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一兩金子的購買力
唐朝貨幣 |
唐朝一兩金子的購買力由於唐朝的流通貨幣不是黃金,金價方面的記錄相當少,只能根據《新唐書》、《舊唐書》的《食貨志》做一個大概的推測。成書於唐德宗時期的《因話錄》中記載,一唐兩(37.3g)的黃金等於8000文錢,按照如今黃金的市場價格,折合成人民幣大約是13000元左右。[1]
在唐朝最好的時候,一兩黃金大約可以買到大米20000斤左右。不過唐朝時期黃金非常稀缺,而且物價因戰亂變動很大。但是在貞觀四年以後一直到武周前,以及開元盛世時,京中人家有一兩黃金還是相對容易的。
一、隋末唐初的物價
隋末因為攻打高句麗以及修運河,國內民生凋敝,天災人禍不斷。到唐初的時候,很長一段時間時,疆域之內都還有農民起義。所以,唐初的米價一直居高不下,並且同為中國,地分南北,物價大相徑庭。據《資治通鑑》中記載,當時東北的米價,一斗(約12.5斤)值數百文錢;到了東都洛陽,一斗米就變成了三千文。
如果按盛時的金價來計算,一「唐兩」的黃金,在北東能買幾百斤大米,到了東都洛陽,也就只夠買幾十斤。到了貞觀初年,因為國家一直在不斷用兵。徵兵和逃難導致土地荒蕪,無人耕種,糧價貴的情況仍然沒有得到好轉。
從貞觀四年之後,唐朝的物價開始了一次長達四十年左右的下降過程。這就是我們說的「盛唐」了。這時的一斗米,最便宜時只賣三至四文錢。到唐高宗麟德三年,一斗米穩定在了五文錢。這也就是一兩黃金可以買二萬斤米的時代,而這裡的兩,都是按唐兩計算的。
二、武周后期至安史之亂爆發前
武則天稱帝之後,定國號為周。前期的情況和高宗時期差不多。天下承平,人民生活相對安逸。到了武周后期,隨着國內商業貿易的發達和對外戰爭興起,唐朝開始鬧起了「錢荒」。
南北朝的時候,中國佛教興盛,民間把大量的黃金用於給佛像鍍金身,國家流通的黃金已經很少了。到了隋唐時代,尤其是貞觀之後的唐朝,海上貿易和絲綢之路商貿發達,許多黃金都被用來支付貨款,流失到了海外。國內的黃金數量急劇減少,於是國家用青銅鑄造「通寶」當錢幣。
這種錢幣十分沉重,攜帶不便。初期還能應付市場流通,到了後期數量已不夠應付商業支付。於是唐朝政府又加大鑄造,最後造成通脹,導致米價上漲。再後來,朝廷又舉兵征高麗,跟着又與吐蕃、突厥打仗,農業生產再度遭到重創。
《資治通鑑》中記載,當時關中地區,先有水災,後有蝗災,跟着就爆發了瘟疫。於是米價又漲到一斗四百錢。兩京之間,開始出現人食人的現象。
三、開元之後的物價
唐朝經過武周時期的動亂後,到了「開元盛世」,物價又有一段時間回落。《冊府元龜》中記載,開元16年時,有臣子上奏說:聽說天下諸州,禾苗都成熟了。到那時谷價必賤,恐怕農民要吃虧。《新唐書·食貨志》記載:天寶五年,海內富足。一斗米賣十三文錢。在山東一帶,一斗米只賣三文錢。
安史之亂是唐朝由盛轉衰的時期,這一次動亂的經過就不用多講了。最後物價當然也是一路暴漲,又回到了隋末唐初,一斗米賣三四千文,人相食的時代。
結語
在中國唐代,市面上流通的黃金很少,國家法定貨幣是「通寶」(銅錢)。唐代的一兩,約等於37.3克,比漢代的二兩還多一些。唐德宗時,黃金的價格已經比漢代翻了五倍。唐朝的黃金價格也是一直波動的,在通貨膨脹來臨的時候,只能買到僅僅幾十斤米,最好的時候可以買到二萬多斤米。而在太平的時代,京城裡中的普通人家,藏有幾兩黃金還是不成問題的。[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