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均變論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均變論是中國科技名詞。

世界上最古老的四大文字系統,一是5500年前兩河流域蘇米爾人創造的楔形文字[1],二是5000多年前尼羅河流域古埃及人創造的聖書字[2],三是3300年前中國殷商時期的甲骨文,四是1500年前起源於中美洲的瑪雅文字。其它文字都早已消亡,只有中國文字的發展未曾斷裂,從商代一直傳承至今,漢字是世界上現存最古老的文字,這是我們中華民族寶貴的文化遺產。

名詞解釋

均變論(uniformitarianism)是一種地質學理論,即一切地質變化都是在漫長的過程中逐步完成的,雖然這種變化不以固定的速度或強度進行。

均變論又稱「漸變論」。對其定義主要有以下幾種:①英國地質學家萊伊爾1830年創造的一個術語,但其內容已由英國地質學家赫頓在1788年闡明。是關於地質作用和自然規律的一項根本原則和學說。經典的概念是:「現今是過去的鑰匙」。即以往的地質事件可以用現今所觀察到的現象和作用力來解釋。②地質學家用以重建地質歷史時期所使用的邏輯和方法。

主要內容

又稱漸變論,是與災變說相對立的一種闡述地質作用和自然規律的學說,是牛頓的「科學推理原則」在地質學中的移植。均變論一詞由英國地質學家萊伊爾在1830年首先提出,但其基本思想早在1788年曾為他的同胞赫頓闡述過。均變論的精髓是認為現今正在起作用的改變地殼形態的力量,也同樣以基本相同的強度和方式作用於地質歷史的整個時期。因此,以往的地質事件可以用現今所觀察、認識到的因素和力量加以解釋。由此引出「古今一致」的地質思想,得出將今論古的地質學基本方法。均變論是以緩慢進化為主要特徵的,它認為在短期內不起眼的地質作用,如侵蝕、沉積作用,在足夠長的時間裡能夠積累起來,造就出宏偉壯觀的地質現象。而且,雖然地質作用在不同時期並不完全一樣,所造成的變化也非勻速,但地質作用的改變只具有量的差別,沒有質的變化。這些觀點給地球的上帝創造論及災變論等以宗教思想為庇護的理論以莫大的打擊,使地質學成為實證的科學,對近代和現代地質學影響極大。但由於歷史發展不是簡單的重複和循環,過去不會和現今完全一樣,現今也不是過去的重演,因此,均變論強調變化的絕對一致,不可避免地陷入片面性和局限性。

發展歷史

萊伊爾被譽為「現代地質學之父」的萊伊爾對均變論的形成和確立做出了重要的貢獻。1830年1月,發表了《地質學原理》第一卷(1831年出版第2卷,1833年5月出版第3卷)。他堅持並證明地球表面的所有特徵都是由難以覺察的、作用時間較長的自然過程形成的。他指出地殼岩石記錄了億萬年的歷史,可以客觀地解釋出來,而無需求助於《聖經》或災變論,同時,他承認陸地的升降運動,把意大利塞拉比寺院的三根石柱(它們曾部分被海水淹沒)作為《地質學原理》的刊頭畫,並指出斯德哥爾摩附近海面以上200呎的海生動物的貝殼說明陸地的上升。

也就是說,要認識地球的歷史,用不着求助超自然的力和災變,因為通常看來是「微弱」的地質作用力 (大氣圈降水、風、河流、潮汐等),在漫長的地質歷史中慢慢起作用,就能夠使地球的面貌發生很大的變化。萊伊爾強調「現代在是認識過去的鑰匙」,這一思想被發展為「將今論古」的現實主義原理,這種「將今論古」的科學方法對達爾文的影響很大。

在萊伊爾逐步取代了居維葉之後,均變論在長達近一個世紀的時間裡成為地質學的信條,奠定了現代地質學的科學基礎。本世紀60年代以前的地質學教科書,幾乎異口同聲地說「萊伊爾用均變論統一說明了地質現象,建立了科學的地質學」。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