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地功羅漢拳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於 2020年5月30日 (六) 22:29 由 阳光丽姬對話 | 貢獻 所做的修訂 (创建页面,内容为“地功罗汉拳属于少林罗汉门外传的一枝,此拳吸收入了螳螂拳的揪腿、双提刁,崩拳等主要技法,形成了一种形神兼备、内外…”)
(差異) ←上個修訂 | 最新修訂 (差異) | 下個修訂→ (差異)
前往: 導覽搜尋

地功羅漢拳屬於少林羅漢門外傳的一枝,此拳吸收入了螳螂拳的揪腿、雙提刁,崩拳等主要技法,形成了一種形神兼備、內外合一、剛柔並濟,靈活敏捷、跌扑滾翻、氣勢連貫、樸實無華的獨特風格。此拳尤為注重地躺功夫;故稱地功羅漢拳。

簡介

地功羅漢拳內容豐富,既有徒手套路,又有器械套路,既有單練,又有對打對練。徒手套路,主要有一路迎面直取、二路子路拳、三路八方拳、四路連五掌(開門拳)、五路漢通、六路滑車、七路於化剪等十幾路。此外還有醉八仙和燕翎拳各一路。前者飄飄灑灑,象形取意;後者身手敏捷,神出鬼沒,具有較高的實用價值。這兩路拳目前會練者極少,尤其燕翎拳更鮮為人知,已頻於失傳。

器械套路主要有春秋大刀、方天畫戟、大叉盤龍棍、虎頭雙鈎、八仙儉、地躺雙刀、五花刀、司馬刀、七環鞭等。

地功羅漢拳對身體各部的要求是:頭頂頸挺、肩沉肘墜,胸含拔、氣沉丹田。其步法多為弓步、跪步、獨立步等。其跌法多為搶背、跌羅漢、烏龍絞柱、鋰魚打挺等。

據前輩介紹,古老的地功羅漢拳都是以地躺功夫為主,因初學者不易習練,後來前人吸收了螳螂拳、祁家拳的主要技法,創編了四路基礎拳,即迎面直取、子路、八方、連五掌。

地功羅漢拳相實無華、技法精奧,從健身、防身、表演的需要來說,都有很高的實用價值。

羅漢拳

羅漢拳,中國拳術中南拳之一。因少林門人供奉釋迦牟尼,並視此拳取十八羅漢之姿,故稱羅漢拳。主要手法有隔、迫、沖、閃、點、舉、壓、鈎、抄、拋。腿法講究騰、滾、掃、彈。羅漢拳要求上下相隨,步隨手變,身如舵擺,靈活多變,出手注意「奪中」和「護中」,勁力要求剛柔相濟。拳諺講:「要想羅漢好,三正裡面找。」所謂「三正」,是指的手要正,身要正,馬(即步)要正,這是基礎功夫。練好「三正」,才能保持穩定,羅漢拳中較大的套路有「六十八式羅漢」和「一百零八工羅漢」等。

起源

羅漢拳發源於著名的河南嵩山少林寺,有十八羅漢手,在武林中響負盛名。清明期間由名手孫玉峰傳入廣東,後由於其精妙的拳法和套路而廣泛流傳。故今在珠江三角洲地區比流行。

羅漢拳乃少林外家拳法之一。拳中剛陽有力,一派北派拳的特色。硬橋硬馬,使人感覺到其中的孔武有力和陽剛之氣,加上套路的編排精巧,使整套拳打起來非常流暢,美妙。

羅漢拳雖走剛陽一路,但並非僅以硬碰硬的拳法取勝於敵,拳法當中着重於進退快速,加上沖。圈、掛、踢、彈、勾、劈、等,手法攻防靈活,不但令對手無進攻,更可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進行反攻,令對手措手不及。是一套很有特色的拳法。

羅漢拳,相傳創自天竺僧人達摩。梁大通丁未,達摩赤足入中原,在少林寺演說禪宗,見眾僧個個面黃肌瘦、精神不振,甚有萎靡盹睡、病體夭折者,慨然曰:「出家人雖不以軀殼為重,然亦不容不澈解於性,使靈魂離散也。欲悟性,必先強身,則軀殼強而靈魂易悟也。」於是創羅漢拳十八手,授以僧眾,修煉不過數月,則個個精力充沛,此其起始也。在當時所謂羅漢拳者,只此十八手,亦並無先天後天之名目。至金元時,白玉峰披剃入山,得此十八手,乃融合變化,闡幽發微,增為一百十八手,以符一百一十八羅漢之數。至些始將達摩所傳之十八手,進號曰先天羅漢拳元始十八手,而白氏一百十八手,則謂後天羅漢拳也。

羅漢拳的先天與後天,也就是定形與發展,所以後期凡是以達摩十八手或白氏一百十八手為宗法形成的羅漢拳均可稱為後天羅漢拳。

先天羅漢拳,即其起始之十八手也,是少林各師派之正統宗法,法止十八手,精華所薈,不失本真。自達摩禪師出世來,名家巨手多有承傳發揮,其理論基礎是初祖達摩所傳的禪法:「不立文字,教外別傳,直指人心,見性成佛。」在其練法中,始終體現着「無念為宗」的禪宗精神,側重於呼吸吐納,氣行六脈,守心住緣,止心不亂,故也稱「少林心法羅漢拳」。有詩曰:「達摩西來一字無,全憑心意用功夫,若要經上尋佛法,筆尖蘸干洞庭湖。」先天羅漢拳元始十八手,每個單勢都是鍊氣的樁功,即可使精氣神力充足,又可使下盤穩固,既內又外,既神又形,既靜又動,易筋洗髓功夫無不在也,可獲性命雙修之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