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员林铁路谷仓

员林铁路谷仓

图片来自cmoremap

基本资料

位置    台湾彰化县员林市静修路50号

其他名称  员林立库

建成年代  民国65年(1976年)12月10日

建筑类别  历史建筑

员林铁路谷仓,又称员林立库,是台湾历史建筑[1] ,位于彰化县员林市,为战后时期铁路建物代表之一,于民国92年(2003年)6月10日公告为历史建筑。现规划为员林国际万花筒艺术馆使用。由于台湾仅存二座铁路谷仓,除云林县斗南谷仓之外,另一座只能在员林铁路谷仓见到。民国六零年代由于国家整体经济发展迅速,为配合政府进行谷物散装运输之一贯作业流程,以疏运港口拥塞之困窘,因而在台湾区杂粮发展基金会的赞助下,兴建内陆仓库十万公吨,以提高储运效能。员林散装谷仓面积二千九百零五平方公尺,可容纳储存谷物一万零五百公吨,自民国六十三年(西元1974年)十二月开始兴建,民国六十五年(西元1976年)六月完成,耗资三千七百万元,提供现代设备革新货运服务。

目录

兴建历史

民国60年代(1970年代),台湾进出口贸易蓬勃发展,正值经济起步。为有效疏解港口之壅塞以配合政府谷物散装运输的一贯作业,在台湾区粮食发展基金会资金赞助下,购进现代化储谷设备,并提供革新货运服务,于民国63年(1974年)12月10日在彰化县员林镇惠农段土地动工兴建谷仓,民国65年(1976年)9月23日完工、同年启用营运,工程耗资新台币2,700万元,可有效提升谷物储运,为台湾铁路管理局货运服务总所的储运机构。

随著中山高速公路通车之后,为有效控制运输成本,民间食品加工业纷纷自行进口原物料,并自行设仓装谷,改由公路运输取代铁路运输;导致员林铁路谷仓仅营运7年后,于民国72年(1983年)便停止营运。历经多年闲置无用之下,彰化县民保存在地文化的意识抬头,彰化县千高台文化协会发起保存员林铁路谷仓及提出活化再利用计画,因其建筑形制与空间均为特殊而获得行政院文化建设委员会(今中华民国文化部)认可保存,于民国92年(2003年)6月10日登录为历史建筑;现由彰化县文化局文化资产科主管,管理者为台湾铁路管理局。

千高台文化协会向行政院文化建设委员会提出《新故乡计画》申请,获得94年度的补助后,将员林铁路谷仓改建成文化艺术的展示空间,并邀请艺术家举办一系列的展览活动,前来的民众进行解说。民国95年(2006年),千高台文化协会即将届满3年的期限认养,时任员林镇镇长吴宗宪则有意接手认养。

谷仓格局

员林立库之建筑形式为钜形混凝土造十座七层楼高的谷仓建物,建筑外观及空间架构均为相当特殊。进出谷仓的出入仅有一处,不同货主的货物不能同时进出,遇到货商要同时进出时,须先排定顺序。由于立库圆筒式为密封状态,只有上端留设一人进出的清洁出入口,故圆筒内空气不易流通而。圆筒为密封式,并未设置观察谷物存量的量度计,难以掌握谷物存量。 员林铁路谷仓目前规划作为“员林国际万花筒艺术馆”,将万花筒艺术馆的外观维持原状,并以玻璃包覆衬托灰色的粗糙水泥面,形成过去与现在的时空对比。每一层楼开窗(除了圆筒实验空间外)减少封闭圆形空间所造成的压迫感。万花筒博物馆的规划,包括了社区、文史空间、艺术与科学空间及商业空间,形成多元化的历史建筑再利用,未来具备高度再利用价值。

员林铁路谷仓二楼是电脑控制室以及度量漏斗的机构。从进仓到出仓的作业分别是由北侧的进仓设备进行,再由南侧出仓设备进行。北侧设有进仓提运机、集尘器、进仓贮料槽、进仓自动计量器,然后藉顶楼的进仓闸门,由输谷管线通向26座主仓与副仓,其进出度量与温度控制全仰赖谷仓温度指示制卸盘。在每一顶楼之间彼此相通,并设有七扇门窗,其馀主副仓楼层全为密闭空间。出仓则藉南侧的出口进行,设有出仓提运机以及控制出仓的计量器,同时散装与袋装由此分工,因此分成散装贮料槽与袋装贮料槽。为避免谷物屯积过久导致发霉或过热,仓内设有机械化翻仓机构定期翻搅谷物。

参考来源

  1. 台湾历史建筑,国家文化资产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