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周樹人”的版本间的差异

(创建页面,内容为“周樹人是中國近代文學家。”)
 
(added Category:中國人 using HotCat
 
(未显示2个用户的7个中间版本)
第1行: 第1行:
 周樹人是中國近代文學家。
+
{{merge|魯迅|discuss=Talk:周樹人#请求与魯迅合并|time=2020-02-15T07:37:12+00:00}}
 +
[[File:周樹人.jpg|350px|缩略图|右|周樹人[http://zhou-hall.hkbu.edu.hk/images/srzhou.jpg 原圖鏈接]]]
 +
'''周樹人'''({{bd|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浙江紹興]]人,字豫才。原名周樟壽,1898年改為 周樹人 ,字豫山、豫亭。以筆名魯迅聞名於世。他 偉大的無產階級的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
 +
 
 +
魯迅的作品包括雜文、短篇小說、評論、散文、翻譯作品,對於「五四運動」以後的[[中國]]文學產生了深刻的影響。出版過小說集《吶喊》、《彷徨》,雜文集《墳》、《熱風》、《華蓋集》,散文詩集《野草》、回憶性散文集《朝花夕拾》等專集。其中,1921年12月發表的中篇小說《阿Q正傳》,是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的不朽傑作。
 +
 
 +
1918年5月,首次用「魯迅」作筆名,發表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第一篇白話小說《狂人日記》,奠定了新文學運動的基石。五四運動前後,參加《新青年》雜誌工作,成為「五四」新文化運動的主將。魯迅先生以筆為武器,魯迅先生一生寫作計有600萬字,戰鬥了一生,被譽為「民族魂」。<ref>{{cite web|url=http://zhou-hall.hkbu.edu.hk/srzhou.html|title=周樹人先生}}</ref>
 +
 
 +
=="立人"理念==
 +
有人問: 魯迅抨擊了、毀壞了一個舊的社會的秩序,那麽他對建設國家開了什麽藥方嗎?有的。他開的第一味葯,就是"立人"。何謂"立人"?就是培養人,教育人。一個國家,一個民族,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第一要務,就是培養人。"人力而後凡事擧",此理至明,本不待言。但要成為國人共識,確立為國策,亦殊非易事,需要經歷驚天的反復,經受慘痛的教訓,方能得其真味。 魯迅一生呼喚新人,盡心竭力培養新人,創辦、扶植文學社團十餘,自創出版機構8個,創刊雜誌16本,自費舉辦版畫展覽四次,俯首甘為青年當"梯子",將血滴滴灑在人才園地,遂自漸漸瘦弱,也義無反顧。仔細品味魯迅的"立人"理念,非僅于治國平天下有益,即對修身齊傢而言,亦為金玉良言。
 +
 
 +
==拿來主義==
 +
"拿來主義",乃出於魯迅獨創。 "拿來"者,自主擇取,而非被動"送來";要運用腦髓,放出眼光,自己來拿,而非連同鴉片煙、姨太太一同照單全收。清醒者,要占有,選擇,或使用、或存放,或毀滅,才能成為新人、新文藝。 他對傳統文化用舊瓶裝新酒之法,對外來文化採去蕪存菁之方,選擇有利強國富民之策。他翻譯外國文學,專挑弱小民族文學,以"立意在反抗,指歸在動作"為選擇取向。他又翻印外國版畫,意圖有利於國內學子觀摩。 魯迅文摘:用自己的眼睛去讀世間這一部活書。<ref>{{cite web|url=http://zhou-hall.hkbu.edu.hk/srzhou.html|title=周樹人先生}}</ref>
 +
 
 +
==魯迅筆名的含義==
 +
曾這樣解釋該筆名的由來:「我所用的筆名也不止一個,『神飛』、『唐俟』、『雪之』、『風聲』、『自樹』、『索土』、『會飛』、『迅行』。魯迅就是承『迅行』而來的,因為那時的《新青年》編輯者不願意有別號一般的署名。」「迅行」含有飛奔疾馳、迅速前進之意,既然「魯迅」這一筆名是承「迅行」而來,那麼其含義也就顯而易見。「魯迅」中的「魯」有兩個含義,一是魯迅先生的母親姓魯,二是古代的周、魯是同姓之國。<ref>{{cite web|url=https://kknews.cc/culture/eoqg5y4.html|title=「魯迅」這一筆名有什麼含義?}}</ref>
 +
 
 +
==周氏三兄弟==
 +
民國時期,在文化界,還有個周氏三兄弟,同樣大名鼎鼎,各有千秋。這周氏三兄弟,就是周樹人、[[周作人]]、[[周建人]]。關於魯迅周樹人,大家肯定都不陌生了,拜多年的語文課本所賜,魯迅幾乎成了 中國近代 作家的代名詞,成了不可撼動的“民族魂”。
 +
 
 +
魯迅的周作人,曾一度在新中國的媒體中消失,但到了改革開放後,人們漸漸發現,原來在文壇深處,還有這樣一位散文大家。他的散 ,沖淡平和,返璞歸真,在魯迅“匕首、投槍”式的散文之後,他的這種不帶一絲火氣的散文更加受得了人們的追捧。
 +
 
 +
周作人的另一個身份卻讓人對他喜歡不起來,就是民國文化界最大的漢奸。
 +
 
 +
1941年,周作人率代表團訪日,慰問在侵華中受傷的日軍傷病員。回國後,周作人又按照日本人的要求,將華北很多地方的大學、中學、小學的課本進行了修改,將日語成為各 校的必修課。1942年9月,偽“華北作家協會”在日本人的扶持下正式成立,周作人擔任了偽“作協主席”。
 +
 
 +
抗戰勝利後,周作人被以“漢奸”的罪名逮捕入獄,判處十年有期徒刑。但到了1949年,李宗仁為了跟共產黨和談,釋放了一批政治犯,其中就包括周作人。
 +
 
 +
相比兩位名聲顯赫的哥哥,老三周建人的名氣要小得多,甚至很多人都不知道魯迅還有這樣一位三弟。但實際上,周建人的成就並不在兩位哥哥之下,後來還官至副國級。新中國成立後,周建人被任命為出版總署副署長,負責全國教科書的編審工作。1965年,周建人當選為全國人大副委員長,1978年,又當選為全國政協副主席,成為副國級幹部。
 +
 
 +
不過,各有成就的三兄弟,卻也是 庭的悲劇,周作人跟魯迅徹底決裂,而周建人也跟周作人幾十年不相往來,甚至避之唯恐不及。一母同胞的三兄弟,竟落得這樣的結局,讓人唏噓不已 <ref>{{cite web|url=http://www.sohu.com/a/210663285_99985471|title=鲁迅的两个弟弟,一个沦为大汉奸,一个官至副国级}}</ref>
 +
 
 +
==視頻==
 +
{{#iDisplay:p05656m6v2q|400|280|qq}}
 +
 
 +
 
 +
鲁迅说:抓捕周树人,跟我鲁迅有什么关系,对方竟无言以对!
 +
 
 +
 
 +
==參考來源==
 +
{{Reflist}}
 +
 
 +
[[Category:文學人物]]
 +
[[Category:中國人]]

2020年4月28日 (二) 22:05的最新版本

周树人原图链接

周树人(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浙江绍兴人,字豫才。原名周樟寿,1898年改为周树人,字豫山、豫亭。以笔名鲁迅闻名于世。他是伟大的无产阶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鲁迅的作品包括杂文、短篇小说、评论、散文、翻译作品,对于“五四运动”以后的中国文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出版过小说集《呐喊》、《彷徨》,杂文集《坟》、《热风》、《华盖集》,散文诗集《野草》、回忆性散文集《朝花夕拾》等专集。其中,1921年12月发表的中篇小说《阿Q正传》,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不朽杰作。

1918年5月,首次用“鲁迅”作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石。五四运动前后,参加《新青年》杂志工作,成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主将。鲁迅先生以笔为武器,鲁迅先生一生写作计有600万字,战斗了一生,被誉为“民族魂”。[1]

目录

"立人"理念

有人问: 鲁迅抨击了、毁坏了一个旧的社会的秩序,那么他对建设国家开了什么药方吗?有的。他开的第一味药,就是"立人"。何谓"立人"?就是培养人,教育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第一要务,就是培养人。"人力而后凡事举",此理至明,本不待言。但要成为国人共识,确立为国策,亦殊非易事,需要经历惊天的反复,经受惨痛的教训,方能得其真味。 鲁迅一生呼唤新人,尽心竭力培养新人,创办、扶植文学社团十馀,自创出版机构8个,创刊杂志16本,自费举办版画展览四次,俯首甘为青年当"梯子",将血滴滴洒在人才园地,遂自渐渐瘦弱,也义无反顾。仔细品味鲁迅的"立人"理念,非仅于治国平天下有益,即对修身齐家而言,亦为金玉良言。

拿来主义

"拿来主义",乃出于鲁迅独创。 "拿来"者,自主择取,而非被动"送来";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而非连同鸦片烟、姨太太一同照单全收。清醒者,要占有,选择,或使用、或存放,或毁灭,才能成为新人、新文艺。 他对传统文化用旧瓶装新酒之法,对外来文化采去芜存菁之方,选择有利强国富民之策。他翻译外国文学,专挑弱小民族文学,以"立意在反抗,指归在动作"为选择取向。他又翻印外国版画,意图有利于国内学子观摩。 鲁迅文摘:用自己的眼睛去读世间这一部活书。[2]

鲁迅笔名的含义

曾这样解释该笔名的由来:“我所用的笔名也不止一个,‘神飞’、‘唐俟’、‘雪之’、‘风声’、‘自树’、‘索土’、‘会飞’、‘迅行’。鲁迅就是承‘迅行’而来的,因为那时的《新青年》编辑者不愿意有别号一般的署名。”“迅行”含有飞奔疾驰、迅速前进之意,既然“鲁迅”这一笔名是承“迅行”而来,那么其含义也就显而易见。“鲁迅”中的“鲁”有两个含义,一是鲁迅先生的母亲姓鲁,二是古代的周、鲁是同姓之国。[3]

周氏三兄弟

民国时期,在文化界,还有个周氏三兄弟,同样大名鼎鼎,各有千秋。这周氏三兄弟,就是周树人、周作人周建人。关于鲁迅周树人,大家肯定都不陌生了,拜多年的语文课本所赐,鲁迅几乎成了中国近代作家的代名词,成了不可撼动的“民族魂”。

鲁迅的周作人,曾一度在新中国的媒体中消失,但到了改革开放后,人们渐渐发现,原来在文坛深处,还有这样一位散文大家。他的散文,冲淡平和,返璞归真,在鲁迅“匕首、投枪”式的散文之后,他的这种不带一丝火气的散文更加受得了人们的追捧。

周作人的另一个身份却让人对他喜欢不起来,就是民国文化界最大的汉奸。

1941年,周作人率代表团访日,慰问在侵华中受伤的日军伤病员。回国后,周作人又按照日本人的要求,将华北很多地方的大学、中学、小学的课本进行了修改,将日语成为各学校的必修课。1942年9月,伪“华北作家协会”在日本人的扶持下正式成立,周作人担任了伪“作协主席”。

抗战胜利后,周作人被以“汉奸”的罪名逮捕入狱,判处十年有期徒刑。但到了1949年,李宗仁为了跟共产党和谈,释放了一批政治犯,其中就包括周作人。

相比两位名声显赫的哥哥,老三周建人的名气要小得多,甚至很多人都不知道鲁迅还有这样一位三弟。但实际上,周建人的成就并不在两位哥哥之下,后来还官至副国级。新中国成立后,周建人被任命为出版总署副署长,负责全国教科书的编审工作。1965年,周建人当选为全国人大副委员长,1978年,又当选为全国政协副主席,成为副国级干部。

不过,各有成就的三兄弟,却也是家庭的悲剧,周作人跟鲁迅彻底决裂,而周建人也跟周作人几十年不相往来,甚至避之唯恐不及。一母同胞的三兄弟,竟落得这样的结局,让人唏嘘不已。[4]

视频


鲁迅说:抓捕周树人,跟我鲁迅有什么关系,对方竟无言以对!


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