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吳語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重新導向自 吴越语)
前往: 導覽搜尋

吳語,又稱吳越語、江浙話、江南話、江東話,是吳越民系[1]使用的語言。主要通行於中國江蘇南部(除南京和鎮江的部分地區)、蘇北啟東、海門通州和靖江的部分地區、上海、浙江大部分地區、安徽南部的部分地區、江西東北部和福建西北角及香港美國舊金山等地說吳語的移民之間。

截止1997年,全球以吳語為母語的人數約為7717萬人,以使用者人口排名位居世界第10名,在中國境內中僅次於以官話為母語的人數。2007年,吳語的母語使用者人數為7952萬人,仍為世界100大語言之一。2013年,吳語的使用者人數約為80102480人。2015年,吳語的使用者人數約為8070萬人。目前,該語言存在嚴重傳承危機,兒童普遍不能使用母語,而轉用普通話。

歷史

吳語在明清時代的通行語是蘇白,一種近似於蘇州話語音但帶有吳語文讀特色的綜合性共通語。但是,在近代,通行語的地位逐漸被上海話所取代。吳語詞彙和語法具有獨特性。譬如用吳語寫成的小說海上花列傳》非吳語使用者無法深入理解其內涵。張愛玲女士翻譯後夾雜的官話,仍然不能完全使官話使用者很好理解其本意。海上漱石生(孫玉聲)《退醒廬筆記》:「韓書已易名曰《海上花列傳》,而吳語則悉仍其舊,致客省人幾難卒讀,遂令絕好筆墨竟不獲風行於時。」胡適《亞東本〈海上花列傳〉序》:「孫先生的解釋似乎很近於事實」。金庸的武俠小說系列也大量使用了吳語詞彙,如「物事」、「醒轉」等等。

有研究表明吳語與唐代《切韻》一書標註讀音相當接近,可能大部分發音源於唐宋古音。比如「斜」吳語念作xiá,古音亦xiá。例「朱雀橋邊野草,烏衣巷口夕陽斜。」該句中斜念xiá押a韻。

吳語是一種連續變調語言

需要特別說明的是,作為單數的吳語一詞在文本中出現時,其意義為一種吳語,根據情境不同可能指蘇州話[2]、上海話甚至杭州話,讀者須自行判別。

視頻

吳語 相關視頻

《講吳語》吳語方言紀錄片
微紀錄片《吳語》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