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壺,漢語常用字(一級字) ,讀作hú,象形字,最早見於商代甲骨文

本義指一種裝盛液體的大肚容器,古時主要用於盛水、盛酒等;引申可指古代宴飲賓客時娛樂的器具、古代滴水計時的器具等。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 壺

拼音; hú

部首; 士

鄭碼; bwka

字級; 一級字、常用字

平水韻; 七虞 平聲

注音; ㄏㄨˊ

結構; 上下結構

總筆畫; 10

統一碼; 基本區 U+58F7

倉頡碼; gblm

四角號碼; 40105

筆順編號; 12145251221

繁體字; 壺

字源演變

壺,象形字。甲骨文字形像酒壺之形,上為蓋,下為底座,中為腹,有的帶耳。從形音義各方面考察可知,器物的"壺"仿自植物果實"葫蘆"之形,音、義因之。金文形體與甲骨文大致相似,或從"艸形"(雙手),或從"金";文例有"尊壺""寶壺""旅壺""媵壺""飲壺""醴壺"等。小篆形體由甲骨文、金文字形演變而來,寫作"圖9",還帶酒壺之形;隸楷文字由小篆演變而來,已看不出酒壺之形。現代漢字簡化時,"壺"據草書簡作"壺"。

本義指一種裝盛液體的大肚容器,古時主要用於盛水、盛酒等。《荀子·勸學》:"不道(遵循、實行)禮、憲,以《詩》《書》為之,譬之猶以指測河也,以戈春黍也,以錐飡(同'餐')壺也,不可以得之矣。"引申也指古代宴飲賓客時娛樂的器具,將矢投入壺中叫"投壺"。

古籍釋義

說文解字

昆吾圜器也。象形。從大,象其蓋也。凡壷之屬皆從壷。戶吳切

說文解字注

昆吾圜器也。

缶部曰:古者昆吾作陶。壷者,昆吾始為之。《聘禮》注曰。壷,酒尊也。《公羊傳》注曰:壺,禮器。腹方口圓曰壷。反之曰方壷。有爵飾。又喪大記狄人出壷,大小戴記投壺,皆壷之屬也。

象形。

謂{ᔲ士}。

從大象其葢也。

奄下曰:葢也。大有餘也。戶姑切。五部。凡壷之屬皆從壷。

康熙字典

同壷,與壼別。

壷 古文:໭。

《廣韻》戸吳切。《集韻》《韻會》《正韻》洪孤切。$音胡。夏商曰尊彝,周制用壷,有方圜之異。《儀禮·燕禮》:卿大夫用方,直方為義也。士旅食用圜,順命為宜也。《左傳·昭十五年》:晉荀躒如周葬堇後,除喪以文伯宴,樽以魯壷。

又官名。《周禮·夏官》:挈壷氏掌挈壷以令軍井,凡軍事,懸壷以序聚㟄。

又《禮·投壷注》:諸侯卿大夫士皆用之。

又唾壷。《晉書·王敦傳》:敦酒後輒詠魏武樂府,以如意擊唾壷為節。

又壷蘆,瓜屬,俗作葫。《詩·豳風》:八月斷壷。《鶡冠子·學問篇》:一壷千金。

又地名。壷關,在上黨,古黎侯國。《前漢·武五子傳》:壷關三老茂上書。

又壷頭,在崇陽縣北。《後漢·馬援傳》:援征五溪蠻,至下巂,卒於壷頭,卽此。《禮·檀弓》:戰於台駘。《注》台當作壷。

又山名。壷口山,在河東猗氏。《書·禹貢》:旣載壷口

又三壷。《王子年·拾遺記》:東海中三山,一方壷,則方丈也,二蓬壷,則蓬萊也,三瀛壷,則瀛州也。

又姓。晉大夫采邑,因為氏,見《統譜》。

又壷丘,複姓。

又葉呼古切,音虎。《宋玉·招魂》:幸而得脫,其外曠宇些。赤蟻若象,元蠭若壷些。

又葉羊洳切,音預。《魏·邯鄲淳·投壷賦》:敬不可久,禮成於霈,乃設大射,否則投壷。

《說文》:昆吾圜器也。徐曰:昆吾,紂臣,作瓦器。[1]

參考文獻

  1. , 360國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