的动感。天色渐渐暗下来,洞天福地公路水池旁拍摄夕照景点。在这边一个下午的时间 ,可以拍照多样性的题材,自然界真善美之诠释-身心灵极致完美之旅拍!!
交通资讯
公车
台北车站(忠孝)站 搭乘 [220,220(直达车)] 路公车至 天母站,步行约三公里,拍摄地点磺溪并无公车底达。
汽机车
北部地区朋友一日游当天往返,磺溪溪水终年不断,春秋冬之季较适合拍摄(夏季蚊子多),自行开车台北走中山北路到七段底(天母古道入口)左转直行丁字路右转叉路(七段219巷)上山,上坡陡坡不易会车,续行约400公尺遇叉路左转(纱帽路)可见绎汤餐厅,约行500公尺即抵翠峰桥,过桥左方土地公庙前行U型路红色凉亭可停十多部车,下方即是磺溪拍摄景点。[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