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印第安部落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印第安部落

來自 絳紫藝術 的圖片

中文名稱: 印第安

屬於: 美洲大陸最古老的居民

主要指: 印第安人

命名人: 航海家C·哥倫布

印第安文字: 瑪雅文字

印第安主要是指印第安人,印第安人是美洲大陸最古老的居民。在歐洲殖民者入侵美洲之前,印第安人的數量究竟有多少?據資料記載,迄15世紀末,在美國、加拿大地區約有100萬,西印度群島至少有100萬,整個美洲印第安人總數約1400萬至4000萬,共約有160種語別,1200種方言。集中居住在三大地區:一是墨西哥東南部和中美洲(危地馬拉和洪都拉斯等地)的瑪雅人;二是墨西哥高原的阿茲特克人、托爾特克人、以及薩波台克人;三是南美安第斯山區(包括秘魯、玻利維亞和厄瓜多爾)的印加人。[1]

由來

印第安人在公元15世紀末之前本來並沒有統一的稱法。

公元1492年,意大利航海家C·哥倫布航行至美洲時,誤以為所到之處為印度,因此將此地的土著居民稱作"印度人"(西班牙語:"indios")。後人雖然發現了哥倫布的錯誤,但是原有稱呼已經普及,所以英語和其他歐洲語言中稱印第安人為"西印度人",在必要時為了區別,稱真正的印度人為"東印度人"。漢語翻譯時直接把"西印度人"這個單詞翻譯成"印第安人"或"印地安人",免去了混淆的麻煩,到如今仍為最普及的用法。

到了公元20世紀,許多美洲國家印第安人的地位有了明顯改善,一些政府機構或民間組織開始對"印第安人"這一名稱進行"正名",比如印第安人在加拿大往往被稱為更加政治化的"第一民族"(英文:"First Nations")等等。印第安也因此而來。

起源

19世紀,美國人類學家莫頓及阿根廷古生物學家阿梅吉諾等提出了印第安人發源於美洲的說法。但是,此種理論根本站不住腳,因為到如今,在美洲大陸上還沒有找到任何代表人類進化的猿人化石。考古資料證明,在美洲只有猴類沒有猿類。那麼印第安人到底從何而來?他們到底屬於什麼人種呢?關於這個問題學界有不同的說法。

有的學者認為印第安人從非洲而來,有的學者認為來自歐洲,還有的學者認為是從南太平洋的島嶼而來。在一個相當長的時期內,不少人甚至認為印第安人屬於猶太人,是傳說中失蹤的十族的後裔。學術界觀點紛呈,莫衷一是。

但是,隨着考古學家不懈的努力和遺傳科學的迅速發展,學術界普遍認同,印第安人的祖先是由亞洲跨越白令海峽到達美洲的前曼洛理人,亞洲的蒙古利亞人種與美洲人土著印第安人的祖先有淵源關係。

白令海峽位於亞洲大陸的東北端,白令海峽的另一端就是美洲的西北端。白令海峽的平均寬度只有65千米,最窄處只有35千米,其間還有2個小島(克拉特曼諾夫島和克魯遜什特恩島),兩個小島相距只有4千米。而且白令海很淺,平均深度42米,最深處也只有52米,只要海面下降40多米就可以與陸地相連。

地質學的一些研究得知,在第四紀的一些時間裡,尤其是在最後一次冰河期,世界氣候變冷,冰河來臨,海面下降了大約130~160米,水深只有幾十米的白令海峽便露出了海面,因而袒露出了一座陸橋,連接起了亞洲東北部和美洲西北部,成為亞、美兩洲的天然通道。加之這時,時值冰河期的亞洲東北部氣候十分寒冷,冰川橫溢,而美洲內地不但沒有冰川,而且氣候溫和,食物豐富,猛獁大象麝牛駝鹿綿羊等很多動物都生活在這裡。當時以獵取猛獁、鹿類為生的亞洲東北部獵人很有可能尾隨這些動物穿過白令海峽大陸橋來到了美洲,成為美洲遠古文明的造世鼻祖。

後來,由於冰川消融,海平面上升,滾滾波濤重新淹沒了大陸橋,又隔絕了兩個大陸之間的聯繫,使這些外來者成為獨立的美洲大陸的土著居民。關於印第安人的祖先移入美洲的時間以及路線,學界還有另一些說法。不管哪一種說法是正確的,但有一點可以肯定,就是移民絕對不是一次,而是分批陸續到達美洲的,然後又經過長期的不斷遷移與推進,最終散布到美洲全境。美洲大陸遼闊的地域、豐富的資源以及宜人的氣候使得印第安人的祖先在美洲居住下來。隨着人類生物體的進化以及社會經濟的發展,分批遷入的印第安人由北而南在美洲各地建立起各種生活和社會制度,創造了大量的物質、文化財富。但是美洲印第安人並不是一個統一的民族,他們進入美洲的時間不同,背景各異,受地理環境、自然條件等各方面的影響,逐漸形成了許多不同語言、不同習俗、不同文化的部落群體。

遷移

概述

考古發掘以來,沒有在美洲發現類人猿、可直立猿之類的人類近親的遺蹟。史學界公認印第安人是從西伯利亞移來美洲的蒙古人種(前、後曼洛理人)。大約2.5萬年前,他們經白令海峽在阿拉斯加的島嶼登陸,然後逐漸南移,遍布於整個美洲大陸。在歐洲殖民者入侵之前,印第安人世世代代生息於美洲大陸,是開拓這一地區的先驅者和主人。

歷史

在墨西哥,考古工作者找到了1.1萬年前的人類化石,並發現了舊石器文化。美洲有確切資料可考的歷史是從公元前2300年左右開始的。公元前1250年-公元200年,是墨西哥谷地的前古典文化時期,那些古老文化的遺存如陶器泥俑等都表明,當地的部落已開始從事定居農業,有了管理組織和宗教組織。

興盛在公元300~900年之間的瑪雅文化是古典文化的高峰,生活在今危地馬拉佩騰湖東北部和尤卡坦半島南部的瑪雅人創造了美洲留下的獨一文字──瑪雅文字,建立了相當精確的太陽曆。他們使用"0"的符號更是數學上的創舉,比歐洲人早出800年,瑪雅人建築、雕刻和繪畫都有高度成就。在他們古老的神殿和宮殿的牆壁、立柱以及梯階上都飾有精緻的浮雕雕刻繪畫色彩瑰麗,題材多樣,如表現戰爭景況,慶祝遊行等。

阿茲特克人和印加人的部落聯盟,是15世紀全美洲文明的兩大中心。當時,北美洲的印第安人仍然處於母系氏族階段(如"中曼洛理人"鳴魚部族),而阿茲特克人和印加人已開始向階級社會過渡。

文明

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美洲的印第安人留下了相當高的古代文明。他們培育了玉米馬鈴薯,建造了高大的神廟,留下了在現今難以解釋的文字。但是,他們的歷史進程太過緩慢了。就在他們剛剛向階級社會過渡時,滿腦子黃金迷夢的西班牙人到來了。印第安人曾被誤認為是紅種人,因為他們的皮膚經常是紅色的,後來才知道這些紅色是由於印第安人傳統上習慣在面部塗紅顏料所給人的錯誤認識。

美洲大陸最初沒有人類居住,印第安人的祖先是從亞洲遷移過來的。他們大約在四五萬年前從亞洲北方進入美洲,然後逐步向南遷移,終於布滿整個美洲大陸。在長期的發展中,印第安人中一些比較發達的民族,如瑪雅人、阿茲特克人和印加人,已經進入了階級社會。瑪雅人生活在墨西哥南部和中美洲一帶。

他們從公元前1世紀開始陸續建立幾百個小城鎮,其中最大的一個是在當今危地馬拉境內的提卡爾。瑪雅人在他們的中心廣場四周建造了4座高大的神廟,最高的一座高75米,有20層大廈那樣高。瑪雅人在美洲最先培植了玉米、蕃茄、馬鈴薯、甘薯、辣椒南瓜等作物。

印加人居住在南美洲,印加帝國的首都庫斯科(在秘魯南部)也是一個人口有10~20萬人的大城市。它用巨大的石塊建造城牆和宮室,非常堅固。庫斯科的王宮擁有大量金銀,它的太陽神廟非常壯觀。

阿茲特克人在印第安文明中只能算是後起之秀。大約在12世紀進入墨西哥盆地,建立起一個強大的國家。他們的首都特諾奇第特蘭因此也成為美洲最大、最美的一個城市,有20-30萬人,而同時期的倫敦才只有幾萬人。當西班牙人入侵的時候,阿茲特克人的國家大約有600萬人。貪婪而殘暴的西班牙殖民者,瘋狂地破壞了印第安文明。

印第安文字

美洲留下的獨一的文字瑪雅文字。瑪雅文字最早出現於西元前後,但出土的第一塊記載著日期的石碑卻是西元292年的產物,發現於提卡爾。從此以於,瑪雅文字只流傳於以貝登和提卡爾為中心的小範圍地區。五世紀中葉,瑪雅文字才普及到整個瑪雅地區,當時的商業交易路線已經確立,瑪雅文字就是循著這條路線傳播到各地。 是美洲惟一留下文字記錄的民族。在公元初期,他們創造了象形文字,是世界上最早的五種文字之一。

瑪雅文字非常奇妙,它既有象形,也有會意,也有形聲,是一種兼有意形和意音功能的文字。是象形文字和聲音的聯合體,瑪雅雕刻文字既代表一個整體概念,又有各自獨特的發音。這類似於日語中的漢字與假名的關係,如瑪雅文中的"盾"(bakalu)既可以寫成一個表意的象形單字,也可以分成三個表音文字"ba""ka","la"。瑪雅象形文字的發展水平與中國的象形文字相當,只是符號的組合遠較漢字複雜,塊體近似圓形或橢圓。字符的線條地依隨圖形起伏變化、圓潤流暢。瑪雅文字的一個字符中大的部分叫做主字,小的部分叫做接字,字體有"幾何體"和"頭字體"兩種,另外還有將人,動物,神的圖案相結合組成的"全身體",主要用於曆法。瑪雅文字的讀法為,從上至下,兩行一組,以"左→右→(下一段)左→右"的順序讀。瑪雅文字艱深晦澀,現今能譯解的不足三分之一。 以統計學的方式來處理和分析,文字每個字都有四個音節。文字呈方塊圖形,類似於中國的印章。圖形上一部分是意符,一部分是音符,屬"意音文字"。它的體系十分奔放:整個語法規則呈現出一種語言學意義上的布朗運動,無論是元輔音字母、時態變化還是主謂句式結構都保持着鮮明的隨機特性,語言基本元素在整個句子中瘋狂地跳躍、擺動,直到讓整個結構支離破碎,且語法規則按照太陽曆而變動,太陽曆一共有十八個月,換言之,還要將上述語法的混亂程度再乘以十八。

象形文字被刻在石碑和廟宇、墓室的牆壁上,或是被雕在玉器和貝殼上,或是用類似中國式毛筆的毛髮筆書寫(或者叫描繪)在陶器、榕樹內皮和鞣製過的鹿皮上。記載了瑪雅人的宗教神話、祈禱文、歷史、天文、曆象等。科班是瑪雅象形文字研究最發達的地區,它的紀年碑和建築物上的象形文字符號書寫最美、刻制最精、字數最多。它記載着重大事件的發生日期和科班王朝的歷史。它是瑪雅象形文字最長的銘刻,也是世界上少見的珍貴文物,被稱為"象形文字梯道"。

狩獵

印第安人長期以來從事採集和狩獵以及經營農業,他們最先學會種植玉米、馬鈴薯、棉花、蕃茄和金雞納樹等植物,對人類的農業生產做出了貢獻。印第安人也曾為世界文明的發展做出傑出的貢獻。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瑪雅文化和印加文化。瑪雅文化比美洲其他地區的文化發展得早,水平也高,因而瑪雅人有"美洲的希臘人"之稱。印加文化在彩陶、建築、石刻、紡織和黃金、銀銅加工方面有傑出成就,他們被稱為"新大陸的羅馬人"。


印第安神話

在西方文明入侵美洲大陸以前,印第安人在這塊幾乎與世隔絕的孤獨的土地上,用他們的勤勞和智慧創造了輝煌燦爛,令同時代歐洲人折服的古老美洲文明。就文學而言,豐富的古印第安神話傳說作為一個反映其生活方式、風俗習慣以及民族精神的整體,不僅是古代美洲印第安人的難以再造的藝術典範,而且表現了古代印第安人認識世界、征服自然和思考自身生存的方式。正如馬克思所說的那樣,"任何神話都是用想象和藉助想象以征服自然力,支配自然力,把自然力形象化;因而,隨着這些自然力的實際上被征服,神也就消失了。" 在如今,神話被看作是一種難以取代的文化遺產,不僅具有審美價值和藝術感染作用,而且是研究其民族思維特性、獨特的精神內涵和價值取向的最原始的範本。

流傳現今的印第安神話主要分為北美印第安神話和南美印第安神話兩大類;其中北美印第安神話主要為北美洲土著居民的神話傳說,南美印第安神話則由三大印第安文明組成,分別是瑪雅、印加和阿茲特克。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