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在历史的烟尘里回眸(一)(许学琪)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在历史的烟尘里回眸(一)
图片来自免费素材网

《在历史的烟尘里回眸(一)》中国当代作家许学琪写的散文。

作品欣赏

在历史的烟尘里回眸(一)

榆林位于黄土高原和毛乌素沙漠交界,历史悠久,古风浓郁,明清建筑众多。其镇北台始建明万历年间(公元1607年),是一座屹立了400多年的边关防御工事,也是明长城中部最为重要的要塞之一,被誉为“万里长城第一台”。它位于榆溪河东,红山之巅,占地约5000平方米。扼南控北,雄据一方。

榆林长城的历史一直可以追溯到秦朝。扫合六国,一统天下以后,秦始皇派大将蒙恬率兵30万北伐匈奴得胜,即在榆林设立郡县,绥民怀远,纳入国家行政区划管理。为加强边境防御工事建设,大秦帝国强征民夫,起墙筑城,构建起西起临洮,东至辽东,延绵万里的国家屏障,开启了“万里长城”两千年金戈铁马血雨腥风的历程。榆林境内秦长城过今天陕北靖边、横山、榆阳、神木等地,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长期处于战争的第一线。可惜秦公子扶苏和大将蒙恬被赵高矫诏所害,遗冢尚存于绥德城中,城南有呜咽泉,千载幽怨,汩汩流淌至今。

汉唐以来,长城经历多次不同程度的建设修缮。延自朱明王朝,不甘退出中原的蒙古人虎视眈眈,始终是统治者的心腹大患。 洪武年初,大将徐达在辽东主持修建了山海关, 同时西征的将军冯胜在甘肃建成嘉峪关。明太祖以后,明成祖朱棣为加强边防,于1420年下诏迁都北京,开启了“天子狩边”的历史。嗣后,明英宗和明宪宗对长城进行了两次大规模修筑,得到了重视和加强。山海关嘉峪关两座雄关相隔万里,遥相呼应,在历代帝王不间断的新建和修缮中,两关日益靠近终于牵手,拱卫起三百年风雨飘摇的大明王朝。史载“边墙内外墩台烽燧东西衔千余里,声应乞求,互有联络”。长城已经成为皇城。

为了加强边境守护,富有战略眼光的延绥镇都御史余子俊将延绥镇治由绥德北迁榆林,并设立“互市”,类似今天的口岸市场,进行贸易中原铁器粮食茶叶丝绸深入草原大漠,蒙古人也驱赶牛羊驼马或驮着各色皮毛与边民交易,边境一时人声鼎沸,“万骑辐辏”。觊觎内陆的繁华,贸易不畅或受阻时,蒙古人依仗快马强弩,时常趁机偷袭,掠夺边民财物,商贾深受其苦。为此余子俊于成化10年(公元1474年)组织军民历时4月修建延绥长城,为控制贸易,再建成“款贡城”。133年之后的万历35年,延绥镇巡抚涂宗浚为观察敌情监视边民贸易,在“款贡城”西南角夯基筑墙,遂成“镇北台”。 台呈正方形,高四层,规制逐层递减。镇北台底大顶小,外砌砖石,内筑夯土,城垣坚固,各层有台阶相连。每层城墙皆用大块青砖包砌,台顶外侧砖砌垛口,上设有瞭望口。一层垛口内有宽阔的甬道相通,四周建成营房,安置守台将卒,基座尚存。二层台阶隐于墙体内部,通道内有坚固的防守门,一样设了瞭望口。该层正南外城墙嵌有石匾,劲书“向明” 二字,北面城墙则书“镇北台”三字(已毁),均为涂宗浚所书。“向明”,既有面向南方的含义,也有效忠大明的宣示。“镇北”,就是绥靖北方,抵御蒙古人的铁骑硬弩,抵抗侵略,保家卫国。

我看镇北台,或蓝天白云下,澄净恬然;或冰堆雪拥间,肃穆高远;或绿柳翠松中,挺拔矫健。百年沧桑,归于沉寂。台顶上,有天文望远镜,揽生意的主人说凭借它,可以看到数亿年前的星光。这些星光目睹了台下台上的一切,却无法告诉你我历史的真相,只好在遥远的夜空寂寂地闪烁,将无数苦难隐匿于寂寞的时间长河。

这冰冷的城墙,其实包裹着一颗滚烫的心。它见惯了狼烟铁骑,听惯了金鸣鼓坼。城下,被滚烫的热血滋润的土地,生长了一茬茬不屈的头颅。它曾入春阁闺梦,总牵父母肠肚,多洒将士热血,每惹离人边愁。不尽的忧思,绵绵的离恨,在家与国的艰难抉择中交替上演。更换的是主角,不变的是情节。

[1]

作者简介

许学琪,男,陕西绥德人,陕西财专(现西安财经学院)毕业。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