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安禅师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大安禅师
|
|
|
大安禅师
大安禅师(?-883年),号曰懒菴,福清陈氏子。 于福清黄檗山出家,习律乘。 尝自言:我虽勤苦,未闻玄极之理。 乃孤锡游方。 将往洪州,路出上元,逢一老父谓曰:师往南昌,当有所得。 即往参访百丈怀海禅师(720-814年),作礼而问曰:学人欲求识佛,何者即是。 百丈曰:大似骑牛觅牛。 又问曰:识得后如何。 百丈曰:如人骑牛至家。 又问曰:未审始终如何保任。 百丈曰:如牧牛人执杖视之,不至犯人苗稼。 大安自兹领旨,更不驰求,后来嗣法于百丈禅师,与希运禅师是法兄弟。 曾经辅助灵祐禅师(771-853年)住持潭州沩山(今湖南长沙)。
唐懿宗咸通八年(867),大安禅师回到福建,于福州西郊怡山创建清禅寺。 清禅寺在北宋景祐五年(1038)改称怡山长庆院,在宣和年间(1119-1125)改称西禅寺,保存至今。
咸通十四年(873年),唐懿宗为大安禅师赐号延圣大师。 大安禅师晚年回到故乡黄檗山安居,于僖宗中和三年(883年)圆寂,谥号圆智大师。
明末隐元禅师缅怀大安祖师功绩, 作赞《懒安禅师》:识得牛儿,蓦札归栏,不犯苗稼,真个懒安,突出闽城二十载,占人田地太无端。
懒和尚
“懒和尚”大安禅师:老僧坐一日 胜过千年忙 长庆大安禅师,福州人氏,在石头禅师处得法后,因为平时对经典颇为深究,但对禅道心性玄极最高之理始终不得其门而入,经常觉得愧对石头禅师,后来特别去礼拜百丈怀海禅师,道:“学人欲求识佛,何者即是?” 百丈禅师回答道:“大似骑牛觅牛。” 大安禅师再问道:“认识佛陀后如何?” 百丈禅师又回答道:“如人骑牛回家。” 大安禅师对这种解释,似乎很不放心,追问道:“不知要如何保任?” 百丈禅师开示道:“如牧牛人,执杖视之,不令其犯人苗稼。” 大安禅师听后,并依此修行,把持自己,肯定自己,更不向外驰求。 后来与同参灵佑禅师创建沩山,大安禅师躬耕助道。后来灵佑禅师圆寂后,由大众推举而任住持。 大安禅师的晚年,回到福建,住怡山院,终日端坐,不言不语,无所事事,大众背后称他为懒安禅师,如有禅僧道:“终日不言不语,如木石一样,那就是禅吗?” 另一禅僧道:“终日端坐,既不领众梵修,也不指导作务,这就是禅吗?” 大安禅师的懒已经引起大众的不以为然,一天,他集合大众,宣告道:“请大家今天跟我终日端坐,不言不语,只要三天,当可令大家识得自己。” 大众随大安禅师静坐一日,腰酸腿痛,第二日,个个请求,宁可作务,不愿静坐。 大安禅师这时才告诉大众道:“老僧坐一日,胜过千年忙。” 大众无言。
大安禅师不是一个懒者,他年轻时,助长灵佑禅师开创沩山,终日耕作,虽然搬柴运水是禅,但禅不是搬柴运水,等如善恶是法,法非善恶。 作务是禅,端坐亦禅;语言是禅,不语亦禅; 动固是禅,静更是禅。 何必将语默动静分割? 何必将忙闲看作两事? 骑牛觅牛,皆因不识自己佛性; 骑牛回家,就已经万事放下。 《华严经》云:“若人欲识境界,当净其意如虚空。” 故大安禅师有老僧坐一日,胜过千年忙之说。(文章摘自《大机大用》)
法语公案
关于大安禅师禅法,我们可以看看他的上堂法语及接人公案: 1.上堂:“汝诸人总来就安(大安禅师自指),求觅甚么? 若欲作佛。 汝自是佛。 担佛傍家走,如渴鹿趁阳焰相似,何时得相应去! 汝欲作佛,但无许多颠倒攀缘、妄想恶觉、垢净众生之心,便是初心正觉佛,更向何处别讨所以? 安在沩山三十来年,吃沩山饭,屙沩山屎,不学沩山禅,只看一头水牯牛,若落路入草,便把鼻孔拽转来,才犯人苗稼,即鞭挞。 调伏既久,可怜生受人言语,如今变作个露地白牛,常在面前,终日露迥迥地,趁亦不去。 汝诸人各自有无价之宝--从眼门放光,照见山河大地; 耳门放光,领采一切善恶音响。 如是六门,昼夜常放光明,亦名放光三昧。 汝自不识取,影在四大身中,内外扶持,不教倾侧,如人负重担,从独木桥上过,亦不教失脚。 且道是甚么物任持,便得如是? 且无丝发可见,岂不见志公和尚云:‘内外追寻觅总无,境上施为浑大有。’ 珍重!” 这则法语非常有名,经常被人引用。 其要点不外是:是性本具,求佛当观自心; 观心当如牧牛,数数调伏,离二边见; 自性就在日用处,不即六根,亦不离六根,不可于六根外更觅自性。 这些见地是非常到位的。 若能依此用功,必定省力,亦必定很快得受用。 怎奈人们信不及!
2.僧问:“一切施为是法身用,如何是法身?”师(长庆大安)曰:“一切施为是法身用。”曰:“离却五蕴,如何是本来身?”师曰:“地水火风,受想行识。”曰:“这个是五蕴。”师曰:“这个异五蕴。” 日用施为是法身用。即用即体,体用不二。不可于用之外更觅其体。四大五蕴与法身的关系亦复如是:即五蕴离五蕴,不一亦不异。对于这一点,一般学人往往信不及,把它们打成两截,更于五蕴和日用之外寻找自性。这样用功,纵经尘劫,无有了期。
3.问:“此阴已谢、彼阴未生时如何?”师曰:“此阴未谢,那个是大德?”曰:“不会。”师曰:“若会此阴,便明彼阴。” 初入禅门的人往往幻想在此阴已谢、彼阴未生所谓的“空档”处体悟自性。似则似矣,是则不是。须知此阴已谢时,本来面目亦不失,亦在放光动地。何必妄想把它们打成两截,徒自疲劳呢?古人讲“不用求真,唯须息见”、“但莫憎爱,洞然明白”,正是用功的奥妙。
4.僧问:“佛在何处?” 师曰:“不离心。” 又问:“双峰上人,有何所得?” 师曰:“法无所得。 设有所得,得本无得。”
5.问:“黄巢军来,和尚向甚么处回避?” 师曰:“五蕴山中。” 曰:“忽被他捉著时如何?” 师曰:“恼乱将军。” 这两则公案的落脚处,与上面所举,基本上是一样的,值得我们好好玩味, 千万不可把它当作知识来会。 大安禅师入寂于唐中和三年(883),塔于愣伽山,谥圆智禅师。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