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外行星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外行星

 

 

 

简单来说,外行星就是在地球运行轨道外的其他行星。 由于冥王星被“定格”为矮行星,现已取消行星资格,故不列为太阳系行星)它们由液化气体构成,通常称之为外行星。

火星

火星(Mars)是太阳系八大行星之一,是太阳系由内往外数的第四颗行星,属于类地行星,直径约为地球的一半,自转轴倾角、自转周期均与地球相近,公转一周约为地球公转时间的两倍。在西方称为“战神玛尔斯”,中国则称为“荧惑”。橘红色外表是因为地表的赤铁矿(氧化铁)。火星基本上是沙漠行星,地表沙丘、砾石遍布,没有稳定的液态水体。二氧化碳为主的大气既稀薄又寒冷,沙尘悬浮其中,每年常有尘暴发生。火星两极皆有水冰与干冰组成的极冠,会随着季节消长。

木星

距太阳:7.783亿千米(4.8亿英里) ;公转周期:12年; 赤道直径:142,984千米(88,849英里)。 木星是最大的,旋转最快的行星,能装下1300个地球。

土星

土星古称镇星或填星,因为土星公转周期大约为29.5年,我国古代有28宿,土星几乎是每年在一个宿中,有镇住或填满该宿的意味,所以称为镇星或填星。直径119,300公里(为地球的9.5倍),是太阳系第二大行星。它与邻居木星十分相像,表面也是液态氢和氦的海洋,上方同样覆盖着厚厚的云层。土星上狂风肆虐,沿东西方向的风速可超过每小时1600公里。土星上空的云层就是这些狂风造成的,云层中含有大量的结晶氨。

土星是离太阳第六远的行星,也是八大行星中第二大的行星。

公转轨道:距太阳 1,429,400,000 千米 (9.54 天文单位)

行星直径:120,536 千米 (赤道)

质量::5.69*10^26kg 。

整体赏析

天王星

天王星(Uranus)是太阳向外的第七颗行星,在太阳系的体积是第三大(比海王星大),质量排名第四(比海王星轻)。他的名称来自古希腊神话中的天空之神乌拉诺斯(Οὐρανός),是克洛诺斯(农神)的父亲,宙斯(朱比特)的祖父。天王星是第一颗在现代发现的行星,虽然它的光度与五颗传统行星一样,亮度是肉眼可见的,但由于较为黯淡而未被古代的观测者发现。威廉·赫歇耳爵士在1781年3月13日宣布他的发现,在太阳系的现代史上首度扩展了已知的界限。这也是第一颗使用望远镜发现的行星。

海王星

海王星(Neptune)是环绕太阳运行的第八颗行星,也是太阳系中第四大天体(直径上)。海王星在直径上小于天王星,但质量比它大。

基本数据

公转轨道:距太阳 4,504,000,000 千米 (30.06 天文单位)

轨道倾角:1.769 度

行星直径:49,532 千米(赤道)

质量: 1.0247e26 千克

自转周期:22小时左右

公转周期:约164.8个地球年

发现者: Johann Galle

发现时间:1846年

在古罗马神话中海王星(古希腊神话:波塞冬Poseidon)代表海神。

冥王星

冥王星,或被称为134340号小行星,是太阳系中第十二大的围绕太阳旋转的天体。它于1930年1月被发现,并以罗马神话中的冥王普路托(Pluto)命名(希腊神话中的哈迪斯),中文意译为冥王星。起初,它被认为是太阳系中的一颗大行星,但是在2006年8月24日于布拉格举行的第26届国际天文联会中通过第五号决议,将冥王星划为矮行星(dwarf planet)。

岩质彗星

岩质彗星,不像一般的彗星释气的主要成分是冰,彗发的主要成分是岩石。因此,它们的释气是不可预知的,而不只是在冻线的内侧。

发生这种情况的原因被认为是类似干涸湖床底部的泥裂缝,在表面松散的小块会离开,稍后会因为被辐射压扫掠而推离。

有时,一个天体可以被错误的认定为岩质彗星,像是P/2010 A2,是小行星带中与另一个天体碰撞的一颗小行星,导致在短暂的时间内有岩石的碎屑尾随着它。

因为岩质的太阳系小天体必须非常接近太阳,两者必须尽到足以让固体的表层裂开,并且要有足够的能量将分离开的小碎片推离小行星,因此岩质彗星非常罕见。然而,如果一颗小行星靠近太阳到足以发生前述的事情,后叙的情况也会发生。

唯一已知岩质彗星的例子是法厄同,其近日点(最靠近太阳的点)为0.14AU,比任何已经命名的其它小行星更靠近太阳。已经知道它在某些常合会增亮,暗示他可能会释气,而且日地关系天文台太空船曾经观察到它抛射出尘埃。

一些尚未命名的小行星比法厄同更接近太阳,但未曾被观察到释气的现象。但这并不意味着它们没有释气,可能只是我们没有观察到这些释气的细节。 [1]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