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天宁寺砖塔

天宁寺砖塔是天宁寺内北京著名精美的古建筑之一,为全国重点保护文物[1]

[]

目录

天宁寺砖塔

天宁寺砖塔简介

天宁寺砖塔始建于隋,重建于辽代的古砖塔是天宁寺内最为著名也是迄今北京最为精美的古建筑之一,目前为全国重点保护文物。前来视察的部分政协委员说,这是迄今北京地区所能见到最为精美的古建筑之一。这座13层高的古塔目前仍屹立在北京二环路附近。在现场可以看到塔身分为八面,每一面上都雕有两个巨大的人物形象,底座上均匀分布着各种神兽以及金刚的形象。

天宁寺的前身是北魏延兴年间(公元471-476年)所建的光林寺,自建成至今寺宇屡毁屡建,名称先后改为弘业寺、天王寺、大万安禅寺,公元1435年定为今名。据《帝京景物略》记载:“隋文帝阿罗汉,授舍利一裹,与法师昙迁树之,数多数少莫能定,乃七宝函,致雍、歧等三十州,州各一塔。天宁寺塔,其一也。”

又据《日下旧闻考》记,因为塔中所供为佛舍利,故而异象纷呈:“三月二十六日于弘业寺安置舍利石函,始磨两面,以水洗之,明如水镜,内外相通,紫光焰起。其石斑驳,又类玛瑙,润泽炫耀,光似琉璃。至四月一日起斋行道,至三日亥时,舍利前焚香供养,灯光照庭,重星夜朗,有素光舒卷在佛舆之上。至八日,舍利入函,自旦及辰,函石现文,仿佛像有菩萨,光彩纷藻,又似重仙,其间鸟兽林木诸状,不惑者众,实难祥审。”

一般学者认为,从北魏到隋代的塔多为四方形木结构的楼阁式,《天府广记》载隋代任寿二年时另一座舍利塔即五层木塔,而天宁寺现存的塔为典型的辽代塔,可能天宁寺的塔最初像山西的栖岩寺、南京的栖霞寺的舍利塔一样,也是木塔,只是此塔后来毁于战火。在佛教盛行、大兴建造佛塔佛寺的辽代,又重新修建了这座砖制舍利塔。

辽金时代,天宁寺塔还是北京市中心的标志,元军入京一把火烧了北京城,天宁寺仅砖塔幸存,元代建立大都时,弃旧城址而北移,天宁寺便位于城外了。元末时天宁寺再度被毁于战乱,辽代所建的砖塔也再次逃过劫难。

明代帝王笃信佛教,朱元璋曾分封十个儿子为王,派十位僧人辅佐,当时的高僧姚广孝是燕王朱棣的“少师”,他曾隐居天宁寺的宗师府,所以,天宁寺在明永乐成祖时得以重建。从正统年间开始,天宁寺正式设宗师十人,每年四月下旬在寺中为信徒受戒说法,到嘉庆二十五年时,每到此时“四方缁衣,集至万人,瞻拜伏听,昼聚夜散”,正统十年(1445年)时再次修缮,并一度改称广善戒坛,后又改回原名,明嘉庆三年(1524年)又有修建。由此,天宁寺在明代达到的鼎盛期,殿宇轩昂,屋檐相连,香火旺盛。

顺着接引殿的外墙过去便来到了后院的舍利塔下,由于天宁寺西侧墙外是北京第二热电厂,所以人们的视线总是躲不开与砖塔相交的高耸入云的大烟囱,相形之下,原本巍峨屹立的天宁寺塔好像多少失去了一点原有的雄伟感。

然而当人们仔细瞻仰古塔的建筑艺术特色时,你会为这座千年古塔的风采神韵所深深震撼。这座八角形的天宁寺塔,为不能登临的实心密檐式砖塔,建于方形的砖制大平台上,塔高57.8米,整体上高大伟岸。

塔身的雕像是按《圆觉经》布置的圆觉道场,塔的建筑和装饰处理是按《华严经》经义设计的象征大日如来的“华藏世界”,两者结合,显示出辽代尊崇华严宗,融合显教密教的佛教特点。

天宁寺舍利塔虽说已历经千百年的风霜雪雨的洗礼,但至今塔的整体建筑规模保存完好。只是个别的砖雕图案被风化损伤,但还不乏有多幅保存完好的金刚力士、菩萨、壶门形龛、狮头、坐佛等雕像,各个其神采奕奕,造型优美生动。砖塔雕塑工艺精湛、手法细腻。时间流逝,岁月沧桑,雕塑虽有破损,但基本上是十二世纪原物,是中国佛塔雕塑艺术中不可多得的经典作品。

据史料载,古人公认天宁寺有几大特色:是隋唐旧迹;塔藏舍利;塔雕精美的佛、菩萨、金刚力士像;门逢观塔倒影。明代前七子之一何景明写诗《天宁寺塔》:“七级芙蓉起,千年舍利藏。地形标海岳,人代阅隋唐。境现三天象,珠含四日光。白毫空万里,处处有迷方。”诗中“三天象”的天指佛教的天部的诸天,“四日光”指舍利珠光。清代天宁寺增加了花肆,尤以桂花、菊花有名,当时,人们以到天宁寺赏花观塔影为北京一大民俗。

该塔年久失修﹐再加上自然灾害﹐已受到严重破坏。1976年7月唐山地震波及北京﹐顶部受损严重﹐塔刹坍塌﹐塔杆外露﹐个别砖雕也被震坏。1988年1月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4年,文物部门投资80万元,对天宁寺塔进行了修缮。宣武区人民政府对其东部居民住宅楼区进行了环境整治,使古塔雄姿展现于西厢路旁。“九·五”期间,市文物局将与有关部门协作,搬迁北京唱片厂;继续整治环境,修缮天宁寺古建筑,将其辟为北京古塔博物馆。

天宁寺塔在整体造型和局部手法上表现了辽代密檐砖塔的建筑风格﹐是研究中国古代佛塔的重要实例。同时该塔又是研究辽代南京(今称北京)城址地理位置的重要依据。又由于历史上这一带原是辽金时代的都城中心,都城已毁,但此塔尚存,更具历史文化的重要价值。

据悉,千年古刹天宁寺的修复,也是北京为迎接2008年奥运会而投资253万元修缮的一项重点工程。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北京城的发源地--宣武区,以《北京建城纪念柱》为中心的咫尺范围内,拥有佛教的天宁寺、法源寺;道教的白云观;基督教珠市口堂;天主教宣武门南堂;伊斯兰教牛街礼拜寺等世界五大宗教的活动场所,这种“宗教文化区”现象,即使在世界任何一个大城市中也是很罕见的。而其中的千年古刹天宁寺,将以其古老的文化底蕴所焕发出的新风采,吸引越来越多的海内外的宾客们前来瞻仰观光。

北京二环路是北京市第一条环城快速公路,二环路于1992年9月建成通车,是中国第一条全封闭、全立交、没有红绿灯的城市快速环路。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