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回龙乡,位于福建省南平市建阳区东部,乡人民政府设在回龙村。传说清乾隆皇帝游江南时至此回驾,故名回龙。205国道贯穿全境,即将动工的“宁武”高速公路在回龙设有互通口,交通极为便利。辖有12个行政村。回龙乡位于建阳区东部,东邻政和县,南接建瓯市,西连武夷山市,北界浦城县。地形西北高,东南低,中间为河谷平原,现辖回龙、浒州、垅下、白沙、均中、西瓯浦、坪州、马岚、澄埠、白洋、高门、半天霄12个行政村。回龙乡总人口15118人,总面积204.4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2.3万亩,占总面积的8.3%,山地25.9万亩,占总面积的83.4%。2019年,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93亿元,比增12%;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增-6.2%;固定资产投资比增-6.79%;全乡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478.6万元,比增3.7%;完成财政收入1007万元,比增24%。“四比六促”成绩全区排名第五位。2020年5月26日,回龙乡入选2020年农业产业强镇建设名单。[1]

中文名: 回龙乡

行政区类别: 乡

所属地区: 福建省南平市建阳区

地理位置:南平市建阳区东部

面 积: 20176 公顷

下辖地区: 12个行政村

电话区号: 0599

气候条件: 亚热带季风气候

人口数量: 15118人(2019年)

车牌代码: 闽H

目录

乡镇简介

回龙乡历史悠久,物产丰富,盛产优质大米、锥栗、瓜果木材等,大力发展烟叶产业,实现种植面积4000多亩,产量突破万担目标,成为农民增收的主要项目。日本节成黄瓜、网纹甜瓜和三元仔猪,成为该乡特色农产品。回龙乡水电资源丰富,现有中小型电站4座,总装机容量达15240KW。各项基础设施日臻完善,已实现村村通水泥路,移动通讯网络覆盖全境。乡党委、政府坚持“一手抓特色农业,一手抓工业企业”的发展战略,大力开发工业园区,加大政策扶持力度。该乡初步形成以水电开发、木材加工、服装生产、冶金铸造为主的工业产业特色,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健康、快速发展,该乡人民正以满腔热情建设着美好家园。

行政辖区

下辖村:回龙村 浒洲村 马岚村 坪洲村 澄埠村 均中村 白沙村 垅下村 高门村 白洋村 半天肖村 西欧浦村

辖区代码

350784202:~201回龙村~202浒洲村~203马岚村~204坪洲村~205澄埠村~206均中村~207白沙村~208垅下村~209高门村 ~210白洋村 ~211半天霄村 ~212西欧浦村

行政区域

回龙乡位于南平市建阳区东部,地处东经118°23',北纬27°54'之间;东邻政和县,南接建阳区水吉镇、建瓯市,西连武夷山市,北界浦城县;辖12个行政村。

历史沿革

民国29年开始,属水吉县。建国后为水吉县第三区。1956年水吉撤销县制后,回龙并入建阳,设回龙区。1958年底建立回龙人民公社,1960年并入漳墩公社,1961年又设回龙公社。1964年漳墩公社并入回龙公社,1965年回龙公社改为漳墩公社,1975年,崇雒公社的白洋等3个大队划入回龙,建立马岚公社,1982年改名回龙公社。1984年撤公社设回龙乡。

交通状况

回龙乡交通便捷,205国道贯穿全境,有8个行政村分布于国道两侧,村村有水泥硬化公路与国道连接。闽江分支南浦溪相伴205国道,是该乡过境重要水系,有渡口3个,其中生产用渡1个。规划2012年建成通行的宁上高速公路穿越境内,并在回龙设有互通口。

气候物产

该乡气候宜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7℃—18℃,无霜期230—280天,降雨量约1800毫米,日照1804小时,十分有利于农作物生产。境内资源丰富,素有“闽北粮仓,茶果之乡,林海竹乡”美称,盛产优质大米,主要物产有毛竹、锥栗、白莲、木耳、香菇、茶叶、柑桔等。主要发展烟叶产业,2007年种植面积达3313.2亩,另外高科技培植的节成黄瓜和网纹甜瓜是回龙的特色农产品。畜牧养殖方面主要发展二元母猪、规模养羊和淡水养鳗养,西瓯浦三元仔猪已建立自有品牌。

经济建设

回龙乡坚持“主抓重点产业,项目工业强乡”的发展战略,全面推进项目带动,转变招商机制,强化服务意识,加快工业化、产业化、城镇化发展步伐,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飞跃发展,重点推广发展的主产业烤烟种植成为村民增收致富的主要项目,有12家规模企业入驻乡工业园区,初步形成以水电开发、木材加工、服装生产为主的小产业集群,乡经济增长结构逐步由农向工转化。 2020年5月26日,回龙乡入选2020年农业产业强镇建设名单。

基础设施

回龙乡水力资源丰富,该乡有中小型电站4座(高门电站、澄埠电站、回龙右岸电站、茶肖电站),总装机容量15240KW,水轮泵站1座,装机容量3200KW;总投资1000万元的35KV变电站1座,架设35KV龙吉联网线一条,属省网直供区,电力充足,供应稳定,为工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政府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农村公路路面硬化工程、耕地开发、农村电网改造、人畜饮用水工程、生活垃圾整治、沼气池建设、水利灌溉工程、烟田基础建设等各项工程建设如火如荼,一条长达27公里的龙吉渠已完成一二期工程,将为万亩良田节水灌溉。该乡实现移动通讯信号覆盖,程控电话开通,有线电视联网。良好的硬件基础设施、整洁优美的村容村貌、高效优质的服务为客商营造了宽松优越的投资软环境。

社会事业

该乡社会风气端正,治安良好,民风朴实,乡民安居乐业。乡文化教育卫生事业日趋进步,新农村建设全面推进。该乡卫生院设施完善,干净整洁。基础教育设施配套,乡内一所中心完小,一所初级中学,各有新建教学综合大楼一栋。各村有1—3年级小学部,可就近入学。2007年新建乡中心文化公园和一座农贸市场。

历史景观

回龙乡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据境内凉墩渔梁山的陶瓷遗址考证,早在商周时期,闽北土著就出在回龙境内,在南浦溪沿岸从事耕织渔猎生活,明清时期回龙设乡。据传,清代乾隆皇帝下江南曾至此而回,故名回龙,回龙村岩头奄留有御书“乐天知命”的碑刻,传说坪州村的龙居寺是圣旨口。回龙乡风光秀丽,东北猪头山巍峨挺拔,南部山峰怪石嶙峋,鬼斧神工,白沙村古刹“清泉寺”南头自然村高峰寨如立地宝剑。

视频

唐远益回龙乡“两联一进”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