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緣心在此山中(嚴雨龍)
作品欣賞
只緣心在此山中
就在這個春天里,油菜花開的時候,家鄉突然一夜爆紅,一時遊客雲集,成了遠近網紅打卡地。由於地處山溝鄉野,本就沒有什麼停車場,每逢節假日,各地去的小車只好停靠在公路邊,一長溜綿延幾里。惹得一些遊客抱怨還得扶老攜幼的徒步,孩子口渴找不到水喝,老人累了無處休憩等等。儘管「怨聲載道」,可遊客還是不斷趨之若鶩。這大大出乎村里主事人意料——真沒想到一覺醒來會有這麼多人紛至沓來。年老的鄉親驚呼,這山出神了麼?
成網紅是因為那座山成了風景,而風景畢竟不可能一夜長成,也不可能這麼多年「養在深山人未識」,世間探險探勝者多了去了。那真是出怪出神一樣的了。
生於斯長於斯,對於這座魏然博大的大山,說了如指掌是一點都不誇張的,因為大山上的每塊石頭我曾經都摸過。
大山是石灰岩,喀斯特地貌。小時候聽說這山上是古木參天,植被茂盛,枯死的樹根也如水牛一樣龐然。極少有人爬到山頂去,村里到過十坑尖的人幾乎和去過杭州上海的人一樣,一生的驕傲。耄耋之年的母親還經常說起我2、3歲時,夜裡金錢豹下山偷襲家豬的事。說有時大白天老虎豹子就來。豹子咬住豬脖子,輕輕一甩就掛在豹身上,駝着百斤豬也迅疾奔竄,鄉親追至山下,那豹子已到了山坡,還回頭看看。
等我記事起情形就完全不是這樣了,滿山都是怪石嶙峋,薄暮黃昏里,看着奇石林立的黑影,宛如一群老虎豹子等怪獸蹲居岩石上,虎視眈眈以對,森森然。仿佛山上一塊塊奇形怪狀的岩石,都是小時候傳說中的猛獸所石化。這山頗為恐怖。
少年樵夫時,為柴所困不得不偏向虎山爬了。滿山遍野攀爬,從一個個岩石的罅隙里,東一根西一枝砍(因為縫隙,所以大多需要柴刀塞進去割),尋遍一片山才砍起一把。後來灌木荊棘砍完了,十坑尖的茅草也割光了,就挖柴根。石頭山上的柴根,幾乎不用挖,抓住露出泥土的根,一拔就起來,泥土黑黑的卻很鬆散。有時看到懸崖峭壁上斜展的枝丫,恨不能長出翅膀。可望不可即,還撿塊石頭拋打拋打。也有膽大貪婪的小夥伴,不要命地攀援而上,常常半途而廢。還有為此殞命的。那是我第一次親眼看到死亡,人跌下去,無聲無息,如同一張飄零的枯葉,連聲音都沒聽見。他還站起來,還似乎笑了笑,說是頭有點疼。小夥伴還翻他頭皮找傷口,只見一個胞一點紅,血都沒怎麼流。他大哥還說,這麼沒用,回去指不定還挨娘罵了——柴火沒砍到多少,人還跌倒。沒想到卻死了,生命如此之輕。
家處深山,靠山卻砍不到柴火,還滿布兇險。這山留給少年的印象便是苦與恐怖。恨自己家鄉的山清瘦貧瘠,山不像山。
40年前讀大學時,同學都會談起自己的家鄉如何的美,誰不說家鄉美啊。我沒有底氣說怎麼美,確實自己也沒有感覺美。只能把那座山想象成「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帶左右。」同學嘻嘻笑,笑得頗為曖昧。因為誰都知道當時那兒還是著名的貧困縣,窮山惡水,何美之有啊。
30年前,與人說起家鄉時,終於不無自豪了。因為山下開辦了許多工廠,輕鈣廠、石灰窯、水泥廠、磚廠等等,儼然工業重鎮。鄉親普遍富裕起來了,那時富裕是最美,似乎也是唯一的美。富饒之地才是美麗風景。
20年前,我已經不敢跟人提起家鄉的什麼了,自己也怕回老家。灰塵遮天蔽日,長年累月迷茫了濃濃的煙灰,幾近令人窒息。山川無不蒙着一層灰白。此時,家鄉也出名了一次。人民日報、新華社等等主流媒體圖文並茂地報道,這裡環境污染十分嚴重。有人問起我這裡是不是老家,我也常常支支吾吾而言它。髒亂差,那比窮還令人不堪啊。
不過許是因了這個出名,鄉親才普遍知道這座一直叫石殼山的山,原來還有一個好聽的名字——三衢山。居然還是所在市的母親山。歷史上有着諸多傳說與名勝古蹟,我也無意於此。只記得有朋友當時說過,三衢山像座雪山,老遠看去白白的。不知怎麼我的心裡卻條件反射出,那白,是白灰所蒙,那白,該不會山體的露骨,白骨森森。產生不了絲毫美感。
就此三衢山進入了整治,談何容易啊。儘管每次回去,看到山腳立着巨大的招牌——重整河山!但我對還青山綠水以本色,真的沒抱什麼希望。
去年再一次回去,感覺空氣是有了許多的清新,尤其瀝青路越來越寬敞平坦。驚奇於鄉村道路,從縣城到三衢山短短8、9公里,一路上有好多紅綠燈口。感嘆滄海桑田,紅綠燈也下鄉了。這紅綠燈都在家門口了,鄉村就地城市化估計也不遠了。聽是聽鄉親說村子後面的礦區已經改造成礦山公園了。心想或許胡亂地推土平整一下罷了,還能成啥樣的公園,遠遠看了幾眼,沒覺得有什麼「翻天覆地」。倒是山間田地作了統一修整,流轉集中經營,看去有點原野感覺,想着倘若一律種上油菜的話,來年春天確實是花海了。
不期,今年春暖花開時,微信朋友圈裡頻頻閃出一個短視頻,點進去一看,哇塞,可謂看得驚心動魄了。原來這就是自己的家鄉,自己的老家啊。印象里的逢頭垢臉,搖身一變,成了青翠欲滴,光彩照人,光彩奪目。借着這天眼,真不敢相信這就是我的老家。字幕彈出說是東方小瑞士。腦海里便疊幻出一副副三衢山的舊貌新顏,與視屏交相輝映,美不勝收啊!
無限風光在視屏。我只是想提示一下視頻里沒看到和看不到的美景,不是要說那裡還有灰窯咖啡茶館、村上酒舍、窯里風情。而是說那個村子也是歷史文化村,是個狀元故里。宋代曾幾的詩《三衢道中》所描寫正是這裡。山的西邊的半山還有一個岩洞,那是一代名臣,史稱鐵面御史的宋朝趙抃,年輕時讀書處,也是他之後相當長歷史中浙西一所著名書院。還有-------太多了一時說不完,那是個有故事的地方。還是留待遊客自己去探訪吧。
老家礦山公園,在我的眼裡很大很大,囊括了整個家鄉山山水水,還有很多。整個鄉村都應該是一個公園。生活美了,山美水美人美。惟其生活美色的打底,才有了一夜走紅。或許不少地方鄉村振興、農村城市化,就差這麼一個「公園」吧?
也許詩意從來都只在遠方的,也許距離才會產生美。但是最美的風景確實在家門口。誰不說家鄉美?我認為這個「誰」應該不是自己,而是別人。我相信,至少從今後但凡去過的人,都會說我的家鄉美。[1]
作者簡介
嚴雨龍, 浙江衢州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