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基本信息

  • 文名:Oral
  • 科室:口腔科

目录

  • 1 概述
  • 2 相关临床应用
  • 3 临床表现
  • 4 放疗
  • 5 手术治疗

概述

腭扁桃体、咽扁桃体、舌扁桃体在鼻腔和口腔通咽处,共同形成一个淋巴环,称咽淋巴环,具有防御功能。

相关临床应用

1、在危重病人的抢救过程中,准确、快速地处理呼吸道问题是维持生命、稳定病情,为病人争取进一步诊治机会的关键。口咽通气管是一种非气管导管性通气管道,其操作简便,易于掌握,不需要特殊器械就能在数秒内迅速开放气道。

2、临床应用

2.1解除舌后坠传统方法是将口咽通气管用于意识不清,但存在自主呼吸的急危重症病人,可以使病人舌根离开咽后壁,解除气道梗阻,可较好地预防舌后坠引起的窒息。两种方法均可有效改善通气,但口咽通气管在持续维持呼吸道通畅、减少黏膜损伤方面明显优于传统组。

2.2有利于吸痰使用口咽通气管吸痰时,可防止病人咬合吸痰管,同时吸痰管插入的深度较鼻腔深5~6cm,刺激引起咳嗽反射的作用较强,病人借助刺激性咳嗽,容易将气道深部的痰咳至上呼吸道而利于吸出。另外,借助口咽管吸痰是在开放气道下进行,保证了吸痰措施的及时有效,还可减少对口、鼻黏膜的刺激。有研究发现采用口咽通气管吸痰后一次性插管成功率高,吸痰期间SPO2下降不明显,肺部痰鸣音减弱或消失,吸痰操作时间相对缩短明显,且能够减少病人痛苦,提高舒适度,病人易于接受。

2.3中、重度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洗胃中的应用有研究者研究发现,中、重度AOPP气道开放时机与其预后密切相关,预防性气道开放组并发症发生率、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总住院天数明显缩短。将改制型口咽通气管应用于中、重度AOPP病人,能保持病人呼吸道通畅,缩短洗胃的时间,提高AOPP病人的救治成功率。

3、注意事项

(1)喉头水肿、气管内异物、哮喘、咽反射亢进等病人禁用口咽通气管。口腔内门前四颗牙具有折断或脱落危险的病人一般情况下禁用,如需置入,可采取侧卧位放置口咽通气管,以防牙齿脱落掉入咽腔吸入气管内引起窒息。

(2)若病人呕吐频繁且量大时,增加了误吸的危险,应及时给予气管插管、气管切开。少数使用口咽通气管的病人可发生胃内容物的误吸,为减少误吸,提倡对饱餐后、手工洗胃、颅脑外伤等病人,除加强吸引外,同时放置胃管预防。

(3)口咽通气管可致血压升高、心率增快,故对伴有心、脑血管疾病的病人不适合长时间使用。

4、相关疾病与治疗

一口咽癌包括原发于舌根、腭扁桃体、口咽壁、软腭和腭垂等部位黏膜的癌瘤,是头颈部较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以原发于腭扁桃体者最多,占全部口咽癌的60%;其次为咽壁、舌根和软腭。口咽癌好发年龄在40~70岁之间,口咽癌常见于男性,男女之比为2.7∶1。发病因素尚不十分明确,口咽肿瘤的病理类型比较复杂,临床上以上皮来源的各种癌最多见,其次为淋巴瘤。

临床表现

1、症状

由于部位深,口咽癌早期多无明显的自觉症状,常易被忽视。通常较常见的症状有吞咽或语言时异物感或疼痛,根据癌肿所在部位可表现出一些特征性症状,如原发于咽侧壁的癌肿可出现反射性耳内痛及耳鸣、重听、耳聋等耳咽管阻塞症状。原始于舌根部可出现反射性耳颞部疼痛。由于口咽癌颈淋巴结转移率较高,有些患者就诊时常以颈上或颌下包块为主诉。

2、体征

发病部位有明显肿块,呈实质性,多为腺上皮癌或淋巴瘤和其他肉瘤。呈外生溃疡状,表面有坏死物质,肿块浸润范围较广者,常为鳞状细胞癌或未分化癌。颌下颈部常可及肿大淋巴结

3、辅助检查

B超检查了解颌下和颈部淋巴结情况。CT或MRI检查了解病灶范围、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情况。喉镜+活检能明确病灶部位、范围,外生性肿块能取活检明确诊断

4、诊断

早期口咽癌的诊断较为困难,当临床上出现吞咽异物感或疼痛时应及时进行口咽部检查和内镜检查,必要时行CT或MRI检查。晚期病例诊断不困难,活检可明确诊断。对于腺源性或淋巴瘤则活检取材困难,可行手术探查或术中冰冻活检明确诊断,诊断与治疗可以同期完成。

口咽癌需与舌根异位甲状腺、舌根淋巴滤泡增生、慢性扁桃体炎及会厌囊肿相鉴别。

5、入院后处理

放疗和手术治疗是口咽癌的两大主要治疗手段:

放疗

由于口咽癌瘤的解剖部位、生物学行为和特性,根治性放疗无论对原发灶或颈部转移淋巴结,均能获较好的疗效。对足量放疗后原发灶或颈部转移灶仍有残存者,可行挽救性切除。

手术治疗

虽然多数口咽癌放疗效果较好,如未分化或低分化癌、扁桃体癌及淋巴瘤。但对软腭、舌根癌、腺上皮癌则应首先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1]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