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玛格丽特教堂
圣玛格丽特教堂位于威斯敏斯特大教堂的北面,是忏悔国王爱德华于11世纪所建,以绚丽的彩色玻璃而著称一世。这三座历史建筑物成为英国的标志性建筑之一,为世人所铭记。从11世纪威廉开始,除爱德华五世和爱德华七世外,所有英王都在此加冕登基,当今英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就是于1953年在威斯敏斯特大教堂里举行加冕典礼的。作为英国的国葬陵墓,许多英国历史上的帝王和政界要人都葬于此地。著名的科学家牛顿、达尔文和著名的文学家艺术家如莎士比亚、狄更斯、哈代的墓室也在这里。1987年,根据文化遗产遴选依据标准(i)(ii)(iv),圣玛格丽特教堂与威斯敏斯特宫、威斯敏斯特教堂(西敏寺)一起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批准作为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中文名 圣玛格丽特教堂
外文名 St.MargaretsChurch
国 家 英国
所属洲 欧洲
批准时间 1987
目录
历史背景
圣玛格丽特教堂苏格兰的政治舞台在爱丁堡,爱丁堡的历史舞台则在山顶古堡,一座超过海平面一百卅三公尺死火山的坚硬岩石上。堡中房舍甚多,然而硕果仅存的八百年前的骨董,仅有圣玛格丽特小教堂(St.Margaret’sChapel),她也是苏格兰人的精神象征。十一世纪苏格兰王,茂康三世(MalcolmIII)续弦再娶英格兰小姐玛格丽特为后,她流传至今,仍为人所纪念的嫁妆,乃其基督教信仰,因为早期苏格兰另有其他宗教。当茂康与玛格丽特的幼子大卫继位为王时,就在古堡中盖了间小教堂纪念其母。十三世纪,玛格丽特被天主教追封为圣徒。这段期间英格兰与苏格兰常有战争,爱丁堡亦数度易手。西元一三一三年苏格兰人在摩瑞伯爵(EarlofMoray)领导下,包围古堡,破堡之后,考虑避免堡内设施再为英格兰人所用,除了小教堂之外,一律铲平。
教堂信息
位于西敏寺旁的圣玛格丽特教堂是个精致的白色教堂,建于12世纪,15世纪以来重新整修多次,是伦敦上流社会热门的结婚场所。内部的鲜丽彩绘玻璃更为这个小巧教堂增添浪漫色彩,是为亨利八世兄长亚瑟订婚所制作,教堂外有一个日晷太阳钟。威斯敏斯特宫是英国最高立法机构———国会上、下两院的所在地,故也称议会大厦。它是世界上最大的哥特式建筑,占地7.2平方公里,是英国最著名的宫殿之一。威斯敏斯特宫作为国会会堂开始使用于16世纪,经过1840年和1950年两次重建后,该地区成为英国的政治中心。其大厅以橡木为梁,长72米,宽21米,高27.5米,原先是威廉一世一位王子的住所,始建1097年,迄今已有900多年的历史,是现存部分中最古老的建筑。威斯敏斯特宫中间由7座横楼相连,使得威斯敏斯特宫、威斯敏斯特大教堂和圣玛格丽特教堂形成了一个整体。威斯敏斯特宫南端是维多利亚塔,高102米,其东北角有一座高96米的方形尖塔钟楼,有一口闻名全球的大钟,重13.5吨,大钟的监制人为本杰明·荷尔爵士,大本钟由此而得名。威斯敏斯特宫有两层狭长的窗户,屋顶是镏金的新哥特式塔尖,直冲云霄,气势非凡,其设计之精巧,建筑技术之高超,堪称英国最具代表性的一景。威斯敏斯特宫殿旁边是威斯敏斯特大教堂,这里是英国历代国王或女王举行加冕礼或王室成员举行婚礼的地方,也是英国哥特式建筑的杰作。教堂平面呈拉丁十字型,总长156米,宽22米。内部装饰华美异常,作为英国的国葬陵墓,许多英国历史上的帝王和政界要人都葬于此地。著名的科学家牛顿、达尔文和著名的文学家艺术家如莎士比亚、狄更斯、哈代的墓室也在这里。圣玛格丽特教堂位于威斯敏斯特大教堂的北面,是忏悔国王爱德华于11世纪所建,以绚丽的彩色玻璃而著称一世。这三座历史建筑物成为英国的标志性建筑之一,为世人所铭记。
遗产描述
威斯敏斯特宫殿、西敏寺(也译作:威斯敏斯特教堂)以及圣玛格丽特教堂坐落在英国首都伦敦泰晤士河畔,是世界上最大的哥特式建筑。 1987年,根据文化遗产遴选依据标准C(i)(ii)(iv),威斯敏斯特宫、西敏寺和圣玛格丽特教堂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批准作为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 标准(i):威斯敏斯特教堂是一个独特的艺术建筑,代表了英国哥特式艺术的各个阶段的惊人序列。
- 标准(ii):除了中世纪对英国建筑的影响外,威斯敏斯特大教堂还发挥了另一个主导作用,在19世纪哥特式复兴时期,影响了威斯敏斯特宫的查尔斯·巴里(Charles Barry)和奥古斯都·韦尔比·普金(Augustus Welby Pugin)的工作。
- 标准(iv):威斯敏斯特大教堂、威斯敏斯特宫和圣玛格丽特教堂以一种具体的方式说明了长达九个世纪的议会君主制的特殊性。无论是皇家陵墓、教堂、威斯敏斯特大厅、上议院或下议院的非凡浩瀚,艺术无处不在,和谐共存,成为一个真正的英国历史博物馆。
周边建筑
威斯敏斯特宫:1840年重建的威斯敏斯特是最显著的中世纪建筑物,它在原有的基础上保持了它的连贯性、完整性和新哥特式风格。直角的哥特式风格的圣玛格丽特教堂是小型的中世纪教堂,它和威斯敏斯特教堂从十一世纪就是王室权力的象征。这个文化遗址的历史意义和象征意义是十分明显的,是不可替代的。威斯敏斯特宫坐落在英国伦敦泰晤士河畔,是世界上最大的哥特式建筑,它是英国的议会大厦,国会的上、下议院就设在这里。威斯敏斯特宫东临泰晤士河,正门朝西,占地面积8英亩,主体建筑是前后三排长达287米的宫殿大楼没,两端和中间由7座横楼连接。宫殿西南角和东北角各有一个高塔。西南角的维多利亚塔高102米,长宽各22.9米,全部为石质结构,内部共分11层,因其防火性能强,所以被用来存放议会的重要的文件档案。塔顶的旗帜升起时,表示议会正在开会。塔楼下面有扇皇家大门只供英王召开会议时使用。东北角的方形尖塔是一座96米高的钟楼,塔顶有一口闻名全球的大本钟。钟楼建于1856年,大钟重13吨半,直径7米,时针长2。75米,分针长4。27米,钟摆重305公斤。每走一小时,就会报时一次,洪亮的钟声通过英国广播公司的光宝王传遍世界。大钟的监制人为本杰明·荷尔爵士,大本钟因此而得名。此后400多年建威斯敏斯特宫一直是英国的主要王宫,1547年成为英国议会所在地。它几经火灾,几次重建。1834年的大火烧毁大半原有建筑,英政府决定建造一座举世无双的议会大厦,由著名建筑设计师查尔斯·巴里设计,1840年动工,1857年完工。第二次世界大战下院的会议大厅被炸毁,后于1950年重建。威斯敏斯特宫共有14个大厅和600多个房间,有一座圆形中央大厅将议会分成南北两部分,南面是上议院,北面是下议院。议会大厅是宫内最重要的建筑,上院的议会厅长27.5米,宽14米,正面讲坛上有英王宝座;下院议事厅长23米、宽14米。女王、上院议院和下院议员进入议会大厦时必须从不同的门进入。 威斯敏斯特教堂:威斯敏斯特宫是过去伦敦的西郊,曾建有一座教堂[1] 。11世纪中期,英王爱德华一世在这里修建了一座宫殿并重建了教堂。威斯敏斯特教堂在议会广场西南侧,正式名称为""圣彼得联合教堂""。最初由爱德华一世于1050年下令修建,1065年建成。现存的教堂为1245年亨利三世时重建,以后历代都有增建,直到15世纪末才告竣工。教堂平面呈拉丁十字形,全长156米,宽22米,大穹隆顶高31米,钟楼高68.5米,整座建筑金碧辉煌,前面两塔高耸,显得庄严神圣,被认为是英国哥特式建筑的杰作。教堂内有一张英皇加冕时用的宝座,那是1300年遗留至今的,宝座下面是一块来自苏格兰的称作“斯库恩”的圣石,两件东西都是英国镇国之宝。威斯敏斯特教堂既是英国国教礼拜堂,又是历代国王举行加冕典礼、王室成员举行婚礼的大礼堂,还是一个国葬陵墓。从11世纪威廉开始,除爱德华五世和爱德华七世外,所有英王都在此加冕登基,当今英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就是于1953年在威斯敏斯特大教堂里举行加冕典礼的。
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
在重要的中世纪遗迹原址上于1840年重建的威斯敏斯特宫殿是新哥特式建筑的典型。这里还包括圣玛格丽特教堂,这是一座小型的直角哥特式风格的中世纪教堂[2] 。威斯敏斯特教堂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象征意义,从11世纪起历代国王都在此举行加冕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