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周仲勋 ,1925年2月24日生,1948年6月来台,籍贯-浙江诸暨,别号-寒峰,笔名-风雷、洛雨、金阳、周雨、周冷溪、长廊、雨季。[1]

目录

学经历

新昌简易师范附设一年制师资训练班结业。曾任小学教师,抗战时加入青年服务队从事战地服务,后赴四川从军,来台后,曾服务于军旅多年,1967年退役,曾出任黎明文化公司出版部副主任[2],参与《中国新文学丛刊》的编辑,1975年以后专事写作,1989年元旦正式封笔,作画自娱。

文学风格

创作文类以诗、散文及小说为主。他的散文别具一格,表现手法与意境的营造突出,不但富有诗的意象美,且深富哲理,而文字之纵横交叠,曲折回荡,点墨中见玄机,文字外另有世界;而笔触轻灵、思路广阔。他的小说为散文之名所掩,其实从小说正可见作者面对人生与命运,特重冲突,和散文的轻灵相较之下显得沉重。[3]

文学成就

曾获中山文艺奖散文奖。

作品

作品有代表作《响在心中的水声》、《山鸟集》、《灵画》、《摘云集》、《无花果集》、《弦外集》、《萧白自选集》、《当时正年少》、《山窗絮语》、《儿时成回忆》、《白屋手记》等。

散文

  • 《多色河畔》,台北:新亚出版社,1965年7月
  • 《蓝季》,台中:光启出版社,1967年6月
  • 《山鸟集》,台北:哲志出版社,1968年4月
  • 《白鹭之歌》,台中:光启出版社,1968年7月
  • 《絮语》,台北:金字塔出版社,1969年5月
  • 《灵画》,台北:仙人掌出版社,1970年4月
  • 《叶笛》,台北:清流出版社,1970年8月
  • 《摘云集》,台北:阿波罗出版社,1970年11月
  • 《无花果集》,台北:华欣文化中心,1974年3月
  • 《弦外集》,台北:水芙蓉出版社,1974年6月
  • 《花廊》,台北:水芙蓉出版社,1974年7月
  • 《响在心中的水声》,台北:水芙蓉出版社,1977年5月
  • 《萧白散文精选集》,台北:源成文化图书供应社,1978年1月
  • 《一桨灯影》,台北:黎明文化公司,1978年4月
  • 《大濂洛溪》,台北:环球书社,1978年9月
  • 《野烟》,台北:水芙蓉出版社,1979年1月
  • 《浮雕》,台北:九歌出版社,1979年10月
  • 《烛光里的古代》,台北:采风出版社,1980年1月
  • 《当时正年少》,台北:文镜文化公司,1982年3月
  • 《山窗絮语》,台北:水芙蓉出版社,1983年2月
  • 《石级上的岁月》,台北:文镜文化公司,1984年5月
  • 《儿时成追忆》,台北:采风出版社,1985年11月
  • 《白屋手记》,台北:九歌出版社,1986年5月
  • 《风吹响一树叶子》,广州:花城出版社,1989年

小说

短篇小说集

  • 《破晓》,台北:自印,1952年4月
  • 《轻烟》,香港:海天文化服务社,1961年1月
  • 《雪朝》,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66年11月
  • 《伊甸园外》,台北:博爱图书公司,1968年6月
  • 《彩虹上的人们》,台北:清流出版社,1968年10月
  • 《时间的蹄声》,台北:国防部,1971年8月
  • 《壁上的鱼》,台北:水芙蓉出版社,1976年6月

中篇小说

  • 《三月》,台南:晨光出版社,1965年10月
  • 《河上的雾》,台北:皇冠杂志社,1969年7月
  • 《玛瑙杯子》,台北:晚蝉书店,1969年11月
  • 《春晴》,台北:黎明文化公司,1972年5月

长篇小说

  • 《翡翠谷》,台北:陆军总司令部,1970年8月
  • 《雨季》,台北:文镜文化公司,1984年9月

儿童文学

  • 《小龙王》,香港:儿童乐园半月刊社,1963年8月

合集

  • 《萧白自选集》,台北:黎明文化公司,1975年12月

参考文献

  1. 简介/萧白 ,台湾e散文
  2. 白屋手记(绝版) 九歌文学网
  3. 周仲勋 ,2007台湾作家作品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