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吴茱萸(芸香科植物)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吴茱萸

来自 植物界 的图片

中文学名:吴茱萸

界:植物界

无患子目芸香科

吴茱萸属

芸香系列农作物

吴茱萸,为无患子目芸香科吴茱萸属芸香系列农作物。 [1]

简介

吴茱萸:别名吴萸_茶辣_漆辣子_米辣子_臭辣子树_左力纯幽子,为无患子目芸香科吴茱萸属香系列农作物,原产于亚洲中国、日本,我国分布于秦岭以南各地,海南未见有自然分布,曾引进栽培,均生长不良。野生于海拔10-1500m的山地疏林或灌木丛中,多见于向阳坡地。1981年命名。分布广,适应性强,其器官形态变异颇大,因产地不同而变种多,商品名也不少。杜吴萸,主产于浙江省缙云、丽水、永泰、昌化。常德吴萸,产区于湖南西部与贵州东北部。川吴萸,产区是四川和贵州部分地区。广西吴萸,产于广西与其邻接的贵州部分地区。。

我国古老的传统中药植物,嫩果经泡制凉干后,即是中药吴萸,是苦味健胃剂和镇痛剂,又作驱蛔虫药。王维七言绝句: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就是吴茱萸。而古人插茱萸,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为了“辟邪”。

颜色分类:绿色_紫色 作物分类:药材 味道分类:苦涩 形状分类:球形 光照需求:中光

开花季节:春季 培育难度:中等 适宜温度:25℃±4℃ 酸碱范围:6.2±.5(PH)

吴茱萸作物特征

小乔木或灌木,株高3-5m。嫩枝暗紫红色,与嫩芽同被灰黄或红锈色绒毛,或疏短毛。叶有小叶5-11片,小叶薄至厚纸质,卵形,椭圆形或披针形,叶轴下部的较小,两侧对称或一侧的基部稍偏斜,边全缘或浅波浪状,小叶两面及叶轴被长柔毛,毛密如毡状,或仅中脉两侧被短毛,油点大且多。

吴茱萸种植方法

喜阳光充足、温暖的气候环境。虽然也较为耐寒,但冬季严寒多风且干燥的地区则生长不良。在阴湿地带病害多,结果少,亦不宜生长。吴茱萸对土壤要求不严,除过于粘重而干燥的黄泥外,中性、微碱性或微酸性的土壤都能种植生长,尤以土层深厚、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壤土或砂质壤土为好。不耐涝、低洼积水的土地不宜生长。

吴茱萸繁殖方式

根插:选择树龄4-6年生,长势旺盛,根系发达的树作为母株。2月上旬,刨开树根周围的土壤,切取笔杆粗的侧根,截成长18-20cm的小段,作为插穗,插入苗床沟内深约10-13cm。1个月左右长出新芽,翌春苗高70cm以上时,即可移栽,2-3年后便能开花结果。此法简便易行,繁殖快,成活率高达80%以上,而且生长快,结果早,因而是产地普遍采用的繁殖方法。种子繁殖慢,且易发生变异,难以保持母株的优良性状,因此生产上很少采用。

吴茱萸开花形态

花期4-6月,果期8-11月。花序顶生,雄花序的花彼此疏离,雌花序的花密集或疏离。萼片及花瓣均5片,偶有4片,镊合排列。雄花花瓣腹面被疏长毛,退化雌蕊4-5深裂,下部及花丝均被白色长柔毛,雄蕊伸出花瓣之上。雌花花瓣腹面被毛,退化雄蕊鳞片状或短线状或兼有细小的不育花药,子房及花柱下部被疏长毛。果密集或疏离,暗紫红色,有大油点,每分果瓣有1种子。种子近圆球形,一端钝尖,腹面略平坦,褐黑色,有光泽。

参考来源

  1. 吴茱萸, 植物界, 2020-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