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大衰退年代

来自 孔夫子网 的图片

大衰退年代》,副标题:宏观经济学的另一半与全球化的宿命,[美] 辜朝明(Richard C.Koo) 著,杨培雷 译,出版社: 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随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地发展,传播知识信息手段[1],除了书籍、报刊外,其他工具也逐渐产生和发展起来。但书籍的作用,是其他传播工具或手段所不能代替的。在当代,无论是中国,还是其他国家,书籍仍然是促进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必不可少的重要传播工具[2]

目录

内容简介

《大衰退年代:宏观经济学的另一半与全球化的宿命》呈现了宏观经济学的全新理论,为应对停滞挑战和困扰许多发达国家的收入不平等恶化问题提供了解决方案。

自2008年大衰退以来,绝大多数发达国家深陷停滞。为实现通货膨胀和增长目标,货币安排已经达到很高水平,然而,中央银行和政府不断重复着失败的政策和结果,公众有理由对当局和经济学家产生怀疑。

辜朝明,经济学界的著名思想领袖,资产负债表衰退概念的创造者,激发了关于当前债务的全球政策辩论。

《大衰退年代:宏观经济学的另一半与全球化的宿命》介绍了具有洞见的新概念——被追赶经济体。这个概念表明,随着经济体进入不同的发展阶段,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有效性已然发生变化。

《大衰退年代:宏观经济学的另一半与全球化的宿命》还界定了当前发达国家面临的经济与政治困境的核心驱动因素,并为其在新全球环境下向前发展指明道路。

作者介绍

辜朝明,野村证券研究院(Nomura Research Institute)的首席经济学家,负责向日本的证券公司野村证券及其客户提供独立的经济和市场分析报告。人所知的是他提出的资产负债表衰退理论。在过去30年里,辜朝明向日本数位首相提出过建议;在过去的10年里,关于如何更好解决泡沫后经济和银行问题,他向西方国家政府和中央银行提出了大量的建议。在1984年加入野村证券之前,作为美国公民的辜朝明先生是美联储纽约分行的经济学家。此前,他是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的博士研究生。除了作为首位非日籍人士参与制定日本的五年经济计划外,还作为访问教授任教于东京早稻田大学。现在,他是位于华盛顿特区的战略和国际研究中心的高级顾问。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