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塑像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塑像

來自 新華網 的圖片

中文名稱: 塑像

塑像是指用石膏或泥土等塑成的人物形象。這裡主要是指廟、觀和祠里的神、佛、賢人塑像等。[1]

歷史溯源

東漢明帝時期佛教傳入中國以來,得到廣泛傳播與發展,特別是經過南北朝和隋唐時期,加之統治階級的提倡,石窟藝術、壁畫和寺廟文化得到飛速發展。

到清末,幾乎莊莊有廟,村村建寺。形成了有村就有廟(觀、祠),有廟就有(佛)像。倴城的壽勝寺、長凝的延慶寺、灤州的二聖祠、遷安的景忠山就馳名冀東。廟裡的佛像質地不同、大小各異,有銅、木、玉石等,但更多的是泥塑像。因為泥塑佛像成本低,可時塑時新。塑像師大多是農村的能工巧匠,他們是集木工、泥瓦工、繪畫等三位一體的"工程師",每當哪村有新建廟宇,都要請他們幫忙。

塑像的步驟

(一)設計

製作泥像前,首先要畫好草圖,即根據殿堂的大小、高矮,確定佛像的高度。這主要是統籌安排整體布局,力爭做到既突出主佛像的中心地位,又要兼顧周圍的輔像,做到主次分明,排列有序。草圖要標出泥像各部位的尺寸,以便在施工中按圖索驥。

(二)澄漿泥

澄漿泥的做法與燒制瓦盆的淋泥做法大體相似。把從地下四五尺處(特定區域)挖出的膠泥,放在高出地面近1米的水池子裡攪碎過淋,泥漿流到下面的另一個池子。過淋的目的是使泥土達到純潔,除去雜質,之後把淋好的泥料放在葦席上晾曬,晾到大約含40%的水分時便可使用。把棉花用剪刀鉸成2寸長短的小段兒,取部分漿泥,邊摻入碎棉邊用木錘不停的敲擊,即把泥漿完全砸透砸熟。直到棉花和漿泥完全合二為一,柔和均勻地團在一起為止。摻入棉花的目的是防止或減少泥漿干後裂縫兒。

(三)扎架子

根據草圖中佛像的高度和寬度,用木條釘成底座和骨架。底座所起的作用是穩固泥像,坐像骨架一般都搭成倒三角形,立像骨架一般都搭成"木"字形。骨架搭好後,接着便是在骨架上根據體型的結構在外圍纏綁干稻草(或穀草),綁完後,大體成型。在綁紮過程中,要做到佛像的四肢、頭部與整體結構比例適當。特別是單頭骨架(如十字形,橫樑短),綁草要儘量少些,因為頭部不但需要精工細作,而且頭部的大小直接關係着身體的各個部位。另外,還能避免頭部出現過多的裂縫以引起變形。

(四)上泥

把捶擊好的漿泥往架子上掛,這是最見功夫的一道程序。佛像的體態、容貌、神韻全在此舉。好的塑像師能把佛像塑得神態安詳、栩栩如生。

(五)修整

佛像陰乾後,難免出現裂縫,修復是必需的一道工序。可用少量的桃膠加水調稠石膏粉,堵塞裂紋。在半干時,用小刀把填塞的石膏粉修復平整,待完全乾後,用加細砂紙打磨好。

(六)上色

佛像的臉部、手部等比較明顯的部位,上色比較講究。用雞蛋清調勻國畫色即可使用。其他部位,可用國畫色直接繪畫就可以了。因為國畫色大多是純天然礦物、植物類原料製成,不易褪色,可長久保持本色。

(七)施金

施金有兩種方法。一種是泥金,即把金粉和膠水製成的金色顏料,調和在油漆里,塗飾佛像的外表。另一種方法是灑金,即在泥胎塑好後不上色,外表抹澆上桐油,然後均勻地噴上金或銅粉(原直接用金粉,後用銅粉代替),即我們通常所說的再造金身。

另外,冀東還存在一種夾紵像(又叫脫沙像)。首先用泥土塑出佛像大致輪廓,在重要部位銜入木條,防止凹陷。蒙上紵麻布,層層塗漆,等漆乾燥凝固後,從泥胎背後預留的洞口處,將泥土搗碎掏出,之後對像彩繪、裝飾。與上面的塑像相比,具有體輕、不剝落、防蛀等優點。解放前,倴城西門外關帝廟里就擺放一尊夾紵像,每逢人們求雨時便抬出來。夾紵像的歷史很悠久,在晉代高僧法顯所著的《佛國記》里,于闐國(新疆和闐)就有夾紵像的記載。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