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史禄国

增加 47 位元組, 5 年前
無編輯摘要
{{Infobox person
| 姓名 = 史禄国
| 图像 = [[File:史禄国.jpg|缩略图|center|[httphttps://wwwp1.casadssl.casqhmsg.cncom/wcmt01ddb439b329d0489c.jpg 原图链接] [https:/sourcedb_ad_cas/zw2/json/sxwlxbbaike.so.com/200912doc/W0201005116194354254693683151-3870926.jpg html 来自360 链接]]]|
| 出生日期 = 1887年6月19日
|逝世日期 = 1939年10月19日
| 母校 =
}}
'''史禄国'''(Sergei Mikhailovich Shirokogorov,С.М. Широкогорова)(1887年6月19日-1939年10月19日), [[ 俄罗斯人类学 ]] 奠基者,现代 [[ 人类学 ]] 先驱之一, [[ 通古斯 ]] 研究权威。 
== 人物生平 ==
他生于帝俄世家,接受了西方传统的古典教育,通晓多种语言,包括许多通古斯语言。曾经就学于 [[ 法国索邦大学、巴黎大学 ]] 。禄国是一位俄国人的中国名字,他的俄文全名为谢尔盖・米哈伊洛维奇・希罗科戈罗夫(Сергей Михайлович Широкогоров)。这位俄国学者1922年移居中国,1939年逝世于北京,后半生有将近20年在中国度过,绝大部分著作也在中国出版,为中国民族学和人类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直到1994年, [[ 费孝通 ]] 还在深情地怀念这位1933年收他为弟子、指导他从事民族学和人类学研究、使他受益终身的恩师,并以未能详细了解其生平、甚至连其出生日期都不清楚为憾。
史禄国(С.М.Широкогорова,Sergei Mikhailovich Shirokogorov,他自己署名,名尾不用v而用ff,1887[一说1889].6.2.-1939.10.19.),俄罗斯帝国科学院多才多艺、风华正茂的人类学家,俄罗斯人类学奠基者,现代人类学先驱之一,通古斯研究国际权威。他出生于帝俄末期Suzdal世家,受"古典教育"即欧洲早期通才教育,着重学习数理化文史哲基础,掌握接通欧洲文化的各种语言工具,深受彼得大帝传下来的向西欧开放、向东亚扩张的基本传统影响。他善绘画。在他那本《北方通古斯》里插入两幅自绘的彩色画,认为用绘画来写生比摄影更能突出主题。他对音乐欣赏力深湛,他夫人是钢琴能手。费孝通先生在他的书房里和他谈话时常听到隔壁传来的琴音,他有时就停住话头,侧耳倾听,自得之情另有一种神采。 他1910年毕业于法国巴黎大学人类学院,在当时西欧文化中心,受资本主义上升期实证主义、进化论熏陶,把人和人所构成的社会和所创造的文化看作自然的一部分,用科学方法来探讨其规律,研究通古斯人;回国后在圣彼得堡大学、帝国科学院做研究,26岁(或28岁)成为帝国科学院人类学学部委员(1915年)。1912-1913年在俄国后贝加尔,1915-1917年在我国东北多次就通古斯人和满人,做民族志学、考古学和语言学调查。这些工作因1917年俄罗斯政权崩溃而中断,研究性质被改变,再也没机会继续通古斯人研究和满人研究,流亡中国,1922-1930年先后在上海、厦门、广东等地的大学任教和做研究。1930年以后在北平辅仁大学、清华大学任教,并到福建、广东、云南和东北等地进行过学术调查。
== 个人作品 ==
史禄国,世界级人类学家,有些方面超过 [[ 马林诺夫斯基 ]] 。史禄国被认为ethnicity(民族性)概念之定义的首创者。他认为"ethnos是人们的群体,说同一语言,自认为出于同一来源,具有完整的一套风俗和生活方式,用来维护和崇敬传统,并用这些来和其他群体作出区别。这是民族志的单位--民族志科学研究的对象。"这和近几十年来在中国背得滥熟的"斯大林"民族定义基本上相同,只少了共同地域和共同经济这两要素。史禄国在世时,这种话在苏联没人敢说,更不会见诸文字。
史禄国强调心态研究原是出于他研究通古斯人社会文化中特别发达的Shamanism,一种被通古斯人认为是人神媒体的巫师。过去许多人把它看作迷信或原始宗教,史禄国则取实证主义立场,把它作为一种在社会生活里积累形成的生理、心理的文化现象来研究,并认为它具有使群体持续和适应一定客观环境的作用。这是功能学派的基本观点。马林诺夫斯基的巫术分析也取此看法,也把文化看成是人类为了满足人的生物需要的手段,但是不像史禄国那样深入到生理基础去阐明这种社会行为的心理机制,而是局限于以生物基础的"食色性也"为研究社会文化的出发点,去说明各种社会制度的功能和结构,在理论上没有史禄国那样深入。史禄国的生物学基本训练似乎比较深透些,把人类学的出发点深植于人体的本身。他更把人体结构和生理机制看作是生物演化的一个阶段,尽管人类比前阶段的生物种类发生了许多质的变化,但这些变化的基层还是生物的机制。他甚至在他的Ethnos理论中说"在这些单位(Ethnos)里进行着文化适应的过程,遗传的因素在其中传袭和改变,在最广义的理解上,生物适应过程即在这单位中进行的。" 他和马林诺夫斯基人类学的差别也许就在这里。
史禄国在世之日,深知他的人恐怕很少。似乎有一条界限,把他的后半生排除在当时学术界外。直到1980年代中期,他才在苏联恢复名誉,著作被公开,被肯定,被公认为通古斯研究权威,此时他已离开人世半个世纪[1]
=== 参考资料:===1. [[ 俄国学者史禄国 ]] . .光明网 . 2012-010-10
词条标签: 行业人物 科研人员 人物
28,117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