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嘉靖帝与何首乌

中草药中医预防治疗疾病所使用的独特药物。相传,神农尝百草,首创草药,因此被称为“药皇”。很多中草药都是先祖们在生产实践中发现其疗效并经过无数次反复实践,逐渐确立其药效的。可以说是来源于生活,发展于临床。同时中草药中有很多都是药食同源的,所以民间也有“食补”、“食疗”的说法。

下面收集了几例古代皇帝于中草药之间的有趣传闻,以此也佐证了中草药来源于生活的说法。

目录

嘉靖帝与何首乌

何首乌虽然在唐朝末年被记录到了中医本草中,但一直没有得到重视。直到明朝嘉靖年间。嘉靖皇帝朱厚熜(生卒1507~1566年)14岁登基,60去世,在位45年,死后葬于十三陵永陵。嘉靖14岁登基后,1533年26岁时才得长子,两月夭折,1536年29岁时才得二子。这在当时已经算是很晚的了。

即位不久,嘉靖苦于无有子嗣,曾令太医院百般医治。有个叫做邵应节的道士,估计是看过《李文公集》,知晓何首乌久服得子的功效。于是向嘉靖皇帝进献了秘方,方名“七宝美髯丹”,由七味药组成,其中君药为何首乌。髯(ran)胡须的意思,美髯代指强健的男子,七宝美髯丹颇有谄媚之意。

不过嘉靖吃后,于1537年30岁时连得三子,一生共得8子5女。嘉靖皇帝自然龙心大悦,重赏邵应节,而且向天下公布了七宝美髯丹,这样,何首乌在嘉靖皇帝的点赞下名声大噪。

查看嘉靖皇帝个人简历可知,他崇尚道教,重用道士,沉迷丹药,这也就是为什么七宝美髯丹本为药丸,却被名之为丹的原因了。但是嘉靖皇帝,不知节制,因此还差点被宫女活活勒死,造成历史上罕见的宫女弑君“壬寅宫变”。

嘉靖皇帝在位时,中医药界一个伟大人物正在默默无闻的著书立说,他就是李时珍(1518~1593),关于七宝美髭丹之事,自然亲身经历。于是李时珍把这段故事完完整整的记录在了《本草纲目》中:“此药流传虽久,服者尚寡。嘉靖初,邵应节真人,以七宝美髭丹方上进。世宗肃皇帝服饵有效,连生皇嗣。于是何首乌之方,天下大行矣。”

何首乌自然也给李时珍留下了好的印象,他称赞何首乌“能养血益肝,固精益肾,健筋骨,乌髭发,为滋补良药。不寒不燥,功在地黄、天冬诸药以上。”自《本草纲 目》之后,何首乌真正进入了名流社会。到了现代,更是推到了养生保健前线,誉为仙草。而且因为它名为首乌,和头发还产生了不解之缘。[1]


中医观点

何首乌,蓼科多年生藤本植物,本名交藤,块根入药,多黑豆炮制,名制首乌。何首乌原为人名,祖父何能嗣,祖孙三代皆因久服交藤而多子,此药功效自何首乌才被 人知,因此直称交藤为何首乌。因首乌有补肾之功,后世望文生义治疗白发,而轻其解毒、截疟之功。首乌过量有损肝脏,请慎用。[2]

何首乌是归肝肾经,它的功效主要是根据它的不同的这个炮制的方法,如果生用何首乌,它具有解毒、抗疟疾、润肠通便的作用,如果我们通过炮制了,它就有补肾、补益精血的作用,所以临床当中,我们就要根据它的这个不同的制法我们来选用,一般的情况下,我们用制何首乌比较多,生何首乌由于它对肝肾有一定的毒副作用,应用起来受到一定的限制,应该慎用制何首乌,它作用最主要。

第一是对于精血亏虚、头晕眼花、头发早白或者腰膝酸软,就是由于这种肾精血亏虚导致的一系列的症状,这个制首乌,它有一定的补益作用,大家都知道,治疗脱发、治疗白头发,何首乌往往是必不可少的;

第二个它具有抗疟疾,治疗瘰疬、肠道便秘,这是生何首乌的一个作用,咱们临床当中最常用的,是它的第一个作用,就是补肝肾、益精血这个作用。[3]


通过故事了解中草药,是一个非常有趣的途径。但是在具体使用这些草药时,还应该在医师、药师的指导下择药配方。

参考文献

  1. [1]新浪博客:辽宁中医张会永的博客
  2. [2]新浪博客:辽宁中医张会永的博客
  3. [3],妙手医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