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大种

指构成色法的地、水、火、风四大要素。即:地大、水大、火大、风大四种,故称能造之大种、能造四大。分别可称地大种乃至风大种。《俱舍论》卷一载,地大为坚性,水大为湿性,火大为暖性,风大为动性。又就四大的作用而言,地大有保持不使坠落的作用,水大有摄集不使散溢的作用,火大有使物成熟而免于坏烂的作用,风大有增盛流引、上下纵横生长的作用。见《俱舍论》卷四。

目录

简介

“大种”是“大”(mahā)与“种”(bhūta)的复合词:其含义如《大毘婆沙论》所释:“问:何故名大种。答:大而是种。故名大种。如言大地。如言大王。义别体同。应持业释。问:云何大义。云何种义。答:能减、能增、能损、能益。体有起尽。是为种义。体相形量。遍诸方域。成大事业。是为大义。问:此四云何成大事业。答:与大积聚造色为依。令坏、令成是大事业。由此唯四不减不增。谓减不能成大事业。增于事业复为无用。问:余法何缘不名大种。答:余无如是大种相故。谓无为法大而非种。其余有为种而非大故。唯此四得名大种。四大种亦是色蕴中的“色”的内容之一。在佛教中,部派佛教和大乘佛教对这四大种的解释如下:《阿含经》中说明五蕴中包含了名、色两种法的区别,其中色蕴即包括了种种的色法,一切的四大种及四大种所造的色法。《大般若波罗蜜多经》说明众色都是由于四大种而有。《大方广佛华严经》则更进一步说:一切众生的身乃是因四大种和合而成为身;而也是因为四大的缘故,使得众生的身能生种种的病。《瑜伽师地论》卷27:“云何色蕴。谓诸所有色。一切皆是四大种及四大种所造。此复若过去若未来若现在。若内若外若麁若细。若劣若胜若远若近。总名色蕴。”密宗的主张,借用佛教阿含经典所说六界名词,以四大和空界配比金刚界,识配比胎藏界。

评价

《清净道论·第十一品》:“坚硬相的是地界……于此身中,坚性或固性的是地界。”“粘结相的是水界……于此身中,粘结性或流动性的是水界。”“遍熟相的是火界……于此身中,遍熟性或暖热性的是火界”“支持相的是风界……于此身中,支持性或浮动性的是风界”。”《五蕴论》:“云何色蕴?谓四大种,及四大种所造诸色。”《缘起经》卷1:“识缘名色者,云何为名?谓四无色蕴:一者受蕴,二者想蕴,三者行蕴,四者识蕴。云何为色?谓诸所有色,一切四大种,及四大种所造,此色前名总略为一,合名名色,是谓名色。”《大般若波罗蜜多经401-600卷》卷570〈7 平等品〉:“譬如众色无有不因四大种者”。《大方广佛华严经》卷11〈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 :““善男子!一切众生因四大种和合为身,从四大身能生四病。所谓:身病、心病、客病及俱有病。言身病者,风黄、痰热而为其主;言心病者,颠狂心乱而为其主;言客病者,刀杖所伤、动作过劳以为其主;俱有病者,饥渴、寒热、苦乐、忧喜而为其主。其余品类展转相因,能令众生受身心苦。”。[1]

参考文献

  1. 大种搜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