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大坌坑文化

大坌坑文化

圖片來自ettoday

大坌坑文化台灣新石器時代的文化中最早的一層,名稱來自大坌坑遺址。該文化的分佈地區,包括東南沿海大陆和附近岛屿一带。從各遺址或研究所得的推測年代不一,大致上約距今7000年至4700年之間。[1]

因出土的文物於陶器口有繩紋,又稱為繩紋陶文化。

目录

遺址

與南島語族的關係

大坌坑文化可能涉及南島語族起源,是可能的原南島語族人群。

地方類型

此文化在各地與不同時間有所差異,可以分成:大坌坑、八甲、鳳鼻頭(菓葉)、月眉等地方類型。

影片

十三行博物館公開五千年前的「史前碗公」 證明大坌坑文化與原南島語族的關係|每日熱點新聞|原住民族電視台

參考文獻

  1. 大坌坑文化,ettod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