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圆砗磲

来自 动物界 的图片

中文名:番红砗磲

别 名:圆砗磲

红番砗磲 红袍砗磲

二名法:Tridacna

crocea Lamarck, 1819

界:动物界

门:软体动物门 Mollusca

纲:双壳纲 Bivalvia

目:帘蛤目 Veneroida

科:砗磲蛤科 Tridacnidae

属:砗磲蛤属 Tridacna

种:番红砗磲 T. crocea

分布区域:南沙太平岛,

屏东县恒春半岛,

恒春,兰屿,东沙岛

圆砗磲一般指番红车磲是车磲贝中最鲜艳美丽的一种,它的最大长度在15~20公分,它还是海洋世界中的寿星,寿命可超百岁,荣称“贝类之王”。主要分布在南沙太平岛屏东县恒春半岛,恒春,兰屿,东沙岛。 [1]

目录

番红砗磲形态特征

番红砗磲又名圆砗磲、红番砗磲、红袍砗磲。它是砗磲中颜色最为鲜艳美丽的,它的最大长度在15~20公分,番红砗磲是双壳类中最大的种类,最大的壳长可达1.8米,重量可达500公斤。它还是海洋世界中的寿星,寿命可超百岁,据估测,一般壳长1米的个体就已成长百年了,所以它荣称“贝类之王”是当之无愧的。

贝壳三角卵圆形,两壳中等膨胀。壳顶较低,前倾,位于中央之后,其前方有一大的足丝孔。壳面灰白色、黄或番红花色,壳表放射肋低而较宽,肋间沟浅,也较狭窄,壳面尚有密集低矮的鳞片状同心刻纹。壳内面白色,瓷质。后肌痕较大,近圆形,后收足肌痕小于闭壳肌痕 。

番红砗磲分类学

软体动物门——双壳纲——帘蛤目——砗磲蛤科——砗磲蛤属——番红砗磲种。

番红砗磲种群分布

主要分布于南沙太平岛,屏东县恒春半岛,恒春,兰屿,东沙岛。我国的台湾、东沙群岛有分布 。

番红砗磲生活习性

在海里生活的砗磲,当潮水涨满把它淹没时,便张开贝壳,伸出肥厚的外套膜边缘进行活动。它们的外套膜极为绚丽多彩,不仅有孔雀蓝、粉红、翠绿、棕红等鲜艳的颜色,而且还常有各色的花纹。

砗磲也和其他双壳类一样,也是靠通过流经体内的海水把食物带进来的。但砗磲不光靠这种方式摄食,它们还有在自己的组织里种植食物的本领。它们同一种单细胞藻类——虫黄藻共生,并以这种藻类作补充食物,特殊情况下,虫黄藻也可以成为砗磲的主要食物。

砗磲和虫黄藻有共生关系,这种关系对彼此都有利。虫黄藻可以借砗磲外套膜提供的方便条件,如空间、光线和代谢产物中的磷、氮和二氧化碳,充分进行繁殖;砗磲则可以利用虫黄藻作食物。砗磲之所以长得如此巨大,就是因为它可以从两方面获得食物的缘故。砗磲是双壳类中最大的种类,最大的壳长可达1.8米,重量可达500公斤。

番红砗磲主要用途

番红砗磲个小,直径大多30~40厘米,大多有一条红色(橘红色)的边带,十分漂亮。红色的边带可制作成吊坠、戒面和佛珠手串 。

番红砗磲 番红砗磲的贝壳可以制做各种用具,肉可以吃,一扇贝壳便可以供给婴儿做洗澡盆使用。番红砗磲的壳外面通常呈白色或浅黄色,里面白色,外套膜缘呈黄、绿、青、紫等色彩,十分漂亮,是不可多得的装饰品。

番红砗磲的肥大闭壳肌加工晒成干品是上等海珍品,而且,它具有很高的医疗价值。因为番红砗磲有着观赏、医用和其他实用价值,而且有传奇色彩,因而,人们称之“龙官瑞宝贝王”。早在《无量寿经》中就与金、银、珊瑚、玛瑙、琉璃、琥珀合称“七宝”,而且《金刚顶瑜珈念珠经》也有记载,使用砗磲念珠念佛可得一倍功德,所以在佛门当中,得道高僧会使用砗磲作为念佛的法器。

番红砗磲鉴别

1、肉眼检视法:只要是番红砗磲,其外表必定有如车轮与沟渠所构成的图案;因此,要鉴别真假番红砗磲,这样的特征就成为鉴定真假的重要指标。再者,只要是天然的宝石,世界上就不可能找到两个完全一模一样的个体,我们观察如果有两颗番红砗磲珠纹路是一模一样的,则很有可能是贝壳磨成粉压制的。

2、破坏性试验:以破坏性试验将其击破,若是真品必有贝壳断面。

3、惦重法:天然的砗磲一般都有一定的比重,我们除了观察砗磲的纹路是否为天然外,可以试着用手去惦一惦其重量,若是感觉非常轻,则有可能为非天然砗磲。

4、灯光照射法:番红砗磲在收藏界也被叫做血砗磲,用灯光照射,会呈现出如血一般红光。

番红砗磲保护级别

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二级。(仅限野外种群)

参考来源

  1. 圆砗磲, 动物界, 2020-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