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周樹人」修訂間的差異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行 1: 行 1:
 +
[[File:周樹人.jpg|350px|缩略图|右|周樹人[http://zhou-hall.hkbu.edu.hk/images/srzhou.jpg 原圖鏈接]]]
 
'''周樹人'''({{bd|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浙江紹興]]人,字豫才。原名周樟壽,1898年改為周樹人,字豫山、豫亭。以筆名魯迅聞名於世。他是偉大的無產階級的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
 
'''周樹人'''({{bd|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浙江紹興]]人,字豫才。原名周樟壽,1898年改為周樹人,字豫山、豫亭。以筆名魯迅聞名於世。他是偉大的無產階級的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
  
行 28: 行 29:
  
 
 不過,各有成就的三兄弟,卻也是家庭的悲劇,周作人跟魯迅徹底決裂,而周建人也跟周作人幾十年不相往來,甚至避之唯恐不及。一母同胞的三兄弟,竟落得這樣的結局,讓人唏噓不已。<ref>{{cite web|url=http://www.sohu.com/a/210663285_99985471|title=鲁迅的两个弟弟,一个沦为大汉奸,一个官至副国级}}</ref>
 
 不過,各有成就的三兄弟,卻也是家庭的悲劇,周作人跟魯迅徹底決裂,而周建人也跟周作人幾十年不相往來,甚至避之唯恐不及。一母同胞的三兄弟,竟落得這樣的結局,讓人唏噓不已。<ref>{{cite web|url=http://www.sohu.com/a/210663285_99985471|title=鲁迅的两个弟弟,一个沦为大汉奸,一个官至副国级}}</ref>
 +
 +
==視頻==
 +
{{#iDisplay:p05656m6v2q|400|280|qq}}
 +
 +
 +
鲁迅说:抓捕周树人,跟我鲁迅有什么关系,对方竟无言以对!
 +
  
 
==參考來源==
 
==參考來源==
 
{Reflist}
 
{Reflist}

於 2019年2月25日 (一) 18:31 的修訂

周樹人原圖鏈接

周樹人(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浙江紹興人,字豫才。原名周樟壽,1898年改為周樹人,字豫山、豫亭。以筆名魯迅聞名於世。他是偉大的無產階級的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

魯迅的作品包括雜文、短篇小說、評論、散文、翻譯作品,對於「五四運動」以後的中國文學產生了深刻的影響。出版過小說集《吶喊》、《彷徨》,雜文集《墳》、《熱風》、《華蓋集》,散文詩集《野草》、回憶性散文集《朝花夕拾》等專集。其中,1921年12月發表的中篇小說《阿Q正傳》,是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的不朽傑作。

1918年5月,首次用「魯迅」作筆名,發表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第一篇白話小說《狂人日記》,奠定了新文學運動的基石。五四運動前後,參加《新青年》雜誌工作,成為「五四」新文化運動的主將。魯迅先生以筆為武器,魯迅先生一生寫作計有600萬字,戰鬥了一生,被譽為「民族魂」。[1]

"立人"理念

有人問: 魯迅抨擊了、毀壞了一個舊的社會的秩序,那麽他對建設國家開了什麽藥方嗎?有的。他開的第一味葯,就是"立人"。何謂"立人"?就是培養人,教育人。一個國家,一個民族,要自立於世界民族之林,第一要務,就是培養人。"人力而後凡事擧",此理至明,本不待言。但要成為國人共識,確立為國策,亦殊非易事,需要經歷驚天的反復,經受慘痛的教訓,方能得其真味。 魯迅一生呼喚新人,盡心竭力培養新人,創辦、扶植文學社團十餘,自創出版機構8個,創刊雜誌16本,自費舉辦版畫展覽四次,俯首甘為青年當"梯子",將血滴滴灑在人才園地,遂自漸漸瘦弱,也義無反顧。仔細品味魯迅的"立人"理念,非僅於治國平天下有益,即對修身齊傢而言,亦為金玉良言。

拿來主義

"拿來主義",乃出於魯迅獨創。 "拿來"者,自主擇取,而非被動"送來";要運用腦髓,放出眼光,自己來拿,而非連同鴉片煙、姨太太一同照單全收。清醒者,要占有,選擇,或使用、或存放,或毀滅,才能成為新人、新文藝。 他對傳統文化用舊瓶裝新酒之法,對外來文化採去蕪存菁之方,選擇有利強國富民之策。他翻譯外國文學,專挑弱小民族文學,以"立意在反抗,指歸在動作"為選擇取向。他又翻印外國版畫,意圖有利於國內學子觀摩。 魯迅文摘:用自己的眼睛去讀世間這一部活書。[2]

魯迅筆名的含義

曾這樣解釋該筆名的由來:「我所用的筆名也不止一個,『神飛』、『唐俟』、『雪之』、『風聲』、『自樹』、『索土』、『會飛』、『迅行』。魯迅就是承『迅行』而來的,因為那時的《新青年》編輯者不願意有別號一般的署名。」「迅行」含有飛奔疾馳、迅速前進之意,既然「魯迅」這一筆名是承「迅行」而來,那麼其含義也就顯而易見。「魯迅」中的「魯」有兩個含義,一是魯迅先生的母親姓魯,二是古代的周、魯是同姓之國。[3]

周氏三兄弟

民國時期,在文化界,還有個周氏三兄弟,同樣大名鼎鼎,各有千秋。這周氏三兄弟,就是周樹人、周作人、周建人。關於魯迅周樹人,大家肯定都不陌生了,拜多年的語文課本所賜,魯迅幾乎成了中國近代作家的代名詞,成了不可撼動的「民族魂」。

魯迅的弟弟周作人,曾一度在新中國的媒體中消失,但到了改革開放後,人們漸漸發現,原來在文壇深處,還有這樣一位散文大家。他的散文,沖淡平和,返璞歸真,在魯迅「匕首、投槍」式的散文之後,他的這種不帶一絲火氣的散文更加受得了人們的追捧。

周作人的另一個身份卻讓人對他喜歡不起來,就是民國文化界最大的漢奸。

1941年,周作人率代表團訪日,慰問在侵華中受傷的日軍傷病員。回國後,周作人又按照日本人的要求,將華北很多地方的大學、中學、小學的課本進行了修改,將日語成為各學校的必修課。1942年9月,偽「華北作家協會」在日本人的扶持下正式成立,周作人擔任了偽「作協主席」。

抗戰勝利後,周作人被以「漢奸」的罪名逮捕入獄,判處十年有期徒刑。但到了1949年,李宗仁為了跟共產黨和談,釋放了一批政治犯,其中就包括周作人。

相比兩位名聲顯赫的哥哥,老三周建人的名氣要小得多,甚至很多人都不知道魯迅還有這樣一位三弟。但實際上,周建人的成就並不在兩位哥哥之下,後來還官至副國級。新中國成立後,周建人被任命為出版總署副署長,負責全國教科書的編審工作。1965年,周建人當選為全國人大副委員長,1978年,又當選為全國政協副主席,成為副國級幹部。

不過,各有成就的三兄弟,卻也是家庭的悲劇,周作人跟魯迅徹底決裂,而周建人也跟周作人幾十年不相往來,甚至避之唯恐不及。一母同胞的三兄弟,竟落得這樣的結局,讓人唏噓不已。[4]

視頻


魯迅說:抓捕周樹人,跟我魯迅有什麼關係,對方竟無言以對!


參考來源

{Refli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