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古近紀英語:Paleogene,符號Pg),舊稱早第三紀,是地質時代中的一個紀,開始於同位素年齡65.5±0.3百萬年(Ma),結束於23.03±0.05Ma。「古近紀」一名中的「古」是paleo-的意譯,「近」則是-gene的音譯,併兼顧了字面意義。古近紀包括古新世始新世漸新世

目錄

生物

被子植物侏羅紀就已經出現[1],到了古近紀時極度繁盛;羊齒松柏等逐漸被樟樹柳樹等替代;這時被子植物主要為喬木。雙殼類如牡蠣海扇珠蚌等異常繁盛。腹足類繁多,分布廣泛。有孔蟲、棘皮動物分布廣泛,也有圓盤蟲、貨幣蟲等的分布。中生代的蛇頸龍、海生蜥蜴等逐漸被小型海獅海象等海生哺乳類替代。哺乳動物迅速繁衍,占有蜥形綱以往的各種生態領域。重要的是各種古老、原生的胎盤動物大量發展,在經過長久的演化進程後,它們基本上和現代哺乳動物沒有直接的系統關係。

地理

岡瓦納古陸進一步分裂,澳大利亞南極大陸分開,逐漸北移;印度地塊在始新世時與亞洲腹地連接,形成南亞次大陸北非漸向東赤道靠近。南﹑北美在巴拿馬地峽有時連接﹐引起部分動物遷徙。初期歐亞大陸與北美相連;形成白令陸橋,晚期形成陸生動物遷徙的路線。格陵蘭斯堪的納維亞已移近現在位置。阿拉伯半島非洲分開﹐開始與亞洲相連,紅海出現。

喜馬拉雅運動[2]時期,青藏高原開始隆起﹐中國西部產生大規模的山前凹陷、並形成東部沉積中心。火山活動多為基性的噴發。但西藏岡底斯山拉薩一帶有中酸性的火山物質。

地殼運動

古近紀最引人注目的是喜馬拉雅運動的影響﹐這一階段是青藏高原開始隆起時期﹐同時也是中國西部規模較大的山前拗陷和東部沉積中心形成的時期。儘管世界各地大規模的中生代火山活動帶到晚白堊世後期有了減弱﹐但一般說來早第三紀火山活動仍較頻繁﹐主要以基性為主的火山噴發。但西藏岡底斯山到拉薩一線見有中酸性的火山物質台灣同樣有酸性熔岩的分布。

視頻

古近紀 相關視頻

宇宙時空之旅09——地質變遷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