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古生物地理學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網絡 的圖片

古生物地理學是一個科技名詞。

中華文明是一種獨特的文明[1],其文字也是非常獨特的。在世界上所有的國家中,只有中國由於其民族文化強大的包容性與同化性而始終沒有間斷過的文化傳承,這使漢字成為世界上較少的沒有間斷過的文字形式。約公元前14世紀殷商後期出現的甲骨文[2]被廣泛認為是漢字的第一種形式,一直發展到今日,有三四千年的歷史。

名詞解釋

研究地史中生物分布及其演變史的學科。它包括古生物地理區及其形成因素、遷移與擴散、孑遺和絕滅等。它是與生物地理學相結合而發展起來的一門邊緣學科。利用古生物地理資料可以驗證和發展板塊構造學說,補充生物演化理論等。

分類

古生物地理學的研究內容可以分為歷史古生物地理學和生態古生物地理學。歷史古生物地理學強調生物演化的歷史,及某一特定地質歷史時期內生物分布類型的變遷,也就是某一生物地理區內譜系演化歷史,生物地理區的形成,持續的時間以及消失的過程。生態古生物地理學研究環境條件及生態反映。從物種或群落及其棲息地的環境變化,分析生態分異。在兩個或更多的生物地理區之間,分類上不同程度的差異可以用定量統計物種分布的方法來顯示。由于海水不同的深度或海水水域處於不同的緯度,生物顯示差異並可用來劃分生物地理區。這種梯度的變化在劃分生物地理區可能是有效的,同時對環境因素及生物分類特徵都是清楚的。

研究簡史

古生物地理學的研究大致可分為 3個階段:

①早期階段

(19世紀中期以前)。在這一時期有不少研究成果。在其《地質學原理》(1830~1833)一書中有專門闡述古生物地理的章節。1855年A.R.華萊士發表了《關於新種形成的規律》,對生物地理分布提出了一些規律,1876年他又發表了《動物的地理分布》。在這一階段,古生物地理學研究是隨着對生物地理學的研究而開始的,生物地理學家都把現代生物的地理分布看作古生物地理分布的繼續,因而附帶地開展了古生物地理研究。

②第二階段

(19世紀後期至20世紀中期)。許多地質學家開始古生物地理研究,因為古生物是相的指示者,依靠它可以獲得古代海陸分布、氣候以至礦產形成的寶貴資料。這一時期在理論方面貢獻較大的有的《北美古生物地理:陸橋說》,和E.邁爾的《古生物遷移、擴散和隔離的規律》及南非的A.L.迪圖瓦的《岡瓦納古生物地理與大陸漂移》。

③第三階段

(20世紀中期至今)。古生物地理學開始系統化、理論化,並獲得巨大發展。這是受板塊構造和大陸漂移學說的影響。由於和迪圖瓦等人的工作,古生物地理學成為論證大陸漂移的重要依據。

古生物地理區的劃分單位

古生物地理區大小等級單位的劃分,沒有嚴格的和統一的規定。趨向是三分(或二分),即一級古生物地理大區,二級古生物地理區和三級古生物地理分區。古生物地理大區是生物圈高級別的劃分單位,它反映生物在高級分類範疇內的差異。三級古生物地理分區是劃分的基本單位,其定義是地方性物種的豐富程度,或是一個地區內特別物種的百分比率。兩個或兩個以上的三級分區並在分類上有聯繫的,稱二級古生物地理區。古生物學家和古生物地理學家由於研究目的不同,對古生物地理區劃分單位的定義或識別的方法還有差異。

生物的適應與環境

生物對環境的適應有強有弱,同時也影響生物分布。地理上分布很廣的物種稱廣布的或世界性的物種,原因是物種適應能力較強,它們生存的環境也是廣布的。與世界性的相反是地方性的物種。對環境適應能力較差的屬狹適應性,為狹地分布。適應能力較強的,稱廣適應性,為廣地分布。原來分布很廣,後來分布地域變小的稱殘遺物種區。

生態圈的劃分

由於地理的或生態的隔離,生物圈可以分為幾個自然分區。如非海生棲息區和海生棲息區。非海生棲息區又可分為淡水棲息區和陸地棲息區,每一區又有多種劃分。海生棲息區可分為浮游區和底棲區,也可按水深、透光層的範圍或其他自然地理標準來劃分。如濱海區,主要位於潮間帶的地區;淺海區,位於潮下帶的淺海陸棚區;半深海區大致位於大陸斜坡地帶;深海區是深海盆地的部位;海溝區位於深海海溝地帶。海生棲息區雖都位于海水水域的範疇,但由于海水在各個地區的物理和化學的性質不同,生物由於適應而產生的生態分異也比較明顯。在海水水域除不同的深度外,還有水溫的不同,並有暖水圈和冷水圈的存在,兩個水圈的分界處稱為斜溫層。一般認為斜溫層之下的冷水圈不僅海水溫度低而且缺少氧氣,因而有深水與淺水生物的不同。高緯度地區淺水底棲動物群有時顯示低緯度深海動物群的特徵,使得與深度有關的生物群間的差異變得不夠明顯。這與低緯度海拔高的植被與高緯度的植被有些類似是相同的。影響物種分布的因素很多,但主要是生物自身的內因和環境的外因。內因指生物適應能力、幼蟲活動能力、生活周期的長短以及生物之間的生存競爭(包括捕食)等。外因如山脈、海洋、大陸邊緣之間的距離、氣候的差異、海水的物理化學特徵等。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