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可爱的新疆大饼(文竹)

《可爱的新疆大饼》中国当代作家文竹写的散文。

目录

作品欣赏

可爱的新疆大饼

鸡西立交桥下西侧是一个繁华的小闹市,卖吃的、卖报的、卖鞋的、卖衣服的,加之往来逛街的,熙熙攘攘,川流不息。拐角处更是人来人往,甚至有点交通堵塞。在摆设的小摊中最多的还是卖吃的,民以食为天嘛!那些个鸡蛋饼、烤肠、烤鸡脖,总是在色香味上夺人眼球,散发着诱人的香气,尤其中午饿的时候,这确实是个不小的诱惑。

在这个拥挤的角落里,有一个简易的小摊房,前面支起个大灶,大灶自成一口土锅。这土锅和东北的饭锅形状完全相反,东北的上宽下窄,向 外呈发散状,便于炒菜。这个上窄下宽,上口细如瓶颈,下面宽阔如桌面,在灶底中央燃着一堆炭火,热量转在灶内并不出去。在这个悬崖似 的土壁上,牢牢地贴着一张张小蒲扇大的饼。干干的、脆脆的,泛着油黄。灶前一个高个子的新疆小伙儿,一会儿贴饼,一会抹油,一会儿又 把熟的饼勾出来,忙得不亦乐乎。小伙子头发剃得光光的,高高的眉骨,大眼睛,典型的新疆脸,话里带着浓重的地方口音,证明了这确是个 “纯正”的少数民族。

少数民族自然会带来“少数”风味儿,这个形象本身就有吸引力,加上他一直和善的表情,来买饼的人络绎不绝,其中以女顾客居多。大家都 愿意有事儿没事儿和他聊上几句,在视觉上都比较喜欢这个能干的小伙子。

中国人爱凑热闹,一看人多自然都挤过来,何况饼又不贵,两元钱买一个权当换换口味儿。排队时也就顺便瞅了瞅它的制作过程,只可惜随身 带了相机竟忘了拍,如果不再去鸡西,那些油汪汪的饼只能留在记忆里了。小房子里还有一个中等个子的新疆人,用力把面揉个透彻,再分成几个大团。高个子把这个些大团拍成饼状蘸上葱末一样的调料,再贴在一个馒头状的、盖着干净毛巾的模具上,往灶壁上一拍,就牢牢地贴住了,接着再揉下一个。不一会儿,前一个半熟,用钩子钩上来,抹上油,再贴进去,再过一阵,就全熟了。钩出来,金黄的、硬酥酥的,往玻璃柜里一放,就被抢没了。味道里透着淡淡的葱似的香气,口感还不错,有点象东北的发面饼,但比东北饼薄、硬而脆。

这个新疆大饼和那个光头的新疆小伙成了一道风景。辛勤的劳动、友善的微笑、忙碌的身影,给人一种踏实的感觉。

周围摊床不少,相对都比这要萧条得多。路边饮食要有特色,家常菜就没意思了,除非饿,基本没人会顺道光顾。饮食和服装一样,伸缩性很 大,可买可不买,可尝可不尝,这在于东西的吸引程度。其实没到中午并不饿,只是好奇,加之物美价廉,就想品尝一下。这一尝就成就了好 生意,很多人成了回头客。

勤劳加智慧总能改变生活,只要沿着光明的路走,日子就象可爱的新疆大饼一样,看着舒服、尝着味儿好。聪明智慧就怕用错地方,否则就不是过好日子而是进班房子了,那就成了愚蠢和可恨了。[1]

作者简介

文竹,女。祖籍:黑龙江鸡西市。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