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咖啡館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咖啡館,是現代人們用於聚會休閒、商務交流的場所;盛行於每個大中小城市。咖啡館之所以有它獨特的吸引人之處,是因為它販賣的不僅僅是咖啡,更是一種品質,文化和思想。

最早的咖啡館叫做「Kaveh Kanes」,是在麥加建成的。儘管最初是出於一種宗教目的,但很快這些地方就成了下棋、閒聊、唱歌、跳舞和欣賞音樂的中心。[1]從麥加開始,咖啡館又遍及亞丁、梅迪納(Medina)和開羅(Cairo)。

基本介紹

如今的咖啡館是人們休閒、商務交流的場所。[2]

現代人普遍認為,人類首次在非洲發現咖啡。亞洲人浮士德內羅尼的《不知道睡覺的修道院》里記載了這個故事:埃塞俄比亞的牧羊少年發現自己的羊群吃了灌木上的紅色果實之後,興奮不已地不肯回家。他以為羊群中毒了,但是幾個小時之後,羊群恢復正常。少年自己嘗了一口這個果實,頓時倦意全消。他把這個發現告訴周圍的人,夜晚需要長時間靜修的基督教修士們開始把它當成日常食用的提神食品。

咖啡歷史

以上這個關於人類最初認識咖啡的故事發生在五、六世紀。

公元6世紀,埃塞俄比亞人統治也門50年,咖啡傳播到阿拉伯世界的也門地區,人們開始大量種植咖啡樹。

16世紀,土耳其人占領了也門,當地的咖啡種植已經初具規模,土耳其人開始將咖啡資源利用起來,經也門的摩卡港出口歐洲賺外匯。雖然19世紀摩卡港被蘇伊士運河取代,但是「摩卡咖啡」已經是菜單上的保留節目了。

1616年,荷蘭人把咖啡樹苗偷運到自己的首都;隨後的1658年,荷屬殖民地斯里蘭卡也有了咖啡樹的身影。1699年,咖啡樹進入印尼。而法國人此時也在緊鑼密鼓地在自己國家試種、在法屬殖民地廣泛種植咖啡樹。這樣,亞洲、南美、中南美、非洲,都有了咖啡樹。

基本上,咖啡在世界範圍內的廣泛傳播,殖民者功不可沒。以前的教科書告訴我,殖民者是壞蛋強盜,如今看看似乎不是這麼簡單的。

建館歷史

土耳其人占領了也門之後,隨着宗教的傳播,16世紀,第一家咖啡館在麥加建立。咖啡從藥品性質發展成為大眾飲料,據說與15世紀中國的鄭和下西洋有關,鄭和傳播的茶文化讓回教徒領悟到,原來提神飲料也可以成為日常生活用品。持這種觀點的人指出,今天土耳其人喝咖啡的用具與中國人的茶杯很相似。

君士坦丁堡與歐洲大陸通商頻繁,1615年,威尼斯商人把咖啡販運到意大利,最初這是昂貴飲料,但是很快,1620年之後,咖啡在歐洲走向了世俗化

歐洲的第一家咖啡館於1650年在英國牛津大學建立,咖啡館隨之在倫敦風起雲湧,很快變成了「公開的思想交流地」,有點類似今天的論壇BBS,呵呵。可以說,在現代印刷業發展之前,咖啡館在一定程度上起着媒體沙龍的作用。

1669年,咖啡被法國人了解。咖啡館對法國最大的影響應該是體現在法國大革命上,看過《悲慘世界》的人大概還記得起義者們就是在咖啡館裡策劃革命的吧。大革命的風潮過去之後,咖啡館又搖身一變,成了藝術青年聚集地。以前看的《莫奈與印象派》和《畢加索傳》里,不止一次提到巴黎的蒙馬特區咖啡館;與之齊名的,是拉丁區咖啡館,這是作家、詩人和哲學家最愛去的地方,比如海明威、薩特和貝克特等人,巴黎第一家咖啡館普洛科布也在拉丁區。

1683年,維也納人陰差陽錯地得到了穆斯林不肯外泄的咖啡豆。維也納首家咖啡館「藍瓶子」開張。不過這些基督徒們不喜歡穆斯林的飲料,聰明的老闆柯其斯基過濾掉咖啡渣,並且把牛奶倒入咖啡中,這,就是今天拿鐵(LATTE)咖啡的原型。維也納咖啡館的特點是,裡面飄蕩着音樂與拿鐵氣味的空氣。寫到這裡,忍不住了,真的真的想去瞻仰一下貝多芬去過的維也納中央咖啡館啊。

1670年,咖啡進入德國,嚴謹的德國人一直爭論着咖啡是否有利健康,所以咖啡館直到1721年才在德國大量出現。但是到了19世紀,德國人卻抓住了歷史機遇,在咖啡產業上大賺特賺。當時的美洲咖啡種植園主在廢奴浪潮的衝擊下,開始向歐洲招募咖啡農。這樣,至少有80%的危地馬拉咖啡豆經德國商人之手運往歐洲各地。兩次世界大戰輪番洗牌,到了今天,德國是世界上第二大咖啡消費國,人均消費量則遠高於美國。以前只知道德國人能喝啤酒,今天才知道他們如此全面發展,佩服。

意大利的小資們最愛的咖啡里總是泛着牛奶泡沫,對,這是意大利咖啡,Cappuccino和Espresso,前者是熱牛奶咖啡,後者是蒸餾咖啡。1945年,意大利人加賈(如今這也是咖啡器具品牌了)發明的蒸餾器,風靡歐洲。意大利的咖啡館和英法不同,他們是精緻隨意而富有藝術氣息的。隨意體現在咖啡館的裝潢,藝術氣息呢,呵呵,他們露天喝咖啡的地方,周圍是鬥獸場和米開朗其羅的雕塑。

日本人是在明治維新時期才接受西方生活方式之代表的咖啡的。而大概很多人想起日本時,第一個念頭是,那裡什麼東西都很昂貴很昂貴吧?的確,東京銀座的咖啡館動輒幾十美元,但是最貴的卻是咖啡杯子。他們喜歡用英國骨瓷咖啡杯盛咖啡,價值幾萬甚至百萬日元。當然嘍,這是高檔咖啡館,一般人去真鍋上島就可以了呀。最厲害的地方,是日本人的雅俗共賞:最昂貴的咖啡在日本,最cheap的咖啡,速溶咖啡和罐裝咖啡也是日本人發明的!

而活潑的美國人似乎不大在乎咖啡的賣相和味道,他們甚至在咖啡里加入雞蛋!美國人常用的咖啡壺叫沸煮壺,上層放咖啡粉,下層放水,加熱後水蒸汽萃取咖啡粉的芳香。這種辦法容易煮出苦澀味道,但是美國人不在乎,他們津津有味地繼續用平底鍋炒咖啡豆,繼續過度萃取咖啡粉。不過美國咖啡最讓人欣賞的地方在於,就是堅持現場烘焙、研磨、煮泡,十分注重新鮮,並且通過改進包裝等等辦法努力保持新鮮。美國咖啡商人是首次在食品包裝袋上標註烘焙日期的人,這個舉動對食品行業的影響極其巨大。

美國情況

咖啡館

美國第一家咖啡館是1691年在波士頓開業的倫敦咖啡館(London Coffee House)。後來世界上最大的咖啡專賣店也誕生在波士頓,它成立於1808年,不幸的是10年之後毀於一場大火。

如今的美國咖啡館有其獨特的形式和氛圍,像美國流行的快餐文化一樣,美國的咖啡館大多也體現了一種美國社會的快節奏的生活方式。

美國人在餐飲業創造了許多連鎖經營的奇蹟,比如眾所周知的麥當勞肯德基必勝客等著名的連鎖經營品牌,但誰也不會想到,在短短20年的時間裡,星巴克創造出另一個童話般的輝煌。如今,當你走到世界上很多現代都市中,都會看到一個綠色的圓形圖標,標誌上是一個女神的圖案,微笑着對你訴說着一個來自美國的奇蹟。

如果說20年前在中國提起麥當勞還沒有什麼人知道,你或許不會感到一點驚異,但當有人告訴你說,如今世界上最著名的美國咖啡連鎖店星巴克這個名字在20年前連美國人自己都不知道,你還會不感到驚異嗎?

不久前有報道說,美國咖啡連鎖巨頭星巴克如今在全世界已經擁有了6000多家分店,其中在北美地區就有4700家,而且計劃在不久的將來發展到10000家分店。遍看世界,這樣規模的連鎖經營能有幾家?但誰會想到,在1971年星巴克創立之初,它僅有一家不起眼的店鋪,而僅僅過了20年,它的分店就達到了2000家,又過了10年,這個數字就又翻了兩番,這簡直是世界經濟的奇蹟。而製造這一奇蹟的除去星巴克卓越的經營者們,還有一個不可或缺的角色,那就是咖啡。 

星巴克無論如何都是一家真正意義上的咖啡館,儘管它採用的是連鎖經營的形式,但每一家分店,不論是在北美,還是在中國,都顯示出美國咖啡館特有的格調和氣氛。在北京如今已經開設了近30家星巴克連鎖店,在上海星巴克也越來越深入了時尚青年們的心中。在全世界,星巴克都是一種時尚文化的象徵,如今它被評為世界上最受時尚女性歡迎的十大品牌之一,這不能不說是對美國咖啡館特色的一種最好的詮釋。

星巴克

(英文:Starbucks)

NASDAQ:SBUX

港交所:4337

星巴克在美國和加拿大的學生與城市白領中非常流行。

部分星巴克店甚至與超級市場,書店等異業結盟,於合作店鋪內覓地開業。一般而言,星巴克咖啡的價格與其他類似當。星巴克不打算調低在全球開設4萬間店的長期計劃,迄今已開了逾1.5萬間。2007年11月,星巴克表示將在該財政年度增設2500間分店,美國占1600間,比最初計劃少約100間。

星巴克的分店大多數是總公司直營的,星巴克公司內也有對於外資投資的一些禁令,但這些規定也有例外。在大中華區的星巴克大多數是合資的,台灣區星巴克是由統一企業與美國星巴克合資的,上海及華中區的星巴克是由台灣統一企業、上海煙草集團以及美國星巴克合資,北京與天津星巴克是由北京美大星巴克公司經營,而廣東、香港及澳門的星巴克則是由美心集團及美國星巴克合資的 Coffee Concepts HK Ltd 經營,星巴克總公司傾向加碼這些地區的持股,取得更大的主控權。瀋陽、大連等城市的星巴克則是星巴克總公司的直營店。

星巴克,誕生於美國西雅圖,靠咖啡豆起家,自1985年正式成立以來,從不打廣告,卻在近20年時間裡一躍成為巨型連鎖咖啡集團,其飛速發展的傳奇讓全球矚目。星巴克將醜小鴨變成白天鵝的奇蹟演繹的淋漓盡致,而它背後還隱藏着一個感人的故事。

像品咖啡一樣去生活。

三次禁止

新鮮事物的被完全接受,總是要經歷一些磨難,咖啡館也是如此。歷史上,咖啡館和喝咖啡的生活習慣數次被禁。比較著名的有如下三次:

1:最先下令禁止咖啡的是麥加總督,他發現攻擊他的詩文居然是從咖啡館流出的,於是1511年麥加的所有咖啡館關門,甚至將違禁者縫在皮袋子裡扔進博斯普魯斯海峽;

2:英王查理二世也於1675年頒布了咖啡館禁止令,起源有二,一是當時不准進入咖啡館的女人發表了陳情書,抱怨英國男人威儀盡喪;二是,咖啡館成了民眾批評時政的地方。

3:1781年,普魯士國王腓特烈大帝禁止人民私自進口咖啡、杜絕民間烘焙咖啡,呼籲大家不要忘記自己的「國飲」――啤酒。

當然嘍,後來,這些禁止令都是不了了之。從這裡倒是可以證明,運用暴力對民眾的口味、服飾、化妝進行強制或者禁止,似乎是不大明智的做法。

咖啡情結

「咖啡」一詞源自希臘語「Kaweh」,意思是「力量與熱情」。喝咖啡不僅是一種消遣,它豐富的文化內涵是對理想生活方式的一種追求。男人愛咖啡,因為它具有男人般渾厚有力又不失溫和凝重的氣質。男人們一度愛咖啡而忽視了身邊的女人,導致17世紀的英國婦女曾集體請願向咖啡宣戰。

有人說,世界上的第一間咖啡館是在大馬士革,也有人說是在威尼斯,還有人說是在巴黎。不管怎樣,是歐洲的男人們賦予了咖啡極為旺盛的生命力,咖啡的文化也可以說是歐洲男人的文化。

一位維也納藝術家說:「我不在家裡,就在咖啡館,不在咖啡館,就在去咖啡館的路上。」

在奧地利的維也納,歐洲最經典的咖啡屋「藍瓶子咖啡館BlueBottle」,第一次將咖啡與蜂蜜、牛奶混合調製成美味的維也納咖啡,維也納人甚至把它和音樂、華爾茲相提並論,稱為「維也納三寶」,可見維也納人與咖啡的情緣。從街角供人們站着喝的咖啡亭、大學附近學子聚集的咖啡店,到劇院旁、皇城邊富麗豪華的咖啡廳,少說也有幾十家,有的咖啡屋早晨6點半即開張,直到凌晨2點才打烊。在「音樂之都」上空流動的空氣里不僅有美妙的韻律,而且瀰漫着咖啡的醇香。

在意大利有一句名言:「男人要像好咖啡,既強勁又充滿熱情!」在意大利,咖啡和男人其實是異曲同工的兩樣東西。英文名稱為Espresso的意大利咖啡,色澤純黑,又濃又香,面上浮着一層金黃泡沫。小小的一杯意大利咖啡的分量只有50毫升,濃稠滾燙,叫人一飲便難以忘懷。

在法國,沒有咖啡就等於失去了生活的色彩,法蘭西民族將咖啡文化提升到這個近乎脫俗的境界。最能表現法國人嗜好咖啡的事件,就是在1991年「海灣戰爭」爆發期間,法國人從超級市場搶購回來的商品不是日用品,卻是大量的咖啡和方糖。天生浪漫多情的法國人喝咖啡講究的不是咖啡本身的品質和味道,而是飲用咖啡的環境和情調,那是一種優雅的韻味,一種浪漫的情調,一種享受生活的愜意感。

在法國,隨處可見依附於建築物而存在的風格各異、大小不同的咖啡館,大街小巷、樹陰廣場、河岸遊船、陽台鐵塔……露天的咖啡座,更是法國人浪漫生活的寫照,花花綠綠的遮陽傘成了點綴香榭麗舍大道的獨特街景。對於痴迷咖啡的人而言,巴黎河左岸流淌着咖啡香的街道,永遠有最值得回味的香醇空氣。在這裡,你一邊品着咖啡,一邊可以想象當年畢加索和海明威的生活。咖啡館是法國人的精神食糧,是法國社會和文化的一種典型的標誌。著名的「普洛可甫(LeProcoPe咖啡館」,無論從裝飾上還是文物擺列上依然保持着原來的格局,散發着古典的魅力。18世紀歐洲啟蒙運動的思想家伏爾泰、盧梭、狄德羅,以及大革命三雄羅伯斯庇爾、丹東和馬拉等都是這裡的常客。

咖啡文化

咖啡這種神奇的飲料,早在阿拉伯人時代就被賦予了神奇的功能,藉助咖啡,人們思考問題、夢想世界、辯論時政,「是思想家和國際象棋大師的精神食糧」——對了,阿拉伯人就是在咖啡鋪中錘鍊國際象棋技藝的。來到咖啡館,人們閱讀、聊天、聽音樂、下棋,在噴香的咖啡味道中,讓理性思想插上浪漫夢幻的翅膀。

歐洲人同樣是一個熱愛思辯的民族,咖啡在他們手上,變成另一種極致的文化。凡是酗酒、賭博的,統統不允許進咖啡館的大門外,因為人們來咖啡館是為了促進智慧上的成長。這種對咖啡館的熱情迅速膨脹,到1730年,僅在未來民主革命旋風中心的巴黎一地,就有大小咖啡館近4000家!放眼別的地方,像倫敦、羅馬、德國和奧地利,人們已經來不及建造新的咖啡館了,而是更多地把鬧市區的飯廳、酒館甚至高級旅店直接改造成高大的巴洛克風格的咖啡館。

再後來,咖啡館的功能更多,茶、可可、酒類飲料、各式奶制點心甚至菜餚都有供應,在有的咖啡館,人們還可以留宿,經常時至午夜還燈火通明,非常熱鬧。

為了開闢更為廣闊的公共社交生活,那時的高級咖啡館都不惜工本建造了可容納幾十張甚至近百張咖啡桌的大廳。很長時間內,這裡曾經是歐洲城市裡最早的,也是惟一可供各階層的人們自由來往聚會的場所,在各色人等的往來間,咖啡館裡的學者靈感如泉涌,人類文明的精粹,從這小小的咖啡桌上,慢慢地瀰漫到全世界。

所以語言學家塞繆爾·約翰遜認為,咖啡館不只是出售咖啡的場所,還是一種思想,一種生活方式,一種社交場合,一種哲學理念。

坐標集

或許你在計劃一場旅行,或許正在旅途中,或許只是一名簡單的城客... 在你的坐標里增加一個,咖啡館。喝杯咖啡,歇歇腳,把自己的心留給自己。

咖啡館坐標集,都是cafer(咖啡館愛好者)們的投稿推薦的,不定期更新,按城市整理方便各個城市的同學們查看。

衡水:《街角咖啡and街角藝術工作室》

哈爾濱:《亓兵畫廊.咖啡》《U Cafe》

邢台:《良舍咖啡館》

天津:《illu》《31CUPS COFFEE SHOP》《摩豆記憶》

長春:《自由咖啡館》、《房角石咖啡與書》

上海:不容錯過的十四家個性咖啡館

西安:《后角音樂咖啡》《Hello Coffee》

西安:《Jennifer's Cafe》《花神咖啡/星巴克高新店/雕刻時光高新店》

南通:《Cafe Daily》

無錫:《Loft Cafe》

敦煌:《時光盒子》

寧波:《天靜巷48號》《一多喜》

溫州:《閒暇時光》

嘉興:《XX咖啡》

西塘:《木木姐的咖啡店》

衡陽:《皆大歡喜》 《咖啡味兒的書房》

常州:《諾言文藝咖啡館》

鳳凰縣:《SOUL CAFE》《瓦雀咖啡》《邊客咖啡屋》 《山那邊》

達州:《花神咖啡》

重慶:《葵子咖啡》

大理:《離島咖啡》

南昌:《My cafe》 《RIVE GAUCHE ARTS CAFE 左岸印象》

長沙:《MounGar423》

建陽:《慢兮咖啡》

深圳:《咖啡王子7號店》

武夷山:《17號藍灘咖啡館》

滕州:《時光密碼》

麗江:《Cafe Buena Vista》

陽朔:《LAVAZZA》

貴陽:《老克臘咖啡館》

昆明:《Kawana Cafe》

海口:《老地方》

台灣:《AGRIOZ 橘之鄉蜜餞形象館》 《森林派對咖啡館》 《MAYU CAFÉ》

普吉島:《Gallery cafe》

瑞典-斯德哥爾摩:《泡沫咖啡廳》

西班牙-巴塞羅那:《卡夫卡咖啡館》

法國:《Café Coutume》

巴黎:《Windows Café》 《Le Procope咖啡館》

泰國:《Gallery cafe》

阿根廷:《布宜諾斯艾利斯》

保加利亞:《塗鴉咖啡館》 《Cafe Graffiti咖啡店》

埃及-開羅:《費薩維咖啡館》

羅馬尼亞:《L』Atelier Cafe》

德國-柏林:《愛因斯坦咖啡館》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