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聖像破壞運動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聖像破壞運動(希臘語:Εἰκονομαχία,Eikonomachía,Iconoclasm,又稱毀壞聖像運動、聖像破壞之爭、反圖像爭辯)指8世紀到9世紀之間(有更精準的說是726年至843年期間,一說717年至843年之間)東羅馬帝國(拜占庭帝國)間關於聖像崇拜問題的爭論,以及其中數位皇帝所推行的相關政策。

1517年,神學家馬丁·路德(Martin Luther)反對放縱歐洲建立的拉丁教會。而他們共同秉持的「簡化宗教手續,人人皆為神父」等理念[1],則最終導致了基督教中「新教」的誕生[2]

簡介

從726年皇帝利奧三世頒布禁止偶像崇拜法令為開端,至843年幼帝米海爾三世統治時期,攝政皇后提奧多拉頒布反對破壞聖像的尼西亞法規為止,持續了117年。外表看起來只是破壞偶像主義的興起,但深層目的是要打擊東西教會分裂前的羅馬教會與希臘教會在境內的發展。另一方面,國內貴族一直垂涎教會的土地,希望藉以沒收教會財產。

380年,狄奧多西一世頒布《薩洛尼卡敕令》打擊異教信仰,以確立基督教的國教地位,大量民族宗教傳統和地方神話因此被整合到教會的神話中。然而,由異教皈依基督教的信徒,不習慣崇拜沒有形象的神;同時,許多曾為異教製作偶像的藝術家和工匠開始轉為基督教會服務,教會的藝術風格因而受到羅馬既有的藝術風格的影響,描繪的形象趨向栩栩如生。在4到5世紀時期,教會在地下墓穴的繪畫和集會所的壁畫中,採用了一些象徵性的符號和形象來代表基督。

羅馬及希臘文化與本土的文化結合,將原有象徵性的基督信仰,轉為實際性的聖物崇拜。在部分教會人士眼中,聖物崇拜對文化程度較低甚至是文盲的一般民眾起著宗教教育的作用,對於基督教的廣泛傳播功不可沒;但當教徒對聖像從一種象徵符號轉變為一種偶像崇拜時,許多虔誠的教士和信徒開始感到憂慮。695年,查士丁尼二世將基督的樣貌刻在硬幣上,社會上已經出現了有關描繪耶穌的形象,表現神性或者將人性與神性分離開來,只是表現了人性一面的爭議,指將基督刻在硬幣上是異教的行端,《出埃及記》、《利未記》、《申命記》中都對禁止偶像崇拜做出了嚴厲的規定。

在7世紀以前,東方和西方的教會中出現許多基督、使徒、聖徒、和殉道者的圖像崇拜,東方大多都是平面的圖像,而西方的教會大都是雕像,這些圖像是為了使在基督的真理上未受教育的人可以學習、思想的方式,但不久人們將這些的圖像當做是守護神一樣,將他們圖像上剝落下來的着色之物摻和於聖餐的餅酒之中,亦被視為把這些圖像當成偶像一樣的崇拜,而有關於圖像的爭辯是爆發於8世紀而延長到9世紀。

猶太人與回教徒對基督徒的圖像不能認同,並加以批評。但有些回教地區的基督徒覺得圖像崇拜頗吸引人,是回教徒和猶太人改宗基督教的一大主因。

視頻

聖像破壞運動 相關視頻

《馬丁·路德宗教改革》(課堂實錄)
徐瑾 西方思想家-馬丁·路德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