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印度板塊為次級大陸板塊,是印度洋板塊的一部分。印度板塊以北、以東以雅魯藏布江—那加—若開縫合帶與拉薩—西緬地塊相鄰。印度板塊形成於白堊紀,每年向北漂移15厘米,比已知的任何板塊移動的速度要快。[1]

目錄

簡介

地層發育情況與組成特點

印度板塊的東北部邊緣自南而北存在下列構造帶:喜馬拉雅南坡震旦紀—古生代淺變質岩帶,大部分位於尼泊爾境內;喜馬拉雅主脊前寒武紀結晶岩帶;喜馬拉雅北坡古生代淺海沉積帶,代表了印度大陸的北部大陸架,該帶北緣以拉軌崗日片麻狀花崗岩穹窿與以北的陸坡分開;藏南中生代復理石混雜堆積帶和雅魯藏布江縫合帶。

晚古生代以來區域組合及環境變化

石炭系、二疊系典型表現為發育岡瓦納型冰積岩和冷水動物群,這可能與印度板塊當時位於南極附近有關。位於岡底斯弧上的鈣鹼性火山岩屬中侏羅世,說明印度板塊北部的洋殼消減作用開始於中侏羅世前。羊卓雍湖等地蛇綠岩帶南側的晚侏羅世—白堊紀放射蟲硅質岩夾基性火山岩為碳酸鈣補償深度以下的細粒大洋沉積,說明消減過程中印度陸塊北側是有洋殼的。而雅魯藏布江縫合帶中的早白堊世蛇綠岩殘片,則說明了新特提斯洋的存在。縫合帶附近,藏南浪卡子地區輝綠岩中鋯石SHRIMPU-Pb測年,表明了新特提斯洋張開事件發生於侏羅紀—早白堊世的燕山期。至於關閉時間,緬甸西部的那加—若開帶早白堊世即開始活動,但雅魯藏布江縫合帶南側海相地層的最高層位為漸新世—中新世紅色磨拉石建造的斷陷盆地及主邊界斷裂南側的中新世—上新世錫瓦利克群等,因此,印度板塊與歐亞板塊之間的新特提斯洋關閉時代是在始新世及漸新世之間。

新特提斯洋關閉過程中的構造—岩漿活動規律

印度板塊自約90Ma與非洲東部馬達加斯加地塊分離,年均向北漂移約15cm,大約移動了2000~3000km。印度板塊為已知板塊中移動速率最快的。

對於碰撞過程,根據構造、岩漿活動和沉積記錄,可分為主碰撞、晚碰撞與後碰撞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火山—岩漿作用與區域沉積記錄作為印度與亞洲大陸的重要產物,記錄着兩個大陸自65Ma前後開始碰撞,並持續至41Ma。

第二階段,40~26Ma,除岡底斯南帶斷續發育少量高鋁花崗岩外,岩漿活動主要集中於羌塘地體和青藏高原東緣,以鉀質火山—岩漿岩為主體,鈉質岩系次之,碳酸岩—鹼性雜岩也有發育。青藏高原東緣的大規模走滑斷裂帶,與陸內俯衝過程有關。

第三階段,時代為25~0Ma,對應於後碰撞伸展期。主要岩漿產物是高原腹地的鉀質一超鉀質岩漿岩、藏南的高鋁—過鋁花崗岩和高原東緣的基性火山岩系。

構造演化階段與構造層劃分

從整個古生代到早中生代時期,都處於構造相對穩定時期,因此可將晚三疊世以前的地層均劃歸第一構造層(Pre T3)。

晚三疊世到古新世,為新特提斯洋發生、發展、消亡的旋迴演化時期,因此可將其劃歸第二構造層(T3—E1)。

始新世到上新世,為新特提斯閉合後青藏高原碰撞隆升、東南亞各個地塊發生逃逸、安達曼海及南海張開的時期,具有全區性,將其劃歸第三構造層(E2—N2)。

更新世到全新世,為印度板塊北部為碰撞期後伸展構造發育階段,發育出恆河平原、雅魯藏布江谷地、喜馬拉雅山、孟加拉灣等現代地貌,表現為鬆散沉積物,屬於第四系範疇(Qp——Qh)。

快速漂移之謎

地質學家認為,大約5千萬年前,以每年20厘米高速運動的印度次大陸板塊與歐亞大陸發生撞擊,抬升出了喜馬拉雅山和青藏高原。但是印度板塊為何具有如此的高速度一直讓人迷惑不解。一個印度-德國科學家聯合小組近日通過研究後認為,這可能是因為印度板塊比之前預想的要薄得多。相關論文10月18日發表在《自然》上。

地殼岩石圈由漂浮在半熔化的地幔中的14塊板塊構成,今日的非洲、南極洲、印度、澳洲以及南美洲則是由1.4億年前的巨大板塊岡瓦納大陸分裂的碎片形成。一般的板塊彼此遠離的速度在每年5厘米左右,而印度板塊的滑行速度卻高達20厘米/年,這使它最終撞擊到了南亞大陸,從而產生了喜馬拉雅山。

那麼,是什麼促使印度板塊如此快速運動?在最新的研究中,該印度-德國科學家小組利用橫波功能接收(S-wave receiver function)技術,探測了震波通過岩石圈和岩流圈的不同時間,並因此計算出印度板塊的厚度為100公里,只有其它板塊的三分之一。

論文合著者之一、德國波茨坦地質研究中心(GFZ)的地球物理學家Rainer Kind表示,還需要更多高質量的地震數據,以使觀測結果更為可靠。研究人員同時認為,印度板塊如此單薄的原因在於,當它還是岡瓦納大陸的一部分時,它恰巧位於岩流圈最炎熱區域的上方,這使得它更深層的根部區域被熔化了,從而變得單薄並能更容易地在地幔中滑動。

美國康奈爾大學的地球物理學家Jason Phipps Morgan說,此次研究非常有趣,它將一個板塊的厚度與它的運動速度聯繫了起來。這對我們認識板塊運動與地幔傳輸之間的關係意義重大。美國紐約拉蒙-多爾蒂地球觀測所(Lamont-Doherty Earth Observatory)的地球物理學家Michael Steckler則表示,他對此次研究所用的技術印象深刻。結合其它數據來看,得到的結論也是十分可靠的,畢竟,板塊是生來各不相同的。[2]

視頻

史前印度板塊擠壓亞洲板塊,形成8千米的喜馬拉雅山

參考資料

  1. 【地理概念】印度洋板塊與印度板塊 2018-01-04 來源:搜狐網
  2. 印度板塊快速漂移之謎揭開(圖)2007年10月19日 來源:新浪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