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基本星表

来自 孔夫子旧书网 的图片

基本星表是中国的一个科技名词。

汉字是世界上比较古老的四大文字之一[1],也是我们国家优秀文明历史的象征,一直沿用至今,一个简单的文字也道出了我国人们的聪明才智[2],哺育了世世代代的中华儿女,成就了中华民族一代又一代的辉煌。

目录

名词解释

基本星表是一系列对小恒星的位置有着高精度定位资料,用来定义天体参考框架,做为测量恒星位置的标准座标系统的六个天体测量星表之一。

从FK4到FK6的出版

第4基本星表(FK4)在1963年出版,包含1,535颗恒星从1950.0至1975.0年,不同分点的座标位置。

第4基本星表的补充表(FK4S)是FK4进一步的修正,包含1,987颗恒星。

第5基本星表(FK5)在1988年从FK4更新1,535颗恒星的新位置。它后来被以类星体为基准的国际天球参考框架取代。

第5基本星表扩编(FK5E)在1991年出版,加入3,117颗新的恒星。

第6基本星表(FK6) 依据从依巴谷卫星修正的ICRF,在2000年从FK5更新。它包含两个部分:FK6(I) 和FK6(III)。FK6(I)包含878颗恒星,FK6(III)包含3,272颗恒星。两个版本都使用依巴谷星表的资料从FK5更新和修正。

例子

白羊座ι在FK5是2132

白羊座α在FK5是74

御夫座κ在FK5是1168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