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周伯宜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於 2022年12月9日 (五) 15:12 由 Scfa對話 | 貢獻 所做的修訂
(差異) ←上個修訂 | 最新修訂 (差異) | 下個修訂→ (差異)
前往: 導覽搜尋
周伯宜

來自 呢圖網 的圖片

中文名;周伯宜

別  名; 鳳儀

國  籍;中國

民  族;漢族

出生日期;1861年  (清咸豐11年)

逝世日期;1896年 (清光緒22年)

職  業;學者 秀才

主要成就;秀才出身

出生地;紹興

信  仰;佛教

兒  子;周樹人(魯迅),周作人,周建人

妻  子;魯瑞

孫  子;周海嬰

曾孫子;周令飛

父  親;周介孚

周伯宜(1861—1896),是「中國現代文學的奠基人」魯迅之父。本名鳳儀,秀才出身,因屢應鄉試未中,一直閒居在家。他思想開明,是洋務運動的同情者。[1]

人物生平

周伯宜(1861—1896),是中國現代文學的奠基人之一周樹人(魯迅)、周作人、周建人之父。本名鳳儀,秀才出身,因屢應鄉試未中,一直閒居在家。他思想開明,是洋務運動的同情者。魯迅祖父周介孚科場舞弊案發後,周伯宜被革去秀才身份,十分傷感。他常借酒消愁,後為病魔所纏,又為庸醫所誤,死時年僅36歲。

周介孚(1838-1904),魯迅祖父。名致福,又名福清,字震生,介孚,號梅仙。浙江紹興人,生於1838年1月22日,1867年中舉人,1871年進士,先後任翰林院庶吉士、江西金溪知縣、內閣中書。

妻子

魯瑞(1858—1943),紹興鄉下安橋頭人。她性格和善而堅毅,原先不識字,但她以「自修得到能夠看書的學力」開始識字。

兒子

周樹人(周樟壽即魯迅)(1881-1936),周作人(1885- 1967 ),周建人(1888-1984)。

生平始末

生於1861年,卒於1896年,享年36歲。由於魯迅的祖父周介孚犯罪潛逃,因此其父周伯宜被清朝官府抓進監獄頂罪;後來,祖父周介孚到官府自首,於是父親周伯宜被放歸。由於大量使錢行賄官府,於是祖父周介孚也被放歸。

從此,家庭敗落,其營養狀況可想而知。周伯宜從監獄放歸之後,變得喜怒無常、無緣無故就會把妻子端來的飯菜摔出窗外,臉色也是非常陰沉。因氣惱造成營養不良,且還有酗酒、吸鴉片等嗜好。這些習慣讓周伯宜病了,咳嗽,咳血,全身水腫,患上了肺結核。

然而當時不僅西醫對於肺結核沒有辦法,即便是民間醫生也沒辦法。因周伯宜不是官員,又因家庭貧困,所以他沒有資格到當地的官醫局掛號。

因種種情況,周伯宜只好找名醫何廉臣看病,但是後來還是因為病重不治而身亡。

周伯宜於1893年冬一病不起至1895年秋冬病勢日加嚴重,直至1896年10月12日(農曆9月6日)去世,終年三十七歲,中道夭亡,根據分析主要死於肝硬化,中醫稱單腹脹。期間邀請中醫治療。

病因

郁怒成積:1893年秋魯迅祖父周介孚科場賄賂案發,魯迅的父親周伯宜在杭州鄉試,與案情有涉,故被拘捕審訊,又革去秀才,在精神上蒙受沉重打擊,憂鬱惱怒,肝失疏泄。失其條達,日久郁怒成積。

酒精中毒:憂愁無處發泄,借酒澆愁,酒後常甩筷扔碗,大怒傷肝,酒精對肝臟損害更大,日久肝鬱血液。周伯宜愛用水果作下酒物,魯迅常去上街買鴨梨、蘋果、花紅之類給父親下酒;根據紹興人飲酒習慣,凡用水果作廠酒物者多飲的是白酒(燒酒),白酒含酒精濃度大,因此對肝臟損害更為嚴重,而其父在生病期間照樣喝酒,從不忌口。故造成病況每下。

症狀

牙齦出血。魯迅還在一篇叫做《從鬍鬚說到牙齒》的文中講到自己「牙齒也很壞,……終於牙齦上出血了,無法收拾,『並說』這是我的父親賞給我的一份遺產。因為他的牙齒也很壞。」由此猜測魯迅父親也有牙齦出血症狀,此亦是肝硬化的常見臨床表現之一,興許他的肝硬化尚伴有」脾功能亢進「的病況,也說不準。中醫認為是肝火克脾,是酒毒的表現。

口吐鮮血:周伯宜由最初的慢性牙齦滲血逐漸發展到了突然大口吐血,當時魯迅母親用墨汁止血毫無效驗。對於創傷出血,用草木灰和墨汁都能有效的止血。而魯迅父親是在嘔血,血從胃中湧出。由於肝硬化,門脈高壓造成胃底靜脈曲張,郁怒或酒的刺激,而致胃底血管破裂所致。這時用墨汁止血,根本無濟於事,只有請醫生急救結紮血管止血,但也只能緩解一時。有的病人會因食道靜脈破裂,吐血而死。

浮腫腹水:吐血量大,造成貧血,血漿濃度低可出現水腫;更主要的是門脈高壓,下腔靜脈受阻,造成下肢浮腫,後逐漸加重,腹水壓迫,漫腫到了胸腔,連呼吸也感到困難,用他父親感受說,好像一匹小布緊裹身體一樣難受。有的肝硬化腹水病人會出現肚臍膨出,醫學上叫做臍疝。

疼痛不止:肝硬化日久不愈,可致肝癌,肝硬化本身加上嚴重腹水也可造成劇烈難以忍受的疼痛。由於疼痛不止,起初他服鴉片救急,漸漸地有些非此不能止痛了。這已經是毒品依賴。

治療

當時在魯迅居住的紹興城裡,一位頗有名望的中醫隔日一次為他父親診治水腫,維持患者生命長達兩年。隨着疾病的發展,加之患者依然酗酒,病情逐日加重,令人擔憂。魯迅在《父親的病》中寫道:「父親的水腫是逐日利害,將要不能起床」。有一天那名醫來診,問過症狀,自感江郎才盡,便極誠懇地說自己所有的學問都用盡了,再也無計可施,遂薦本領又勝一籌的何廉臣來高治。

這位何廉臣先生當時在醫界是位頗有影響的人物。他對魯迅父親的治療,常常開有奇特的藥引子,如同巢的蟋蟀一對、結了子的平地木十株以及經霜三年的甘蔗等。魯迅曾不以為然,因之小視,進行過諷刺,這是後話。但從醫學講無論如何,這前兩味均是治療腹水的良藥。蟋蟀利尿消腫作用明顯,尤適用於體弱氣虛者水腫,有攻補兼施之妙;平地木主產於華東,是「生在山中樹下的一種小樹,能結紅子如小珊瑚的,普通都稱為'佛老大」,有清熱利水、活血退黃功能。如今已廣泛應用於肝病臨床。陳先生即何廉臣,也確是當時名醫,雖治療偏於古怪,但用藥相信不會沒有道理。

何廉臣在用湯藥的同時,有一種特別的丸藥--即敗鼓皮丸。這藥丸「就是用打破的鼓皮做成;水腫一名臌脹……。」從魯迅的這些記述中,父親得病是「臌脹」無疑。臌脹病名,中醫專有,多因情志鬱結,飲酒過多,或感染蟲毒以及黃疸積聚而發病,現代醫學肝硬化、腹腔內腫瘤、結核性腹膜炎等形成的水腫,均屬於「臌脹」範圍。

那種神奇的「敗鼓皮丸」服用了一百餘天,「有什麼用呢?依然打不破水腫,父親終於躺在床上喘氣了。」 魯迅筆下除反覆寫了父親的水腫外,氣喘也多次提及:「父親的喘氣頗長久,連我也聽得很吃力,然而誰也不能幫助他」;又在另一篇題叫《自言自語》的文中說:「我的父親躺在床上,喘着氣,臉上很瘦很黃,我有點怕看他了」。兒子因父親的病而恐懼,又無可奈何。這種氣喘,概為大量腹水,使膈肌抬高致呼吸困難所致,「喘氣頗長久」,是由於長期利水低鉀而致的代謝性鹼中毒的呼吸淺慢,屬於中醫的呼多吸少,腎不納氣。父親氣虛至重,連說話也覺不支,試看魯迅對父親的描述:「什麼呢?……不要嚷……不……」他低低地說,又較急地喘着氣,好一會,這才復了原狀,平靜下去了。「由於二、三年的病苦纏繞,父親很想平靜一下子的,但卻總顯得煩躁易怒,合乎肝病易怒之特點。」

末了,何廉臣先生治療,「仍舊泰然地開了一和方,但已經置敗鼓皮丸不用,藥引也不很神奇了,所以只消半天藥就煎好,灌下去,卻從口角上回了出來。」這說明父親的腹水病已極其頑固深重,肝病導致的脾胃失職,已不能受納水谷,後天不養,若非緊急「實脾」無以保全。

死因

膨脹病本是難治之症,即「風、癆、膨、膈」為內科四大症;膨脹一症,素來棘手,有諺雲「神仙難醫膨脹病」就是這個意思。二是即便在今天的醫療下,也將最後成為不治之症而病故。魯迅由於對父親的死『其中大半是因為他們耽誤了我的父親的病的緣故罷,但怕也很挾帶些切膚之痛的自己的私怨』」(《墳·從鬍鬚說到牙齒》)

參考資料

  1. 周伯宜的性格特點 ,百度知道 , 2021年11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