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德伟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周德伟 | |
---|---|
原图连结 图片来自湖南大学 | |
出生 |
1902年10月16日(阴历9月15日) 中国湖南 |
逝世 |
1986年 美国 |
国籍 | 中华民国 |
教育程度 |
北京大学, 伦敦政治经济学院, 柏林大学 |
职业 | 中华民国财政部关务署署长,教授 |
知名作品 |
译有《自由宪章》 《落笔惊风雨:我的一生与国民党的点滴》 |
家乡 | 湖南长沙 |
政党 | 中国国民党 |
亲属 | 女儿周芷,儿子周渝 |
周德伟(1902年10月16日-1986年),湖南长沙人,中华民国自由主义经济学者。湖南大学经济系教授兼系主任,第二届国民参政员。到台湾后曾任中华民国财政部关务署署长、外汇贸易改革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并在台湾大学、政治大学兼任教授[1]。
早年
1916年考入湖南第一联合县立中学,1919年四年级肄业。1920年入国立北京大学预科,从哲学系转入经济系。在北大期间,周德伟师从陶孟和、顾孟馀等北大教授。当时北大的马克斯学说研究会,曾吸收他做会员,但很快地就退出了。是少数非左派的学生。1925年春,汪精卫在北方四处演讲,宣扬中山主义,感动了周德伟。周德伟见当时的形势,北洋政府已届末日,只有国民党与共产党够格打倒北洋政府。他不相信共产主义及唯物史观,故加入国民党。1928年,周德伟在天津创办《天津双周刊》,鼓吹实行宪政,反对军人主政,反对打内战,主张南方好好发展经济、厚植实力,军阀势力自然会被历史淘汰。但到了1929年“目睹当时国民党之所谓训政,无非新军阀、新财阀攘夺权力,距离群众益远。新军阀以蒋介石为领袖,附者尽阘庸奴才,财阀亦蒋氏一手培植……”“北洋旧财阀多以向蒋氏输诚,渗入国民党内分享杯羹。而才智之士,则排斥殆尽,历朝开国规模之隘,无逾于此者……” “当时万念丛生,真不知如何著手,曾思独组一自由党阐明吾说,只使政府职权协助人民自由发展,而当时谋生不暇,资历声望又所不孚,不足以资号召,只有构想而已,终身无成愧恨而已。”1929年周德伟加入了以实施宪政为号召,由汪精卫、顾孟馀领导以青年知识份子为主的国民党“改组派”秘密组织。
留学
1932年汪蒋复合,党内及政界眼看前途不错,他却自认学识不足。他相信要救中国,必须要在经济学上下功夫。在别人积极从事政党活动时,他却用功读书,在1933年拿到铁道部奖学金,留学英国,进入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师从著名自由主义经济学家弗里德里克·哈耶克,广读奥国学派与北欧学派的论著。后又转入柏林大学,用德文完成《中立货币论》论文[2]。
返国后的经历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周德伟返国任教湖南大学经济系兼系主任。与时任湖大文学院长前北大老同学李寿雍先生,合作创办《中国之路》半月刊,阐扬自由主义、民主、法治、人权与市场经济等学理与主张,并对当时的共产主义或左翼社会主义、计画经济严加批评[3]。后来在重庆任第二届国民参政员。周德伟并在重庆大学、中央大学兼任教授。
在台湾的经历
1949年到台湾。1950年担任财政部关务署署长,并在台湾大学、政治大学兼任教授。在财政部时致力于外汇贸易改革方案,此方案于1958年尹仲容任外汇贸易改革委员会主任委员、他担任副主任委员时完成。1969年自关务署署长一职退休。
50年代关务署署长宿舍紫藤庐成为以台大为中心的自由主义学者的聚会场所,张佛泉、殷海光、夏道平、徐道邻等十馀位学术界人士每隔两周在此聚会讨论,有系统地介绍哈耶克的思想。周德伟译有八十万字哈耶克巨著《自由宪章》,殷海光先生并在其鼓励之下翻译《到奴役之路》。当时在台大就读的李敖、陈鼓应、林毓生、张灏等亦常来紫藤庐与前辈交流[2]。在当时蒋介石政府白色恐怖的政策下,紫藤庐常被特务监视,电话更是被监听。在当时有些年轻人被抓走,家人朋友来请托周德伟,希望以他在党国中的资深地位与人脉,能保出被抓的人。周德伟为他们打电话,求托朋友,寻求关系,但终难有效果[3]。
旅居美国
1975年偕妻旅居美国加州洛杉矶。周德伟并且亲笔写下自传《落笔惊风雨:我的一生与国民党的点滴》,可惜仅书至其任教湖南大学而已。书中基于其第一手回忆与官方民国史、国民党党史有非常不同的观点。他说:“我不写国民党史,国民党将永无真史!”
子女
女儿周芷是大学联考三类组榜首,获选为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小儿子周渝是紫藤庐茶馆创办人。
参考资料
- ↑ 关于周德伟.
- ↑ 2.0 2.1 周渝. 落笔惊风雨:我的一生与国民党的点滴 他序 不容青史尽成灰.
- ↑ 3.0 3.1 周渝. 岂有文章觉天下,忍将功业苦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