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斑月瓢虫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四斑月瓢虫 |
中文学名:四斑月瓢虫 界:动物界 门:节肢动物门 纲:昆虫纲 |
四斑月瓢虫,昆虫纲动物,成虫体长4.5~6.5mm,宽4.0--5.7mm:椭圆形,半圆拱起伏。头部黄白色,有时在颜面前缘有不清晰黑斑;复眼黑色,有时具红黄色外环及深色边缘。 [1]
四斑月瓢虫四斑月瓢虫
拉丁学名:Chilomenes quadriplagiata (Swartz) 目:鞘翅目 科:瓢虫科瓢虫亚科
功能类别:捕食性天敌 寄主昆虫:棉蚜 寄主危害作物:棉花
四斑月瓢虫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4.5~6.5mm,宽4.0--5.7mm:椭圆形,半圆拱起伏。头部黄白色,有时在颜面前缘有不清晰黑斑;
复眼黑色,有时具红黄色外环及深色边缘:触角、口器黄褐色,前胸背板黑色,前侧有黄白色四边形斑.前缘黄白色成带状与两侧斑相连。
小盾片黑色。鞘翅基色黑色,在基部1/4有I大型桔红色横斑,仅剩鞘缝、基缘及外缘极窄黑边,斑后缘极不整齐,肩胛后方常呈楔形嵌入斑内;
鞘翅2/3处中线和内线问有1略成三角形的桔红色斑,鞘翅缘折前部大部分为桔黄色,外缘及后半部为黑色。
腹面中部黑色至黑褐色.中胸后侧片及腹部边缘与末端黄褐至褐色。足褐色,但腿节外侧为黑色。
四斑月瓢虫生物学特性
成虫及幼虫发生于小麦、玉米,谷子等作物田.捕食蚜虫。琚记载.成虫于早春3、4月问在有蚜虫的小麦、绿肥田及木槿、榆等植物上产卵繁殖,5、6月在近村庄的棉田捕食棉蚜.数量少。
四斑月瓢虫地理分布
陕西、福建、台湾、湖北、四川、云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