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唐绍仪

移除 5,742 位元組, 4 年前
人物关系
'''唐绍仪''',中华民国首任内阁总理,国民党政府官员。
[[File:唐绍仪-23.jpg|缩略图|居右|250px240px|[https://www.360kuai.com/pc/98cce1d08245ed9fc?cota=4&sign=360_7bc3b157&refer_scene=so_55 原图链接]]]
==基本信息==
==人物介绍==
   唐绍仪(1862年1月2日-1938年9月30日),又名绍怡,字少川,1862年1月2日生于[[广东香山县]](今珠海唐家湾镇唐家村),清末民初著名政治活动家、外交家、清政府总理总办、山东大学第一任校长,中华民国首任内阁总理,国民党政府官员。曾任[[北洋大学]](现天津大学)校长 。还是复旦大学创办人。是一位历经近代中国历史风云,并在历史风云关口留下个人显赫印记的政坛精英
   自幼 攻读经史,极有颖悟力。12岁读高级塾馆时,塾师发现他异于一般学生,常在友人面前夸赞这位高足。于是,唐绍仪的大名为县学政耳闻。恰巧,清廷为培养“新学人才”,在已送出两批留洋学童出国之际,仍 上海读书,1874 处寻觅可造之才,年仅12岁的唐绍仪顺理成章地被县学政看中并向省里举荐,因而得到朝廷的官费,被第三批派出留学美国。1874 年成为第三批留美幼童,赴美留学,后进入哥伦比亚大学学习,1881年归国。曾任驻朝鲜汉城领事、驻朝鲜总领事、清末南北议和北方代表、民国第一任内阁总理等,为中国主权、外交权益及推进民主共和作出了重要贡献 。促成辛亥革命、南北议和 。与孙中山政见分歧后,政治消沉,后任中山县县长 。上海沦陷后,与各方暧昧不明,引起多方揣测,置自身于险境。盛传日敌拟利用绍仪等组织华中伪政府,。1938年[[蒋介石]]下令[[戴笠]]派特务[[赵理君]]刺杀唐绍仪 。1938年9 。9 月30日,乔装后的国民党军统人员假借品评一只宋代青瓷花瓶为名,来到他家,投其所好,请他品评珍贵文物。就在唐绍仪将注意力集中在他所嗜好的青花瓷时,暗杀人员在此伺机拔出藏在盒内的砍刀 活活地 将他劈死。这成为当时上海滩以至全国轰动一时的政治事件  唐绍仪,清末民初著名的政治活动家、外交家,促成辛亥革命、南北议和。任过清政府总理总办、“中华民国”首任内阁总理,国民党政府官员。曾任北洋大学校长,山东大学第一任校长,还是复旦大学创办人。这是一个历经近代中国历史风云,并在每一历史风云关口都留下个人显赫印记的政坛精英。 自幼攻读经史,极有颖悟力。12岁读高级塾馆时,塾师发现他异于一般学生,常在友人面前夸赞这位高足。于是,唐绍仪的大名为县学政耳闻。恰巧,清廷为培养“新学人才”,在已送出两批留洋学童出国之际,仍到处寻觅可造之才,年仅12岁的唐绍仪顺理成章地被县学政看中并向省里举荐,因而得到朝廷的官费,被第三批派出留学美国。 谈判高手让弱国“有”外交   唐绍仪随清廷所派的第三批留学生赴美留学,从小学、中学,升至哥伦比亚大学文科。1881年,唐绍仪毕业,是最年轻的学成者之一。这年,清廷下诏,留美的第三批学生“海归”了。   年仅19岁的唐绍仪回到祖国。作为清廷重点培养对象,他被派到朝鲜,担任朝鲜海关帮办的秘书(作为宗主国,当时中国直接掌管朝鲜的外交、海关等事务)。他办事干练,颇受好评。1885年,袁世凯奉诏出使朝鲜,主“办理朝鲜交涉通商事务”。袁对自幼出国学外文、中外皆通的属下唐绍仪十分看重,两人由此成为知交。唐升任为驻朝鲜交涉通商书记官,成为袁在朝鲜期间的“主将”。数年后,在甲午战争打响之前,有情报显示日本人决心刺杀抗日最力的袁世凯,为协助袁撤离,唐绍仪亲自带着两支枪、两把刀、两匹马,连夜护送袁世凯到英国军舰上。托庇于袁世凯的大力提携,加上本身与李鸿章的特殊关系,唐绍仪在甲午战争后,成为中国首任驻朝鲜总领事,时年33岁;随后又随改任两广总督的李鸿章回到家乡广东任职;当袁世凯出任山东巡抚时,他协助袁处理最为棘手和微妙的外交事务,为袁平安度过1900年的义和团及八国联军之祸立下汗马功劳。   1901年,袁世凯出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成为国家重臣之一,唐绍仪也被任命为天津海关道,成为“道台”大人,一直到1904年。在极其复杂的环境下,他参与了从八国联军手中接收被占的天津,处理涉外事务,以及督察税务、清理金融等工作。在天津,他还创办了电报学堂,招收15岁左右的“幼童”前来学习。   1904年。继“留美幼童”中出现了第一个大臣梁诚之后,唐绍仪以其精通外语、熟悉洋法的卓越才干,被清廷任命为外务部右侍郎,作为“大清国大皇帝特派钦差全权大臣”,奉命赴印度,和英国谈判西藏问题。   19世纪末,在英国出现了吞并西藏的主张。英国以防俄保印为名,发动侵藏战争。1904年8月,英军侵入拉萨,强迫西藏地方部分官员,签订了实际上使西藏地方成为英国的势力范围《拉萨条约》。对这个条约,清政府不予承认,英国不得不与中国重开谈判。捍卫中国对西藏所拥有主权的历史重任,倏忽间落在了唐绍仪肩头。   1905年2月,中英双方在印度加尔各答举行谈判。英国代表弗利夏面对身着朝服、胸挂珠串的清朝大臣唐绍仪,连起码的礼节也不讲,十分蔑视地斜靠着椅背,架着二郎腿。唐绍仪不予理睬,抖一抖官服,也面向弗利夏而坐。停顿良久,唐绍仪以非常流畅的英语发表讲话,他避开谈判内容,开始大谈“各国宪法大纲”,有的章节倒背如流,随即又转入对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政体、地貌、物产、人情、风土等的评述。弗利夏不知不觉已是正襟危坐,他没想到清廷大臣中居然有这么精明的外交通,不得不赶紧起立,脱去手套,隔案与唐绍仪握手,以补失礼。然后,双方正式转入话题。   进入正题后的唐绍仪态度强硬,他的发言紧扣一个中心,即应该废除英藏签订的《英藏条约》,因为这个条约撇开了主权的中央政府,英方与中国地方政府签署的条约是不合法的。会上虽未能完成预定的目标——废约,但说服了弗利夏,他承诺将把唐绍仪掷地有声的讲话带给英方,唐绍仪谈判初步胜利。   1906年,英国驻中国公使萨道义受英国政府之托,与清政府在北京再开谈判。唐绍仪再次奉命以清政府专使身份,与萨道义见面。   经过几番激烈谈判,最终萨道义代表英国政府,唐绍仪代表清政府,签订了《中英新订藏印条约》,废除了两年前英藏双方签订的所谓《英藏条约》,使英政府承认西藏是中国的一个地方政府,从属于中国。在腐朽的晚清政府被迫与西方列强签订一系列丧权辱国不平等条约的背景下,这不能不说是一次少有的外交胜利。   辛亥革命再当谈和代表   1911年10月10日夜,武昌城头的枪声,敲响了埋葬封建帝制的丧钟。清廷本已将袁世凯废掉,驱逐出京,革命形势逼人,朝廷里却是山穷水尽。无奈还是启用废臣袁世凯,请其出山,率兵南下镇压革命军。袁世凯审时度势,抓住首战告捷的好时机,向黎元洪提出议和,英国公使亦从中斡旋。黎元洪也是求之不得,与革命党人商量,做出“虚临时总统位之席以待袁君反正来归”的决议
==人物生平==
==人物关系==
<gallery mode="packed" heights="150">唐绍仪-20.jpg|[https://www.360kuai.com/pc/98cce1d08245ed9fc?cota=4&sign=360_7bc3b157&refer_scene=so_55 唐绍仪与元配张氏合影]唐绍仪-09.jpg|[https://www.360kuai.com/pc/98cce1d08245ed9fc?cota=4&sign=360_7bc3b157&refer_scene=so_55 唐绍仪与吴维翘的结婚照]唐绍仪-18.jpg|[https://www.360kuai.com/pc/98cce1d08245ed9fc?cota=4&sign=360_7bc3b157&refer_scene=so_55 唐绍仪与妻子在广州合影]吴维翘与儿子.jpg|[http://www.kongfz.cn/34077185/pic/ 吴维翘与儿子]File:唐绍 仪13仪4.jpg|缩略图| 居右[http://m.sohu.com/a/147590704_601503 唐绍仪(左)和女婿顾维钧、女儿唐宝玥]File:唐绍仪13.jpg|250px缩略图|[http://www.chinanews.com/cul/2014/02-24/5875697_5.shtml 五女唐宝玥和丈夫顾维钧]]]</gallery> 
唐绍仪先后娶妻妾4人、育6子13女,其中不乏佼佼者。
{| class="wikitable"
|- style="border: 1px solid darkgray;"
! scope="col" colspan=2 3 |唐绍仪娶妻张氏 (?-1979)
|-
| 长女 ||唐宝珠 || ?-1979,夫诸昌年
|-
| 次女 ||唐宝璋 || 夫张谦
|-
| 长子 ||唐榴 (1899||1899-1979
|-
| 次子 ||唐栋 || 早夭
|- style="border: 1px solid darkgray;"
! scope="col" colspan=2 3 |唐绍仪娶妾 <ref>[http://www.cemconnections.org/index.php?id=136&itemid=54&option=com_content&task=view 中国留美幼童 唐绍仪]</ref>
|-
| 三女、四女 ||||均早夭
|-
| 五女 ||唐宝玥 || 又名唐梅,夫顾维钧
|- style="border: 1px solid darkgray;"
! scope="col" colspan=2 3 |唐绍仪娶妾郑氏(朝鲜人):
|-
| 六女 ||唐宝琄 || 夫梁宝畅
|-
| 七女 ||||早夭
|-
| 八女 ||唐宝玫 (1902||1902-1941,夫甘鉴先,后岑德广
|-
| 三子 ||唐柱 (1912||1912-1976
|- style="border: 1px solid darkgray;"
! scope="col" colspan=2 3 | 1913年6月1日, 唐绍仪最后娶妻吴维翘:
|-
| 九女 ||唐宝琏 (1914||1914-1925
|-
| 十女 ||唐宝玧 (1915||1915-1923
|-
| 十一女 ||唐宝瑢 (1916||1916-?,夫诸昌龄,后佘守廉
|-
| 四子 ||唐梁 (1916||1916-1969
|-
| 十二女 ||唐宝珅 (1920||1920-1978,夫李成义
|-
| 五子 ||唐栎 || 早夭
|-
| 十三女 ||唐宝珊 (1930||1930-2013,夫曹培庆
|-
| 六子 ||唐楗 (1935||1935-
|}
更多图片请点击:[[唐绍仪图册]]
<gallery mode="packed" heights="200">
唐绍仪-19.jpg|[https://www.360kuai.com/pc/98cce1d08245ed9fc?cota=4&sign=360_7bc3b157&refer_scene=so_55 唐绍仪 ( ) 段祺瑞 ( ) 徐世昌 ( )的合影]唐绍仪-20.jpg|[https://www.360kuai.com/pc/98cce1d08245ed9fc?cota=4&sign=360_7bc3b157&refer_scene=so_55 唐绍仪与元配张氏合影)]
唐绍仪-08.jpg|[https://www.360kuai.com/pc/98cce1d08245ed9fc?cota=4&sign=360_7bc3b157&refer_scene=so_55 唐绍仪夫妇与家人院中合影]
唐绍仪-0921.jpg|[https://www.360kuai.com/pc/98cce1d08245ed9fc?cota=4&sign=360_7bc3b157&refer_scene=so_55 唐绍仪与吴维翘的结婚照出任民国第一任总理时留影]唐绍仪-1835.jpg|[https://www.360kuaiyidianzixun.com/pcarticle/98cce1d08245ed9fc0HXTFHQE?cotas=4&sign=360_7bc3b157&refer_scene=so_55 sougouss 1912.3.25,孙中山与 唐绍仪 与妻子 广州合影南京总统府前]
唐绍仪-23.jpg|[https://www.360kuai.com/pc/98cce1d08245ed9fc?cota=4&sign=360_7bc3b157&refer_scene=so_55 唐绍仪遇刺前最后的一张肖像照]
 
File:唐绍仪2.jpg|缩略图|[http://m.sohu.com/n/472252465/?mv=3&partner=ucyingyong 来自搜狐网]
 
File:唐绍仪4.jpg|缩略图|[http://m.sohu.com/a/147590704_601503 来自搜狐网,唐绍仪(左)和女婿顾维钧、女儿唐宝玥在一起。]
 
File:唐绍仪5.jpg|缩略图|[http://sn.people.com.cn/n/2014/0225/c354836-20645003-2.html 来自人民网,1872年,出国前夕梁如浩(左)与唐绍仪(右)的合影。]
 
File:唐绍仪6.jpg|缩略图|[http://roll.sohu.com/20110917/n319678646.shtml 来自搜狐网]
 
File:唐绍仪11.jpg|缩略图|[http://collection.sina.com.cn/cqyw/20130119/0929100452.shtml 来自新浪网]
 
File:唐绍仪12.jpg|缩略图|[https://weibo.com/1740008414/E9J78e2nC?type=comment 1911年南北议和时的唐绍仪。来自新浪网]
 
File:唐绍仪13.jpg|缩略图|[http://news.ifeng.com/ 来自凤凰网]
 
File:唐绍仪14.jpg|缩略图|[http://dy.163.com/v2/article/detail/EQOIGLOF054321ZQ.html 来自网易网]
 
File:唐绍仪15.jpg|缩略图|[http://www.sohu.com/a/118086293_446445 来自搜狐网]
 
</gallery>
== 人物轶事 ==
 
=== 谈判高手让弱国“有”外交 ===
 
  1881年,年仅19岁的唐绍仪回到祖国。作为清廷重点培养对象,他被派到朝鲜,担任朝鲜海关帮办的秘书(作为宗主国,当时中国直接掌管朝鲜的外交、海关等事务)。他办事干练,颇受好评。1885年,袁世凯奉诏出使朝鲜,主“办理朝鲜交涉通商事务”。袁对自幼出国学外文、中外皆通的属下唐绍仪十分看重,两人由此成为知交。唐升任为驻朝鲜交涉通商书记官,成为袁在朝鲜期间的“主将”。数年后,在甲午战争打响之前,有情报显示日本人决心刺杀抗日最力的袁世凯,为协助袁撤离,唐绍仪亲自带着两支枪、两把刀、两匹马,连夜护送袁世凯到英国军舰上。托庇于袁世凯的大力提携,加上本身与李鸿章的特殊关系,唐绍仪在甲午战争后,成为中国首任驻朝鲜总领事,时年33岁;随后又随改任两广总督的李鸿章回到家乡广东任职;当袁世凯出任山东巡抚时,他协助袁处理最为棘手和微妙的外交事务,为袁平安度过1900年的义和团及八国联军之祸立下汗马功劳。 <br>
 
  1901年,袁世凯出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成为国家重臣之一,唐绍仪也被任命为天津海关道,成为“道台”大人,一直到1904年。在极其复杂的环境下,他参与了从八国联军手中接收被占的天津,处理涉外事务,以及督察税务、清理金融等工作。在天津,他还创办了电报学堂,招收15岁左右的“幼童”前来学习。 <br>
 
  1904年。继“留美幼童”中出现了第一个大臣梁诚之后,唐绍仪以其精通外语、熟悉洋法的卓越才干,被清廷任命为外务部右侍郎,作为“大清国大皇帝特派钦差全权大臣”,奉命赴印度,和英国谈判西藏问题。 <br>
 
  19世纪末,在英国出现了吞并西藏的主张。英国以防俄保印为名,发动侵藏战争。1904年8月,英军侵入拉萨,强迫西藏地方部分官员,签订了实际上使西藏地方成为英国的势力范围《拉萨条约》。对这个条约,清政府不予承认,英国不得不与中国重开谈判。捍卫中国对西藏所拥有主权的历史重任,倏忽间落在了唐绍仪肩头。 <br>
 
  1905年2月,中英双方在印度加尔各答举行谈判。英国代表弗利夏面对身着朝服、胸挂珠串的清朝大臣唐绍仪,连起码的礼节也不讲,十分蔑视地斜靠着椅背,架着二郎腿。唐绍仪不予理睬,抖一抖官服,也面向弗利夏而坐。停顿良久,唐绍仪以非常流畅的英语发表讲话,他避开谈判内容,开始大谈“各国宪法大纲”,有的章节倒背如流,随即又转入对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政体、地貌、物产、人情、风土等的评述。弗利夏不知不觉已是正襟危坐,他没想到清廷大臣中居然有这么精明的外交通,不得不赶紧起立,脱去手套,隔案与唐绍仪握手,以补失礼。然后,双方正式转入话题。 <br>
 
  进入正题后的唐绍仪态度强硬,他的发言紧扣一个中心,即应该废除英藏签订的《英藏条约》,因为这个条约撇开了主权的中央政府,英方与中国地方政府签署的条约是不合法的。会上虽未能完成预定的目标——废约,但说服了弗利夏,他承诺将把唐绍仪掷地有声的讲话带给英方,唐绍仪谈判初步胜利。 <br>
 
  1906年,英国驻中国公使萨道义受英国政府之托,与清政府在北京再开谈判。唐绍仪再次奉命以清政府专使身份,与萨道义见面。 经过几番激烈谈判,最终萨道义代表英国政府,唐绍仪代表清政府,签订了《中英新订藏印条约》,废除了两年前英藏双方签订的所谓《英藏条约》,使英政府承认西藏是中国的一个地方政府,从属于中国。在腐朽的晚清政府被迫与西方列强签订一系列丧权辱国不平等条约的背景下,这不能不说是一次少有的外交胜利。
=== 结拜袁世凯 ===
=== 主导南北议和 ===
     1911年10月10日夜,武昌城头的枪声, 辛亥革命的枪炮声彻底震碎了中国2000多年的帝王梦。时局纷扰之中,革命党和北洋军阀要找张安静的桌子坐下来谈判。曾担任清廷内阁总理又喝过洋墨水有新思维的唐绍仪被推到历史的前台来。在上海,长达14天的议和谈判涉及停战、政体、国民会议和优待清室条件等问题,唐绍仪把握得不差毫厘。虽然袁世凯在背后一直敲打着自己的“算盘”,但谈判本身却相当顺利,尤其是唐绍仪的表现,并没有辜负南方革命党人的希望。
=== 签字捐赠共乐园 ===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几次公开用唐绍仪“当了总理再当县长”的例子,教育干部能上能下。 <ref>[http://elite.youth.cn/ls/201202/t20120208_1947301_2.htm 唐绍仪 游走在时代夹缝中的政坛翘楚]</ref>
== 唐绍仪被刺 始末 ==   抗战初期,唐绍仪曾秉承蒋介石的旨意与日本人密谈谋和条件。上海沦陷后,唐绍仪将妻室子女送往香港,自己没有西撤,仍留居上海法租界福开森路(今武康路40号)。<br>   由于他的政治声望引起敌伪的注意,故被视为“以华制华”傀儡的最佳猎物。日本有了一个所谓“南唐北吴”计划,日本特务头子土肥原贤二还组织了一个对华特别委员会,负责做唐绍仪、吴佩孚的工作,计划由唐组织全国性伪政府,取蒋介石地位而代之。日本许多特务首脑如谷正文、土肥原贤二等和汉奸陈中孚、温宗尧等频繁往来于唐府。于是当时上海、广州等地盛传日敌拟利用唐绍仪、陈中孚、温宗尧等组织华中伪政府,因而广州抗敌后援会于1938年3月上旬去电唐绍仪,请其脱离恶势力的包围,刻日南归,唐不予答复。到了3月19日,广州各界人士及社团在省民众教育馆二楼开会,会上由广州市各社会团体联衔电催唐绍仪南归,电文说:“请公善保晚节,否则自堕名誉,遗臭万年”,并汇去旅费2万元。唐仍置之不理,旅费也不肯收。唐绍仪是历经政治风云、老于世故的成熟政治人物,对于自己出处的荣辱得失,是有充分考虑的;但是又以身居日寇包围中的孤岛上海而不愿得罪任何一方,便采取与各方暧昧不明的态度,这就不能不引起多方揣测,置自身于险境。<br>   1938年9月28日上午,日本特务土肥原贤二在唐绍仪女婿岑德广的带领下,亲自赴唐宅长谈,拉拢唐出山。潜伏于上海的国民党军统特务侦知此事后,汇报给重庆方面,蒋介石指示军统局负责人戴笠派一得力人员到上海把唐绍仪除掉。戴笠派赵理君赴沪暗杀唐绍仪。赵理君,四川人,黄埔军校毕业生,是戴笠最信任的人之一。 <br>   赵理君从各方面探询唐绍仪的情况,从唐的亲友来往之中,得悉唐绍仪喜爱古玩,经常驱车往古玩店购置古瓷器、古铜器之类,曾在某古玩店看中一个古瓷瓶,该店老板索价伪币10万元,唐认为要价太高,未成交易。赵理君得知后,即出重价将此瓶购置到手,伪装该店之跑街伙计,携带此瓶亲自送到环龙路唐公馆,由门口警卫人员(保镖者)转报,唐绍仪在会客室接见赵理君。赵又详述这个古瓶的特点,并云还有一个古瓷瓶比这个瓶的色彩还要好,年代更早,价钱并不比这个瓶高,若要看的话,请指定时间,再亲自送来。唐很高兴地告知赵理君在某日下午送来。赵此次来,已观察清楚唐的住宅情况,唐之会客室门外亦有一个保镖人员,以保护唐之安全。赵理君回到住地后,即召集亲信人员,商讨如何下手,既可以完成刺死唐的任务,又可以安全逸去。研究结果,决定特制一柄锋利的短斧,由赵理君亲自动手,并准备多辆小坐车在唐之住宅周围警戒,以防意外。准备妥当后,赵即按照唐绍仪指定的时间携带两个古瓷瓶到唐之公馆,又在会客室与唐见面。<br>
   唐绍仪看到古董花瓶后很高兴,戴上老花眼镜,把瓷瓶拿在手中详细鉴别,究竟哪一个瓷瓶的年代久,色彩好。并云:“这一次拿来的一个,确实比那一个好,一经比较,优劣立见。”观察再三,爱不释手。赵 [http://ishare.iask.sina.com.cn/f/1U1Cd8faYz.html 民国首任内阁总 君认为时机已至,即靠近 唐绍仪 身旁,伪装与唐一同鉴别瓷瓶,即刻用右手从裤袋中抽出利斧,照准唐绍仪后颈猛力砍去,唐绍仪立时毙命。赵理君杀死唐后,即将两个瓷瓶收拾好,离开会客室,轻手轻脚地又把会客室门关好,从容告知会客室门外 被刺 保镖说:“老太爷在会客室等我,我去再拿几个更好的古瓶请主席挑选,请你稍微等待一下,我马上即来。”赵即很快走出,与在唐宅外边守候人员乘车逃逸。等待仆人发现唐绍仪实刺,急忙将人事不知的唐绍仪送往医院抢救,但因流血过多,且年迈体衰而死。谜]<br>
   消息传出后 直到近十年来 上海舆论一时大哗 研究国民史方面的专家们仍在探讨唐绍仪的死因 有人怀疑 为日本人所刺 绍仪的小女儿唐宝榕写下文章,解释当年唐绍仪迟迟未去香港的原因 有人怀疑 国民党特务所为,为掩 蒋介石、孔祥熙、居正、宋子文、戴季陶等 耳目,1938年10月5 嘱他在沪试探 方要求和谈的条件 重庆方 所以他才与原田见 以国民政府主席林森、行政院长 。唐宝榕还出示 孔祥熙 等名义,特地颁布《 亲笔函的复印件。 唐绍仪 褒扬令》,同时拨付治丧费5000元,并令将 的其他亲属也证明土肥原来见 氏生平 绍仪之 迹“宣付国史”。国史馆撰写的《 ,实属 唐绍仪 传》 的女婿岑德广擅自做主,岑德广与大汉奸殷汝耕关系密切 晚年被日本人拉拢,要其充 绍仪还 傀儡,“终不肯出” 面斥责过他 <br>
   据称唐被送附近的广慈医院抢救 如此说来 于次日凌晨3:50气绝。 军统斧劈 遇刺后 绍仪可能是起冤案 一些国民党元老十分 而赵理君等下场亦 满没有掌握唐 好,谢志磐精神 节确证 常被王克全击毙。赵理君则不知夹紧尾巴做人,在河南与中统发生摩擦,活埋了对方6个人 就将其杀害。 蒋介石 闻讯大怒, 下令 付治丧费五千元,并 唐生平事迹存付国史馆,以平息风波 其枪决 从唐绍仪 戴笠得知后痛哭 愿与袁世凯为伍 拒绝出任总理的往事来看 以后他每次到成都 都要到泉驿军统公墓凭吊。<ref>[http://www.people.com.cn/GB/14738/14754/21862/2604928.html 唐绍仪 投敌做汉奸 旧居:疑窦丛生 传闻当属谣传,一代奇人就此死去,不免令人遗憾。小楼]</ref>
== 人物评价 ==
20世纪50年代,毛泽东几次用唐绍仪“当了总理再当县长”的例子,来教育干部能上能下、安居其位。
<ref>[http://history.people.com.cn/n/2014/0702/c372327-25230323.html 一贯通吃的唐绍仪为何最终惨死:聪明反被聪明误--文史--人民网]</ref>
1953年,美国第31任总统胡佛出版[[《回忆录(The Memoirs of Horbert Hoover)》]],其中多次提到好友唐绍仪。对他的评价是:“为人正直,有才干,对中国的未来怀有远大的抱负。”
4,548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