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国民革命军

增加 2,716 位元組, 1 年前
無編輯摘要
简介
国民革命军,简称“国军”,过去又称“中国国民党军队”[1],由中国国民党在1925年创设领导,同时效忠中华民国国民政府。1947年“行宪”前改为“中华民国国军”,即为国家之军队,但实质上仍属国民党控制领导,1949年国共内战失败后退守台湾地区。现由台湾当局直接控制,也称为台军。国军早期的将领和军官,是由设立在广州的“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中国黄埔军校)培养和训练的,国军参加过北伐战争、第一次国共内战、中原大战、抗日战争和第二次国共内战等战争。
基本信息{|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中文名 中 | style="background: #FFB6C1" align= center| '''<big> 民革命军</big> '''|-| [[File: 国民革命军-1.jpg|350px|缩略图|居中|[https://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0708/d06ee7490c38487181083de3a307bc01.jpeg 原图链接][https://www.sohu.com/a/239942948_592943 来自 搜狐网 的图片]]]|-| style="background: #CDCDCD" align= center| |-| align= light|
'''&nbsp;&nbsp;中&nbsp;&nbsp;&nbsp; &nbsp;&nbsp;&nbsp; National Revolutionary Army''':中国国民革命军
别称 中国国民党军队'''&nbsp;&nbsp;外&nbsp;&nbsp;&nbsp;文&nbsp;&nbsp;&nbsp;名''':National Revolutionary Army
'''别&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 国民党
所属国 中华民 '''简&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称''':
建立时间 1925年8月18日''''&nbsp;&nbsp;所&nbsp;&nbsp;属&nbsp;&nbsp;&nbsp;国''': [2[中华民国]]
军旗 青天白 '''&nbsp;建&nbsp;立&nbsp;时&nbsp;间''': 1925年8月18 红旗
'''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旗''': 青天白日 (满地 )帽徽
最高指挥官 蒋中正'''军&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徽''': 青天白日(满地红)帽徽
著名军 '''最高指挥 胡宗南/杜聿明/白崇禧/薛岳等''':[[蒋中正]]
'''&nbsp;著&nbsp;名&nbsp;军&nbsp;官''': [[胡宗南]]、[[杜聿明]]、[[白崇禧]]、[[薛岳]]等
目录|}
1 '''国民革命军'''(''' National Revolutionary Army''' ),简称“国军”,过去又称“中国国民党军队”,由[[中国国民党]]在1925年 建初 设领导,同时效忠[[中华民国]]国民政府。1947年“行宪”前改为“中华民国国军”,即为国家之军队,但实质上仍属国民党控制领导,1949年国共内战失败后退守[[台湾]]地区。现由台湾当局直接控制,也称为台军。国军早 的[[将领]]和[[军官]],是由设 在[[广州]]的“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中国[[黄埔军校]])培养和训练的,国军参加 [[ 北伐 战争]]、[[第一次国共内战]]、[[中原大战]]、[[抗日战争]]和[[第二次国共内战]]等战争。<ref>[http://www.sohu.com/a/248840886_122295 国民革命军各个 时期真实的兵力有多少?],搜狐网 , 2018-08-19 </ref>
2混战时 ==创建初 裁兵计划中原大战==
3抗战时期概况介绍大型会战===创立过程===
1924年,[[孙中山]]在中国[[广州]]创立中国[[黄埔军校]]。1925年7月[[广州国民政府]]成立,8月18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将辖下各地方军队名目取消,统一更名为国民革命军,简称国军,也称党军。由[[黄埔军校]]学生组成的黄埔军校军为第一军,[[军长]][[蒋中正]]。“建国湘军”为第二军,“建国滇军”改为第三军,“建国粤军”为第四军,福军为第五军。初期国民革命军在军、师两级设党代表及政治部。<ref>[http://www.fs-yuemei.com/lishi/201801/76193.html 国民革命军创始人 国民革命军成立时间],悦美网</ref>
4内战 ===北伐 时期整军计划建军历程更改名称===
5 随着战争的进展,国军扩编为49个军,19个独立师。1926年至1927年间的[[北伐战争]]以国军为主力,1926年7月9日,国民革命军约10万人誓师北伐,[[总司令]]是[[蒋中正]]。7月12日中共中央发表《中国共产党关于时局的主张》,14日[[国民党]]发表《国民革命军北伐宣言》,两党一致号召全国人民支持国军北伐。12月29日,奉军总司令[[张学良]]通电全国,宣布“[[东北易帜]]”,北伐宣布成功,国民政府形式上统一全国,原 军队 派系改编为“国民革命军东北边防军”。
6武器装备==混战时期==
7军歌黄埔军歌陆军军歌空军军歌===裁兵计划===
8历史评价在1928年7月国民政府开始研究裁兵时,属国民革命军名下的军队,有八十四个军约三百个师,共二百二十万人,军队素质非常参差。1928至1929年曾开始编遣工作,计划将国军缩编成六十五个师共八十万人,亦有订明国军最高指挥权在国民政府。但不久国民党内部兵戎相见,加上对[[共产党]]围剿及用兵,编遣计划遂无疾而终。
===中原大战===
1 创建初期1930年4月1日,[[阎锡山]]就任“[[中华民国军总司令]]”与[[冯玉祥]]、[[李宗仁]]联合誓师讨蒋。[[蒋介石]]一方代表着国民党中央政府,[[阎锡山]]、[[李宗仁]]、[[张发奎]]一方是应国民党左派代表[[汪精卫]]的联合而发起反蒋挑战的地方军。在1930年9月18日,[[张学良]]军入关支持[[蒋介石]],最终[[蒋介石]]、[[张学良]]一方赢得了胜利,反蒋联盟瓦解。是中国近代史上规模最大、耗时最长的军阀混战。<ref>[http://www.zmdtvw.cn/showinfo-66-100874-0.html 中原大战的交战双方],驻马店广视网 , 2017-04-14 </ref>
创立过程1924年,孙中山在中国广州创立中国黄埔军校。1925年7月广州国民政府成立,8月18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将辖下各地方军队名目取消,统一更名为国民革命军,简称国军,也称党军。由黄埔军校学生组成的黄埔军校军为第一军,军长蒋中正。“建国湘军”为第二军,“建国滇军”改为第三军,“建国粤军”为第四军,福军为第五军。初 ==抗战时 国民革命军在军、师两级设党代表及政治部。==
北伐时期随着战争的进展,国军扩编为49个军,19个独立师。1926年至1927年间的北伐战争以国军为主力,1926年7月9日,国民革命军约10万人誓师北伐,总司令是蒋中正。7月12日中共中央发表《中国共产党关于时局的主张》,14日国民党发表《国民革命军北伐宣言》,两党一致号召全国人民支持国军北伐。12月29日,奉军总司令张学良通电全国,宣布“东北易帜”,北伐宣布成功,国民政府形式上统一全国,原军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东北边防军”。[4]===概况介绍===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时,国民革命军总兵力约170万人,[[抗日战争]]爆发后,国军大幅扩编,1941年12月7日[[太平洋战争]]爆发后还组织了[[中国远征军]]和中国驻印军入缅与英军配合作战。至1945年,国民革命军共有120个军、354个师,此外尚有独立旅、独立团等,国民政府领导下的国军与日军多次会战,大小会战中,让日军阵亡483708人,而伤者达1934820人。国军共计有204位将军战死沙场。
===大型会战===
2 混 [[淞沪会 时期]]、太原会战、[[南京保卫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随枣会战、[[第一次长沙会战]]、[[桂南会战]]、枣宜会战、[[豫南会战]]、上高会战、[[晋南会战]]、第二次长沙会战、[[第三次长沙会战]]、[[浙赣会战]]、鄂西会战、[[常德会战]]、第四次长沙会战、[[豫中会战]]、长衡会战、[[桂柳会战]]、[[湘西会战]]。
裁兵计划在1928年7月国民政府开始研究裁兵 ==内战 ,属国民革命军名下的军队,有八十四个军约三百个师,共二百二十万人,军队素质非常参差。1928至1929年曾开始编遣工作,计划将国军缩编成六十五个师共八十万人,亦有订明国军最高指挥权在国民政府。但不久国民党内部兵戎相见,加上对共产党围剿及用兵,编遣计划遂无疾而终。期==
中原大战1930年4月1日,阎锡山就任“中华民国军总司令”与冯玉祥、李宗仁联合誓师讨蒋。蒋介石一方代表着 [[File: 国民 党中央政府,阎锡山、李宗仁、张发奎一方是应 革命军01.jpg|缩略图|右| 国民 党左派代表汪精卫的联合而发起反蒋挑战的地方 革命 。在1930年9月18日,张学良 改称第十八集团 入关支持蒋介石,最终蒋介石、张学良一方赢得了胜利,反蒋联盟瓦解。是中国近代史上规模最大、耗时最长 [http://photocdn.sohu.com/20160306/mp62036113_1457219501894_2.jpeg 原图链接][http://www.sohu.com/a/62036113_344409 来自 搜狐 军阀混战。图片]]]
3 抗战时期===整军计划===
概况介绍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时, 在美苏等 民革命军总兵力约170万人,抗日战争爆发后 的斡旋下 ,国 共两党1946年2月在[[重庆]]签署《 大幅扩 队整编及统 ,1941年12月7日太平洋战争爆发后还组织了 共部队为 远征 民革命 和中国驻印 之基本方案》。方案规定在12个月内将 入缅与英军配合作战。至1945年 队减为108个师 ,国民 革命军 党90个师, 有120 产党18 军、354 师。之后再在六个月缩编为国民党50 个师, 此外尚有独立旅、独立团等 共产党10个师。1947年起 各地共产党军队放弃 国民 政府领导下的 革命军( 国军 与日军多次会战 )称谓 大小会战 改称“[[ ,让日 国人民解放 阵亡483708人,而伤者达1934820人 ]]” <ref> [https://www.docin.com/p-1443028055.html 中 近代历史时期],豆丁网</ref>===建 共计有204位将军战死沙场。历程===
大型会战淞沪会战、太原会战、南京保卫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随枣会战、第一次长沙会战、桂南会战、枣宜会战、豫南会战、上高会战、晋南会战、第二次长沙会战、第三次长沙会战、浙赣会战、鄂西会战、常德会战、第四次长沙会战、豫中会战、长衡会战、桂柳会战、湘西会战。====这时期建军历程可分为五个阶段====
4 第一阶段是 内战 时期准备阶段(1945年.9月~1946年.6月):这个阶段也是抗战到内战的过渡阶段,主要军事战役有:[[上党战役]]、[[绥远战役]]、津浦路战役、[[邯郸战役]]、热河进攻战役、[[四平争夺战]]等。
整军计划在美苏等国的斡旋下,国共两党1946年2 第二阶段是战略进攻阶段(1946年.6月~1947年.6 在重庆签署《军队整编及统编 ):这个阶段 共部队为 国民革命军 之基本方案》。方案规定在12个月内将 依托其 队减为108个师,国民党90个师,共产党18个师。之后再在六个月缩编为国民党50个师,共产党10个师。1947年起,各地共产党军队 力优势向解 弃国民革命军 区发动大规模进攻 国军 全面进攻阶段 称谓 改称“ 此阶段主要军事战役有:[[ 国人民解放军” 原围攻追击战]]、[[苏中会战]]、两淮进攻战役、定陶战役、[[张家口战]]役、宿北战役、[[鲁南战役]]、[[莱芜战役]]、巨金鱼城战役、临江进攻和[[松花江]]防御战役、攻取延安战役、[[孟良崮战役]]、[[豫北战役]]等
建军历程这时期建军历程可分为五个阶段:阶段是 准备 略防御 阶段 (1945(1947年.9-19466月~1948年.6 8月 ): 这个阶段也是抗 由于受到解放军不断打击和钳制,国军被迫从 到内 略进攻转入 的过渡 略防御。此 阶段 主要军事战役有: 上党 [[鲁西南 战役 ]] 绥远 [[豫西 战役 ]] 津浦路 [[大别山追击]]、堵截和清剿 战役、 邯郸 南麻临朐 战役、 热河进攻 [[榆林战役]]、清风店战役、[[石家庄战役]]、[[洛阳战役]]、[[豫东战役]]、襄樊战役、宜瓦战役、[[临汾 战役 ]] 四平争夺 [[晋中 役]] 等。
阶段是战略 进攻 决战 阶段 (1946(1948年.6-19479月~1949年.6 1月 ): 这个阶段中,国 革命军依托其军力优势向 解放 军统帅部进行战略决战,相继 起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从根本上 摇了国民党在 规模进攻(全面进攻阶段),此阶段 陆的统治。 主要军事 战役 行动 有: 中原围攻追击战、苏中会 [[辽沈 役]] [[ 进攻战役、定陶战役、张家口 战役 ]] 宿北 [[平津 战役 ]] 南战役、 莱芜 [[太原 战役 ]](第一 巨金鱼城战役、临江进攻和松花江防御战役、攻取延安战役、孟良崮战役 二阶段) 北战役等。
阶段是战略 防御 退却 阶段 (1947(1949年.2月~1950年.6-1948.8 ): 由于受到解放 大决战之后,国民党一面以和谈为掩护,一面设置司令部,组织防御。1949年4月20日,随着国民党政府拒绝在和平协定上签字,根据[[朱德]]总司令“向全国进军”的命令,向国 不断打 残余部队发起攻 和钳制 至1950年6月,大陆上的 国军 部队全部 迫从战略进攻转入战略防御 歼灭,逃到[[台湾]]的部队只有58万人 这个 阶段主要军事战役有: 鲁西南 [[江防 战役 ]] 豫西 安新 战役、 大别山追击 [[武汉战役]] 堵截和清剿 [[太原 战役 ]] 南麻临朐 湘西衡宝 战役、 榆林 [[广东 战役 ]] 清风店 [[广西 战役 ]] 石家庄 扶眉 战役、 洛阳 [[兰州 战役 ]] 豫东 西南 战役、 襄樊 [[福州 战役 ]] 宜瓦 漳夏 战役、 临汾 [[金门 战役 ]] 晋中 [[海南岛 战役 ]] 等。
第四阶段是战略决战阶段(1948.9-1949.1):人民解放军统帅部进行战略决战,相继发起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从根本上动摇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主要军事行动有: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济南战役、太原战役(第一、二阶段)、荔北战役等。====更改名称====
第五阶段是战略退却阶段(1949.2-1950.6):大决战之后 1947年国民党“行宪”前 [[蒋介石]]将 国民 党一面以和谈 革命军改名 掩护 “中华民国国军” 一面设置司令部,组织防御 也简称“国军” 。1949 年4月20日,随着 年[[南京]] 国民党政府 拒绝在和平协定上签字 覆灭 根据朱德总司令“向全 进军”的命令,向 民党政权和 国军残 余部队发起攻击,至1950年6月,大陆上的国军部队全 被歼灭,逃到 败撤 台湾 的部队只有58万人。这个阶段主要军事战役有:江防战役、安新战役、 ,转为地方 汉战役、太原战役、湘西衡宝战役、广东战役、广西战役、扶眉战役、兰州战役、西南战役、福州战役、漳夏战役、金门战役、海南岛战役等
更改名称1947年国民党“行宪”前,蒋介石将国民革命军改名为“中华民国国军”,也简称“国军”。1949年南京国民党政府覆灭,国民党政权和国军残部败撤台湾,转为地方武装。1987年 [[ 台湾 ]] 实现“民主化”的背景下,国民党残余部队收归台湾当局统辖。1949-1987 ~1987 年间,中国大陆曾称台湾地区军队为“国民党军”,现称为“台军”。[7]
5 == 军队派系==[[File:孙中山6.jpg|260px|缩略图|缩略图|右|孙中山[http://gov.eastday.com/images/thumbnailimg/month_1903/201903130915129675.jpg 原图链接][http://gx.people.com.cn/n/2014/1119/c367044-22950453.html 来自 上海网 的图片]]]早在 [[ 孙中山 ]] 依靠地方军阀建立政权时就已经产生,后来几经整编平叛,终于成立了由军事委员会统一指挥的国民革命军。而实际上,最初的8个军本质上就分为8个派系,在接下来的 [[ 北伐战争 ]] 中又收编了各路军阀,国军内部派系过多,使一支名义上属于国家的军队各自为政,互不信任,时常发生“友军有难,不动如山”的状况。<ref>[9http://history.people.com.cn/GB/205396/13480174.html 国民党内部复杂的派系之争:“友军有难 不动如山”],人民网 , 2010-12-14 </ref>
6 == 武器装备武器最初主要来源于汉阳,广东和太原的兵工厂。地方部队的标准制式装备主要是“汉阳造”,中央陆军师通常配备的是中正式步枪和捷克式轻机枪。对于大多数“德械师”,所用标准枪械有德国制造的7.92毫米格韦尔98和98K。标准的轻机枪是捷克7.92毫米布尔诺ZB26机枪本地仿制品。此外还有比利时和法国产轻机枪。省级部队通常不配备任何机枪。重机枪主要是本地制造的24型水冷马克沁机枪,这是中国人将MG08和M1917勃朗宁机枪改为的8毫米毛瑟式机枪。每一个中央军的营平均会得到一个重机枪(约三分之一的“德械师”有一半在抗战中使用)。士官的标准武器是7.63毫米毛瑟C96半自动手枪,或全自动毛瑟M1932/M712机枪。这些全自动的机枪被用作冲锋枪的替代品(如MP 18),二战结束时,中国军队内部步枪供不应求。在整个抗战时期,特别是初期,国军还广泛用于缴获的日本武器装备用于补充。==
武器最初主要来源于[[汉阳]],[[广东]]和[[太原]]的兵工厂。地方部队的标准制式装备主要是“[[汉阳]]造”,[[中央陆军师]]通常配备的是中正式步枪和捷克式轻机枪。对于大多数“德械师”,所用标准枪械有[[德国]]制造的7.92毫米格韦尔98和98K。标准的轻机枪是捷克7.92毫米布尔诺ZB26机枪本地仿制品。此外还有[[比利时]]和[[法国]]产轻机枪。省级部队通常不配备任何机枪。重机枪主要是本地制造的24型水冷马克沁机枪,这是中国人将MG08和M1917[[勃朗宁]]机枪改为的8毫米毛瑟式机枪。每一个中央军的营平均会得到一个重机枪(约三分之一的“德械师”有一半在抗战中使用)。[[士官]]的标准武器是7.63毫米毛瑟C96半自动手枪,或全自动毛瑟M1932/M712机枪。这些全自动的机枪被用作冲锋枪的替代品(如MP 18),二战结束时,中国军队内部步枪供不应求。在整个抗战时期,特别是初期,国军还广泛用于缴获的日本武器装备用于补充。
==军歌 ==
7 军歌 === 黄埔军歌===  ==== 第一首校歌《陆军军官党校校歌》====
莘莘学子,亲爱精诚,三民主义,是我革命先声。
以血洒花,以校作家,卧薪尝胆,努力建设中华。
[[File:黄埔军校01.jpg|260px|缩略图|右|黄埔军校[http://img.mp.itc.cn/upload/20170502/e7dd86040dcf4e968629795a95603e7d 原图链接][http://www.sohu.com/a/137755435_746988 来自搜狐图片]]]  ==== 第二首校歌《中央军事政治党校校歌》====
怒潮澎湃,党旗飞舞,这是革命的黄埔。
亲爱精诚,继续永守。发扬吾校精神!发扬吾校精神!
  ==== 《国民革命军陆军军歌》====
风云起,山河动,黄埔建军声势雄,革命壮士矢精忠。
肝胆相照,团结自强,歼灭敌寇,凯歌唱。
====《国民革命军空军军歌》====
《国民革命军空军军歌》
凌云御风去,报国把志伸,遨游昆仑上空,俯瞰太平洋滨,看五岳三江雄关要塞,美丽的锦绣河山,辉映着无敌机群。缅怀先烈莫辜负创业艰辛,发扬光大尤赖我空军军人!同志们,努力,努力,矢勇矢勤,国祚皇皇万世荣。
尽瘁为空军,报国把志伸,那怕风霜雨露,只信双手万能,看铁翼蔽空马达齐鸣,美丽的锦绣河山,辉映着无敌机群。我们要使技术发明日日新,我们要用血汗永固中华魂。同志们,努力,努力,同德同心,国祚皇皇万世荣。[10]
8 尽瘁为空军,报国把志伸,那怕风霜雨露,只信双手万能,看铁翼蔽空马达齐鸣,美丽的锦绣河山,辉映着无敌机群。我们要使技术发明日日新,我们要用血汗永固中华魂。同志们,努力,努力,同德同心,国祚皇皇万世荣。 == 历史评价==
国民革命军,在大革命和 [[ 北伐战争 ]] 时期是国民党领导的革命军队,是推翻北洋军阀反动统治的主要力量;新军阀混战中,国军沦为国民党各派系将领之间争权夺利的工具,给人民带来深重苦难[11] ;对日抗战中,国军作出巨大牺牲,是抗日战争中重要作战力量, [[ 中国共产党 ]] 领导的 [[ 八路军 ]] [[ 新四军 ]] 等抗日武装在编制上也是国民革命军的一部分 <ref>[https://wenku.baidu.com/view/2bfc9b6b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02ddca1.html 正确看待国军在抗日战争中的贡献],百度文库 , 2016-12-05</ref> ;在国共内战中,由于国民党政府的腐败和脱离群众,以及其内部的派系分化和经济崩溃,最终以失败告终。
参考资料:1.国民革命军第一军的“速成”前后==视频==
2. ===<center> 国民革命军 正式组建相关视频</center>===
3.北伐战争
4.1928年 张学良宣布东北易帜<center>国共合作与国民革命</center>
5.抗战时期国民党高级将领投敌统计<center>{{#iDisplay:b0867s8hs43|560|390|qq}}</center>
6.抗战中有多少国军将领投敌?
7.台军 <center> 国民党五大主力之一 还是那支“ 民革命军七十四 ”吗?</center>
8.“国军”派系分析<center>{{#iDisplay:x0380cg8s5c|560|390|qq}}</center>
9.友军有难 不动如山 派系,国民党在大陆解决不了的痼疾==参考文献==
10.国军军歌
11.论国民革命军的建立发展及其分化演变[[Category:590 軍事總論]]
4,620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