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同呼吸共命运她长我也长(傅先河)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同呼吸共命运她长我也长
圖片來自免费素材图片网

《同呼吸共命运她长我也长》中国当代作家傅先河写的散文。

作品欣赏

同呼吸共命运她长我也长

“寒往则暑来,暑往则寒来,寒暑相推,而岁成焉”。“时间都去哪儿了”,不知不觉间,我进入济南市历城区人民检察院已经25个年头。八千九百天来,我的命运和她紧密联系在一起,我的脉搏和她一起跳动,我的人生伴随她一起成长。

25年来,我院被评为“全国模范检察院”、“全国检察文化示范院”、“山东省文明机关”……,特别是“两房”建设突飞猛进,从拥挤在三千多平米的破旧小楼里办案、办公,搬迁到拥有一万多平米、功能齐全、设施完备,环境美如花园的新的办案、办公大楼,前来学习参观者络绎不绝,干警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从“寒酸”的小楼到巍峨的大厦,见证了我院的蓬勃成长。

我经过调研室、监所检察、反贪局、公诉、政治处、纪检监察等多个岗位的历练以及领导和同事们的指导帮助,不断进步、不断成长:曾被最高人民检察院、山东省人民广播电台、济南市委宣传部、历城区人大常委会、历城区委宣传部、历城区广播电视台以及多家报刊杂志、新闻媒体评为“优秀通讯员”;获得全国检察机关“党建理论研讨”三等奖;曾被省社科联评为“社会科学普及工作先进个人”,被省检察院反贪局评为“优秀内勤”,被省、市检察院评为“优秀兼职调研员”,被历城区委、区政府评为“创人民满意活动先进个人”、“人民满意政法干警”,“平安历城建设”先进个人、“三五”普法先进个人,被历城区文明委评为“百佳文明历城人”,被历城区纪委监委评为“纪检监察奉献之星”等。我还先后成为山东青年作家协会副秘书长、常务理事、支部委员,山东周易研究会理事,山东散文学会会员,山东诗词学会会员、历城区委宣传部首届“优秀传统文化讲师团”成员,发表了作品上千篇次、获奖上百篇次。

25年来,在我的成长道路上有几个时间节点和重要事件令我刻骨铭心、终身难忘。1995年6月,我穿上了崭新的检察服,站在照衣镜前,我心潮澎湃、思绪万千,发誓要殚精竭虑做好工作,对得起这身豆绿色的制服!晚上临睡觉了也舍不得脱,还特地赶回老家让父母“看看”,年逾古稀的父母双亲,象不认识自己的儿子一样上下下把我打量了个遍,目光里充满了欣喜和赞许,再三叮嘱我一定要好好干,珍惜这身衣裳!

2000年5月26日,从历城区人大常委会主任的手中接过了鲜红的检察员任命书;

2001年8月,光荣的加入中国共产党……

进入检察院的第一站是写材料,同事程福庆手把手的教我,领着我到办案一线“采访”,他提示我如何构思,从哪几个方面写,如何下笔,不同体裁的材料各有什么特点;写材料尤其要提炼好题目,“起好题目一半文”,一个好的题目能起到引人入胜,凝练主题的作用;如何展开、如何收笔,要做到“凤头、猪肚、豹尾”。他形象地比喻说:“写材料如烹小鲜”。写作就像是烹饪,搜集素材是第一步,就像到市场上去买菜,要挑选质量上乘的蔬菜;构思是第二步,就是根据现有的菜,考虑做啥菜,继而择菜、洗菜、切菜等等;第三步就是做菜,或蒸、或炸、或炒,放什么调料、放多少,火调到多大,在锅里待多长时间,就是要掌握火候、搭配好调料等等,只要做好了这几步,一桌色香味形俱佳的菜品就大功告成了。当然,这需要长年的日积月累,反复实践、揣摩。要不怕吃苦,耐得住寂寞;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说半句空。他还用坚定的语气对我说:“先河,你性格沉稳,能坐得住,适合写材料”。他积极给我创造学习机会。一次,他应邀去某中学讲法制教育课,把我叫上,我和他一同坐在了临时搭建的讲台上,这是我平生第一次上讲台,讲台上有校长、他和我。当时正值初秋,下午两点多,天气还很炎热,程福庆在露天讲台上,一鼓作气讲了一个半小时,把法律、青少年犯罪案例、教育学、心里学等高度融合,有机结合,或娓娓道来、或慷慨激昂。驾轻就熟、运用自如的演讲风格,把枯燥的法制课讲得极富感染力,数百名学生听得津津有味,偌大的操场秩序井然。对我来说,不仅是上了一堂生动的法制教育课,更是上了一堂学习观摩课。第一次领略如此高质量的法制课,既感到新鲜,又学到了一些讲课的技巧,更为程福庆的才华所折服,也为我后来登台讲课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来检察院之前我没有法律基础,检察业务更是一无所知,一时进不了工作“状态”,辛辛苦苦写出来的材料经常过不了关,我对自己的能力产生了怀疑,打起了“退堂鼓”。“先河,你有一定的基础,只是来检察院时间尚短,假以时日,你一定能行,我会全力支持你”。程福庆极力给我“打气”,帮我分析问题症结之所在。为了进一步鼓励我,他还在自己撰写的文章上联合属上我的名字。山东省检察院《调查与研究》刊物上发表的《历城检察院反贪局安全办案的几点做法》,1997年第11期《山东检察》杂志发表的通讯《青春无悔》等文章都加添上了我的名字,虽然过去二十多年了,我依然记得一清二楚。在他的鼓励和帮助下,经过几番“白加黑”、“五加二”的拼搏努力和磨练,我这个“榆木疙瘩”逐渐“开了窍”。

1999年初我调整到反贪局,火热的反贪侦查生活,宛如不见硝烟的战场极具挑战和刺激,同志们严谨的工作作风,任劳任怨的无私奉献精神,紧密配合、协同作战、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团队意识,与犯罪嫌疑人斗智斗勇的英雄事迹以及一些饶有趣味的小花絮故事,深深的打动着我,感染着我,激励着我。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同时,我拿起笔,写下了一篇篇文字。我撰写的材料开始被上级院转发,与此同时,我开始向报社投稿,并且“上稿率”不断提升。1999年年底市院反贪局年终考评时,我转发材料和刊登稿件综合得分在全市基层检察院反贪系统遥遥领先,为反贪局乃至全院争得了荣誉。当时领导和同事们对我讲:你一个人得的分比全局还要多!更为惊喜的是,我的稿件进入了《检察日报》驻山东记者站卢金增的“法眼”。

2001年4月的一天,《检察日报》驻山东记者站卢金增老师打来电话,对我近期发表在《济南时报》上的一篇新闻稿件进行了全方位点评,建议我对稿件进行深度挖掘,经过卢老师的一番点拨,我犹如醍醐灌顶,在卢老师的具体指导和帮助下,几易其稿,稿件终于发表在《检察日报》,占了整整一个版面,从二三百字的消息稿件拓展成一篇几千字的通讯稿件。随后卢老师经常与我联系,从选题、选材、题目的提炼、用语等等,不厌其烦地全程指导我撰写稿件,在卢老师的鞭策鼓励下,我的撰稿水平突飞猛进,写作激情也与日俱增,当年就在《检察日报》发表稿件十几篇,其中《警惕!驻外销售机构成为职务犯罪高发区》、《公益单位职务犯罪不容忽视》、《国有资产岂是唐僧肉》等稿件引发社会高度关注;2001年12月,我被《检察日报》评为“全国百名优秀通讯员”,作为一名基层检察干警是非常难得的荣誉,令我欣喜万分。更为幸运难忘的是,2002年5月,我光荣地出席了全国检察系统“优秀、骨干通讯员”培训班,期间,著名作家莫言应邀到班讲课,就文学创作问题讲了自己的感受和体会,他特别强调文学创作要大胆的联想。这次培训班对我很有启发和触动,引领我走上了业余文学创作的道路。

25年来,我经历了许多许多,在我有难的时候领导和同事们第一时间出现了,及时给予慰问和鼓励,及时伸出友爱援助之手,似春风化雨抚慰、滋润着我的心田,使我很快从阴影中走出来,投入到工作生活中去。

25年,我从一个风华正茂的青年变成了一个年过半百的“老同志”,眼睛已经昏花,两鬓有了白发,但我的工作激情和对生活的热爱有增无减,对历城检察院的爱痴心不改,一往情深![1]

作者简介

傅先河、男、山东济南人、中共党员、济南周三读书会学员。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