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周浙昆

来自 网络 的图片

周浙昆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师从吴征镒院士,于1990年获科学院与英国皇家植物园联合培养博士学位。曾在国外知名高校和科研单位学习或从事研究工作4年,包括英国皇家植物园、美国康乃尔大学、荷兰莱登大学和日本千叶大学。 [1]

现代古生物和地层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和东北亚生物演化与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植物分类学报》和《云南植物研究》编委,中国古植物学会理事。 [2]

目录

基本信息

人物说明----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生物地理与生态学研究室主任

民 族 ---- 汉族

出生地点----云南昆明

出生日期----1956年3月

国 籍 ---- 中国

职   业 ---- 教育科研工作者,教授,博士生导师

简介

周浙昆,男,1956年3月出生,云南昆明人,汉族。理学博士学位,1993年加入九三学社。

现任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生物地理与生态学研究室主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九三学社第十二届中央委员会委员,云南省第六届委员会副主委。云南省第十一届人大常委。

1973年参加工作。1978年至1982年就读于云南大学生物系,获学士学位。

1982年至1985年在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攻读研究生,获硕士学位。

1985年至今历任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研究实习员、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生物地理与生态学研究室副主任、主任,中国科学院生物多样性与生态学重点实验室执行主任。

其间,1987年至1990年攻读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及英国皇家植物园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获博士学位;

1989年至1990年赴英国皇家植物园邱园学习;

1995年至1996年赴美国康奈尔大学做高级访问学者;

2005年3月至12月赴日本千叶大学任特聘教授。

曾任九三学社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委员,云南省第五届委员会副主委。第十届全国人大代表,云南省第九届政协常委。

研究领域

生物地理、植物系统演化、古植物学

学术成就

对被子植物起源、重要类群的化石历史方面进行过深入研究。

参与早期被子植物化石的研究, 其成果发表于Science;发现报道了最早的金缕梅科花化石,

最早壳斗科植物的叶化石,总结了中国豆科植物的化石历史论文,

这些成果均在国家学术期刊如"America Journal of Botany",或国际植物学大会上做口头报告。

从化石历史、现代分布、分类和系统演化等方面对壳斗科,特别是栎属植物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提出了壳斗科植物起源于白垩纪中晚期,而主要的分化以及现代属形成的时间是始新世的学术观点。

研究了栎属、青冈属的叶表皮特征以及毛被的演化规律,提出了高山栎分布区形成演变和喜马拉雅抬升隆起关系的假说既高山栎之所以从为横断山地区生态系统中的重要成为是应为它们自身的形态、

生理及遗传特征适应抬升以后的生态环境,并从化石历史、现代地理分布,形态解剖,遗传多样性及生理生态等几个方面正式了这一假说,为研究喜马拉雅抬升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以及高山地区植物的生态适应提供了线索。

研究了金粟兰科、角蒿属的分布模式,在角蒿属的研究中,认为该属起源于东亚地区经过一次间断、三次扩散事件而形成今天的分布模式的。

在国内外发表研究论文70篇,其中包括《Science》(合著)、《American Journal of Botany》,《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lant Sciences》,《Taxon》,《Botanical Journal of Linnaean Society》,《Annals of Botany》及《Forest Ecology and Management》有影响的等国际学术期刊。

参加了中国植物志中英版编撰工作(中文版第一卷,英文版第五卷,桑科),合编,参篇专著9部。

1998年获中国科学院野外工作先进个人,1999年获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二等奖, 2002年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03、2005年两次获云南省自然科学一等奖,2004年获教育部自然科学与技术奖提名奖一等奖。

参考来源

  1. 周浙昆 ,科学网
  2. 周浙昆 ,吉林大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