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大王马先蒿

大王马先蒿

中文学名:大王马先蒿

拉丁学名:Pedicularis rex

界:植物界

大王马先蒿(学名:Pedicularis rex)是玄参科马先蒿属的植物。分布在缅甸、印度以及中国大陆的四川、云南等地,生长于海拔2,500米至4,300米的地区,一般生于空旷山坡草地与疏稀针叶林中及山谷中。

目录

目录

形态特征

生长环境

分布范围

变种

形态特征

植株

多年生草本,高10-90厘米,干时不变黑色。

主根粗壮,向下,在接近地表的根颈上生有丛密细根。

茎直立,有稜角和条纹,有毛或几无毛,分枝或不分枝,但在顶芽受损的情况下则上部大量分枝;枝较生,其相距的远近以节间的长短为依归,而后者的长短又说环境而定,长者可达10厘米以上,短者不及2厘米,而在各植株中则下长上短。

叶3-5枚而常以4枚较生,有叶柄,其柄在最下部者常不膨大而各自分离,其较上者多强烈膨大,而与同轮中者互相结合成斗状体,其4高达5-15毫米;叶片羽状全裂或深裂,变异也极大,长3.5-12厘米,宽1-4厘米,裂片线状长圆形至长圆形,宽4-8毫米,缘有锯齿。

花序总状,其花轮尤其在下部者远距,苞片基部均膨大而结合为4,脉纹明显,前半部叶状而羽状分裂;花无梗;萼长10-12毫米,膜质无毛,齿退化成2枚,宽而圆钝;花冠黄色,长约3厘米,直立,管长20-25毫米,宽2.5-4毫米,在萼内微微弯曲使花前俯,盔背部有毛,先端下缘有细齿1对,下唇以锐角开展,中裂小;雄蕊花丝两对均被毛;花柱伸出于盔端。

蒴果卵圆形,先端有短喙,长10-15毫米;种子长约3毫米,具浅蜂窝状孔纹。

花果期

花期6-8月;果期8-9月。

生长环境

生于海拔2,500-4,300米的空旷山坡草地与疏稀针叶林中,有时也见于山谷中。

分布范围

自我国四川西南部,云南东北部及西北部至缅甸北部与印度的阿蕯姆。

变种[1]

大王马先蒿大王亚种洛氏变种

这一变种的不同是它的花冠长15-22毫米,盔端有时候不再有1对齿存在,因而变为无齿型。花期5-7月。

亦产我国云南西北部。

这一变种作为在花冠进化上的一种特殊的返祖现象来看,是值得分开的。象牲节群和根叶群以及其余比较初级的群一样,斗叶群是应该由无齿型开始的,但是它与还有另外一些群同样反常地以双齿型的大王马先蒿开始。现在这一偶尔发现的而且是不稳定的无齿型的变种,正可启示原来的渊源。至于节间的长短,似乎很少有具正的价值。

大王马先蒿矮小亚种

这一亚种之别,在体较低矮,高仅20厘米,其萼有清晰的萼齿两三枚。

产我国云南西北部。

大王马先蒿立氏亚种

这一亚种的区别在于其花色为紫红而不为黄色,其雄蕊花丝上的毛也不如洛氏变种那样密,但只是程度上的区别。

分布在我国湖北西部与四川西部,而不再向南至四川西南部与云南西北部。

大王马先蒿假斗亚种

这一亚种的区别在于其基叶之柄较短,宿存;其花仅长2-2.5厘米。花期5月中旬。

产我国贵州省中南部。

参考资料

  1. 大王马先蒿,植物智, 2016-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