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印度教」修訂間的差異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行 242: 行 242:
 
 南诏曾信奉婆罗门教
 
 南诏曾信奉婆罗门教
  
 南诏是公 元7 世纪中叶 至10 世纪初存在于云南大理一带的由彝族和白族先民建立的地方政权。南诏的宗教信仰十分复杂,有原始的巫教,后又传入佛教密宗和道教。最近有人又从《南诏德化碑》和《南诏图传·文字卷》中找到南诏曾经信奉婆罗门教的证据。
+
 南诏是公 元七 世纪中叶 至十 世纪初存在于云南大理一带的由[[ 彝族]] [[ 白族]] 先民建立的地方政权。南诏的宗教信仰十分复杂,有原始的巫教,后又传入佛教密宗和[[ 道教]] 。最近有人又从《[[ 南诏德化碑]] 》和《[[ 南诏图传·文字卷]] 》中找到南诏曾经信奉[[ 婆罗门教]] 的证据。
  
 《南诏德化碑》 现存大理城南15里 太和村 建于唐大历元年(766年) 碑高3·02米 宽2·27米 厚0·58米 正面是碑的正文 约3800字 背面是职衔和姓名 约1000余字 汉文书写 是研究南诏历史的重要实物资料
+
 《南诏德化碑》 云:阁罗凤在当王储之时“不读非圣 尝学宇人之术。”温玉成先生认为 “宇人”即应是《摩登伽经》所译的“仙人” 或“初人”。“宇人之术”的“术” 专指婆罗门教《四吠陀》之四。玄奘《大唐西域记》卷二云:“其婆罗门学《四吠陀》 一曰寿 谓养生缮性;二曰祠 谓享祭祈祷;三曰平 谓礼义、占卜、兵法、军阵;四曰术 谓异能、伎熟、禁咒、医方”。由此可知 阁罗凤亦学习婆罗门教之《吠陀》也
  
 《南诏德化碑》云: 阁罗凤 在当王储之时"不读非圣之书 尝学宇人之术。"温玉成 生认为 "宇 "即应是《摩登伽经》所译 "仙人" 或"初人" "宇人之术"的"术" 专指 婆罗门教 《四吠 四。玄奘《大唐西域记》卷二云:"其婆罗门学《四吠陀》, 曰寿,谓养生缮性;二曰祠,谓享祭祈祷;三曰平 谓礼义、占卜、兵法、军阵;四曰术,谓异能、伎熟、禁咒、医方"。由此 阁罗凤亦学习婆罗门教之《吠陀》也
+
 《南诏德化碑》云 阁罗凤 派兵击败唐节度使鲜于仲通 乃是“ 灵冥佑 神炬助威,天 协心,军郡全拔”。其中 “神炬助威”一句 尤值研究 “神炬”者 神火也。依 婆罗门教 的“祭祀万能”论,举行“修 罗摩尼祭”(“火祭” 之一 种) ,可 以“摄伏”敌人 得到火神的助力
  
 《南诏德化碑》云: 阁罗凤 派兵 败唐节度 使 鲜于仲通,乃是"先灵冥佑,神炬助威,天 协心 军郡全拔" 的"神炬助威"一句 尤值研究。"神炬"者,神火也。依 婆罗门 "祭祀万能"论,举行"修陀罗摩尼祭"("火祭"之一 ) 可以"摄伏"敌 人, 得到火神的助 力。
+
 《南诏德化碑》云 :赞普钟三年(754年), 阁罗凤 溃云南郡都督、侍御 使 李宓等 “伏尸遍毗舍之野” 毗舍即吠舍(Vaisya),是印度种姓制度 中, 次于 婆罗门 、刹帝利 第三 指农民、商 及手工业者阶层。此碑文用语 暗示南诏国受婆罗门教影响之深
  
 《南诏德化碑》云:赞普钟三年(754 年), 阁罗凤命击溃云 郡都督、侍御使李宓 人时 "伏尸遍毗舍之野" 毗舍即吠舍(Vaisya) ,是 印度种姓 中, 次于婆罗门 刹帝利的第 种姓,指农民、商人及手工业者阶层。此碑文用语,有力暗示南诏 受婆罗门教影响之深
+
 《南诏德化碑》云 :阁罗凤安定大局后(765 年), “坐 面以称孤,统东偏而作主。然后修文习武,官设百司,列尊叙卑,位分九 。阐三教,宾四门 ……” 其中“阐三教”者 在礼 建设 中, 把阐扬儒、佛 教定为
  
 《南诏德化碑》 云:阁罗凤安定大局后(765 年),"坐 面以称孤 统东偏而作主。然 习武,官设百司,列尊叙卑,位 九等。阐 宾四门 ……" 其中"阐 教"者 就是在礼制建设中,把阐扬儒、佛、梵三教定 国策
+
  《南诏德化碑》 外,《南诏图传》是现存[[南诏时期]]的另一重要[[历史]][[文物]],画于南诏中兴二年(898 年), 现藏[[日本]][[东京]]都有邻馆。《 诏图传》前半部分是画卷 ,后 半部分是[[ 字]]。[[图画]]的内容可以 部分:一、巍山起因 也就是梵僧化斋的故事。二、铁柱记 即祭铁柱的故事 。三 、西洱河记 舜化贞 立王霸之业“用牲牢而享祀西洱河(洱海)”
  
  除《南诏德化碑》外 ,《南诏图传》是 现存南诏时期的另 重要历史文物,画于南诏中兴二年(898年) 现藏日本东京都 邻馆。《南诏图传》前半部分是画卷 后半部分是文字 图画的内容可以分为三部分:一、 巍山 起因 也就是梵僧 斋的故事。二、 柱记 铁柱的故事 西洱河记 舜化贞为立王霸之业"用牲牢而享祀西洱河( 洱海)"
+
  有人认为 ,《南诏图传》 中的巍山圣僧 是一 位婆罗门教徒。因为梵僧头戴“赤莲冠” ,有 胡须 似非佛教徒之像 而且梵僧在 巍山 顶向蒙细奴逻妻及儿媳“受记”时,“左有朱鬃[[白马]] 上出 云中有[[侍童]]手把 杖;右有[[白象]],上出化云中有侍童手把[[方金镜]] 并有一[[青沙牛]]。”这里应是虚构的一个婆罗门教 祀场面 马神陀第克罹(Dadhikra)、象神 湿婆之子犍尼萨(Ganesa)均以侍童面貌出现。湿婆神之牛 名难陀(Nanda) ,用青沙牛代表
  
  有人认为, 《南诏图传》 巍山圣 僧是 一位 婆罗门教 为梵 僧头戴"赤莲冠" ,有 胡须 似非佛 徒之像 而且梵僧 巍山顶向蒙细奴逻妻及儿媳"受 "时,"左有朱鬃白马,上出化云 有侍童手把铁杖;右有白象 ,上 出化云中有侍童手把方金镜,并有一青沙牛 "这里应 虚构的一个 婆罗门教 祭祀场面。马神陀第克罹(Dadhikra)、象神、湿婆之子犍尼萨(Ganesa)均 侍童面貌出现。湿 神之牛,名难陀(Nanda),用青沙牛代表
+
 《南诏图传》 第四化里被杀害 颈下挂一条白带子,就 是婆罗门教 中学通“五明”的学者(班诘)所佩用的“项带” 《真腊风土记》曰:“为儒者呼 班诘,……于颈上挂白线一条。……颈上之线终生不去。”班诘,读音Pandit,源于 文,今泰文沿用其音 学问的人。[[真腊时期]]被称为[[班诘者]] 多为婆罗门 士,因为当时知识被婆罗门垄断,一般民众没有受教育的机会 所以周达观 《真腊风土 说:“由班诘入仕者 则为高 之人” 由于他们 是婆罗门教 士,所 他们颈上那条标志 罗门身份的白线终身不去
  
  南诏 图传》第四化里被杀害的梵僧颈下挂 条白 就是 婆罗门教 中学通"五明"的学者(班诘)所佩用的"项带"。《真腊风土记》曰:"为儒者呼为班诘,……于颈上挂白线 条。……颈上之线终生不去 "班诘,读音Pandit,源于 今泰文沿用其音 指有学问的人。真腊时期被称为班诘者,多为婆 门教士 因为当时知识被 婆罗门 垄断,一般民众没有受 机会 所以周达观在《真腊风 记》中说:"由班诘入仕者 则为高上 人"。由于 他们是婆罗门教 士,所以他们颈上那条标志婆罗门身份 白线终身不去
+
  除此而外, 南诏 时期滇池、洱海 一带 广泛存在的对[[大黑天神]]的崇拜 也证明 婆罗门教一 度经蜀身毒道由印度直接传入云南 大黑天神 名“摩珂迦罗”(Mahakala) 摩珂是大 是黑 故大黑天神是意译。他的原型就是 婆罗门教 崇拜 大自在天王湿婆 [[白族]]和[[彝族]]把大黑天神当作“本主”和“ 主” 即“本境 主”和“本土之主”,是 他们 保境安民的土地神。现今滇池、洱海地区仍然保留着许多供奉大黑天神的本主庙和本土庙。这 是婆罗门教 与当地巫教进行融和 证据
  
除此而外,南诏时期滇池、洱海一带广泛存在的对大黑天神的崇拜,也证明婆罗门教一度经蜀身毒道由印度直接传入云南。大黑天神梵名"摩珂迦罗"(Mahakala),摩珂是大,迦罗是黑,故大黑天神是意译。他的原型就是婆罗门教崇拜的大自在天王湿婆。白族和彝族把大黑天神当作"本主"和"土主",即"本境之主"和"本土之主",是他们保境安民的土地神。现今滇池、洱海地区仍然保留着许多供奉大黑天神的本主庙和本土庙。这是婆罗门教与当地巫教进行融和的证据。
 
  
 +
以上证明了有不少婆罗门教的成分在隋以前曾传人到东土,并显示了它们在古代中国的存在,当然在规模上是远远不能和同时代的佛教相比。那么如此情况能不能视作婆罗门教已经传人了中国?这就涉及到如何看待宗教的传播和如何认识宗教存在的标准。
  
  以上证明了有不少婆罗门 教的 成分在隋以前曾 东土 并显示了它们在古代 中国 存在, 当然在规模上 远远不能和同时代的佛教相比。那么如此情况能不能视作婆罗门教已经传 了中国?这就涉 到如何看待宗教的传播和如何认识宗教存 的标准
+
  教的传 播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从开始进入一个新的地域 站住脚跟之间的历程往往很长 其中甚至还有曲折和反复。就拿佛教进入 中国 来说,其传入之起始,史家或是放在[[西汉]]元帝元寿二年(公元前二年)大月氏使臣伊 向博士弟子[[景卢]]口授浮屠经,或是[[东汉]]明帝 永平七年(公元六十四年)某夜梦见金人而派遣郎中[[蔡悄]]等出使西域探访佛道 蔡悄等将中天竺僧 摄摩腾、[[竺法兰]] 佛像等带回[[洛阳]] 寺中居住
  
  播是 一个 渐进的过程,从开始进 一个新 地域到站住脚跟之间的历程往往很长 中甚至 还有曲折和反复。就拿 佛教 进入 中国 来说,其传入之起始, 家或 西汉元帝元寿二年(公元前2年) 月氏使臣伊存向博士弟子景卢口授浮屠经 或是东 明帝在永平七年(公元64年)某夜梦见金人而派遣郎中蔡悄等出使西域探访 佛道, 蔡悄等将 天竺僧人摄摩腾、竺法兰及佛像等带回洛阳在寺中居住
+
  不管以上那一种说法成立,佛 在西、东汉之间 入中国,已成了学界之共识。如果以这个作为 一个 外来宗教传 中国 标志 那么隋以前婆罗门教在 国的存在已经远远超过了这个标准。 甚至 可以说,[[魏晋]]以前关于 佛教 中国 显示存在的 料也 非常少的,至少不比本文所列举的隋以前婆罗门教 中土的史料多。而且,就像中国古代分不 清楚婆罗门教与佛教之间的区分一样 家本可相通,而时人也往往混为一谈也” 蒙上其它宗教色彩来进入一个新文化地域 宗教传播 常见现象
  
  不管以上那一 说法成立 佛教 西、东汉之间传入 中国, 了学界之共识。如果 这个作为一个外来宗教 传入中国的 标志 那么隋以前婆罗门教在中国的存在已经远远超过了这个 标准 。甚至可以说 魏晋以前关于 佛教 中国 显示存在的史料也是非常少 的,至 少不比本文所列举的隋以前婆罗门教 中土的史料多。而且 就像中国古代分不大清楚婆罗门教与佛教 区分一样 " 代佛教道 本可相通,而时人也往往混为一谈也",蒙上其它宗教色彩来进入一个新文化地域是宗教传播中常见现象
+
  因此,即使婆罗门教由于种 原因 后来没有 在中国 站住脚跟 整体规模,也应该视作它在隋 传入 中国 。否则 按同样 标准, 佛教 传人 中国的 时间只能下延到东汉末 至在 两晋之间 因为直到西晋末动乱 东晋十六国时 官方才允许 人[[出 ]]
  
  因此,即使 婆罗门教 由于种种原因,后来没有在 中国 站住脚跟,形成整体规模 ,也 应该视作它 在隋以前 传入过 中国。 否则的话,按同样标准,那 佛教 传人中国 时间只能下延到东汉末,甚至 两晋之间 因为直到西晋末动乱之后 东晋十六国时,官方才允许汉人出家
+
  其实 婆罗门教 中国 ,也 不是 在隋以前 昙花一现。来自婆罗门教的[[音乐]]、[[绘画]]、[[雕塑]]、医药、天文、数术、占卜术、咒术等等,对 中国 文化起着重大而持久的影响 虽然这些往往是和 佛教的 文化影响混淆 一起 但还是能够分得清 的。
  
  其实 婆罗门 教到中国后 也不 是在 前昙花一 。来自 婆罗门 教的音乐、绘画、雕塑、医药、天文、数术、占卜术、咒术等等,对中国文化起着重大而持久 影响。虽然这些往往是和佛教 文化影响混淆 一起 是能够分得清 的。
+
  至于我们在《[[隋书·经籍志]]》中所见到的 婆罗门 典籍 非常清楚了。 几百年后的《[[宋史·艺文志]]》里,我们还可 诸如《[[ 婆罗门 僧服仙茅方]]》一卷这样 书籍 与流传 证明婆罗门教 顽强地保持着它 一些特性
  
至于我们在《隋书·经籍志》中所见到的婆罗门典籍,更是非常清楚了。在几百年后的《宋史·艺 志》里,我们还可以发现诸如《婆罗门僧服仙茅方》一卷这样的书籍的存在与流传,证明婆罗门教还顽强地保持着它的一些特性。
+
==参考 献==
  
 
[[Category:200 宗教總論]]
 
[[Category:200 宗教總論]]

於 2019年12月19日 (四) 04:47 的修訂

印度教是隨着印度封建社會形成,種姓制度發生新變化而出現的。印度教不是某位教主創立的思想體系,而是在長期社會發展過程中形成的,它是廣泛吸收婆羅門教佛教耆那教教義以及民間信仰、風俗習慣、哲學思想等的綜合產物。也代指印度文化圈內所產生的宗教,是世界主要宗教之一。是印度的國教,在南亞的巴基斯坦孟加拉國斯里蘭卡尼泊爾,東南亞的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新加坡菲律賓,以及英國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新西蘭南非的印度裔人群也有眾多信徒。它擁有10.5億信徒(1993年統計數),僅次於擁有15億信徒的基督教、11億信徒的伊斯蘭教,大於擁有3億信徒的佛教。

所謂「印度教」是產生於印度文化圈上的宗教、哲學、文化和社會習俗的綜合稱謂,它的信仰、哲學、倫理觀點等複雜多樣,甚至相互矛盾。印度的社會等級、集團和不同的文化階層有着各自相異的信仰和實踐,但是與其他宗教不同,印度教有着三大特點「崇拜三向神、直接宣揚世襲等級制度、堅定相信輪迴轉世」,把種姓制度作為核心教義,要求教徒嚴格遵守種姓制度。種姓制度是最典型、最森嚴的等級制度。四個等級在地位、權利、職業、義務等方面有嚴格的規定。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 印度教 外文名稱 Hinduism

時間 公元前2000年~公元前1500年間

誕生地 印度

影響力 世界信徒人數第三多的宗教

主要分布地 印度、巴基斯坦、尼泊爾等

本段起源

印度教能起源於哈拉帕的轉世及靈魂不死之說,在吠陀時代晚期重新出現,並成為印度教更深一層的基本組成部分。

凡人一生中產生的業,決定了他的靈魂下次轉世重生時,究竟是成為更高等或更低等的人,還是變成一頭獸,或甚至一隻昆蟲。特殊的虔誠、默想、禁慾和對永恆真理的理解,可避免轉世的生命輪迴;這樣境界的靈魂避開了這種輪迴而達到超脫,這並非有形的升入天國,而是精神上與神或天地萬物重聚的極樂。藉助凡人肉體的不死靈魂,凡人的生命可以包含一個具有神的不朽創造力的永生幽靈,而靈魂則能夠再生或轉世。

轉世的信念加強了印度教尊重一切生命的情感。一個人的親戚或祖先也許已經再生為一匹或一隻蜘蛛。從哈拉帕時代以來,得到特別的尊敬,這是由於它們的基本用途及母牛產奶造成的創造和母性象徵。公牛自然象徵着耐力和男子漢氣魄(與地中海文化一樣),母牛則以其有光彩的大眼睛而象徵溫柔。但對印度教來說,一切生命都是神聖的,任何生物都是顯示神的存在的偉大生命鏈條上的一環。因此,虔誠的印度教徒都是素食者,除最低等種姓外,所有人都特別要避免吃牛肉。牛奶、凝乳、酥油、酸奶等等,都只用於宗教獻祭儀式上。

進入吠陀時代晚期(約公元前600年)之前,印度教的萬神殿已由三位一體的毗濕奴濕婆梵天統治,他們都是至高神,都是造物主。隨着印度教繼續合併地區性及民間宗教神只和傳統,出現了五花八門、有各自的信仰和信徒的神只配偶、神只肉化身和小神只的令人為難的局面,包括:仁慈的頭神,是濕婆和他妻子雪山神女之子,有象形頭;象徵忠心和力量的神哈奴曼;智慧和學識女神娑羅室伐底;黑天;毗濕奴之妻吉祥天女,兼財富及世俗功績女神;還有始祖女神迦梨(又叫時母)或杜爾迦(又叫難近母),都是濕婆配偶的形象或其較陰森外表的女性等同物,有時稱為死亡及疾病女神,但同濕婆一樣,人們,尤其是婦女,也祈求她的幫助。

濕婆成了最廣受崇拜的大神。在人們心目中,他既是創造之神,又是毀滅之神、收穫之神、豐饒之神、宇宙舞神以及瑜伽信徒(瑜伽功及苦修的實行者)的主神。他還主宰人的生和死及天才的繁衍,被人們與其他宗教的類似神只並列,包括代表苦難(釘死在十字架上)和永恒生命的基督。在其他一些宗教中,用人做祭品作為祈求生命復活的手段;獻祭的遭難者將生命讓給他人,或獻出生命為他人祈福。印度教承認這一觀念,因為它把死亡看成生命的一個當然部分,並通過濕婆和迦梨女神的形象慶祝它。

發展

印度教形成於二世紀左右,奧義書集大成,六派哲學體系漸成,它是綜合各種宗教,主要是婆羅門教信仰產生出來的一個新教,而在二世紀之前又被稱為是婆羅門教並且得到了當時印度上層人物王孫貴族的支持。

印度教繼承婆羅門教的教義,仍信仰梵,並對存在着造業、果報和輪迴的觀點,贊成和積極發揮。但並不同於婆羅門教的教義、教規等。

首先,婆羅門教原是一個多神教,而印度教是一個具有相當特殊性的神教。印度教也信仰多神,但在多神中應以梵天、毗濕奴、濕婆三神為主神。認為,梵天是主管創造世界之神;毗濕奴是主管維持世界之神;濕婆是主管破壞世界之神。

印度教認為釋迦牟尼佛是毗濕奴的第九個化身。

其次,印度教吸收了耆那教欲的主張。

再次,印度教也普遍建立起僧團寺廟

婆羅門教起初無寺廟,公元一世紀左右才開始有點零星廟宇。印度教自建立起,它的祭祀活動在寺廟舉行,有些慶典祭祀還有專門的舞蹈者跳祭神舞,吸引了成千上萬的人,形成了盛大、熱烈的場面。因此,產生的影響也就越來越大。

最後,在哲學上,是以一個更完整的客觀唯心主義體系為基礎。提出這一體系的是八世紀吠檀多哲學大師商羯羅。他創立了不二論,即一元論學說,認為除宇宙精神梵以外沒有任何真實的物,梵和個人精神是同一的、「不二」的。為人們指出了如何擺脫虛妄,達到真實的道路。在他看來,物質、個人靈魂、具有人性的神又都是存在的,但從總的真理的意義上來說,這一切都是幻覺,是梵以幻力進行了神秘而不可喻解的作用的結果。

他認為,把幻象當成真有,是以人自身的無知無明為條件的。並強調指出:「只有智者可以透過它看到它背後除了唯一實在的梵以外無它物。」在商羯羅的眼裡,人的本我,也即他的不死的靈魂,他的精神,在本性上是與最高實在梵完全相同,人生的目的,就是摒虛幻不實的物質世界,使人的本我與梵合一。至此便可以擺脫痛苦的世世輪迴,進入神妙而又銷魂的純粹極樂狀態。鼓吹解脫之道是在心智上進行多方面的修養,逐步做到能區分永恆的東西和無常的東西,控制自己的感官,放棄對於世間物質的執着,熱心嚮往與梵的結合,通過冥想梵我如一的真理獲得堅定的信仰。

商羯羅就是以這一客觀唯心論的哲學理論,引導人們崇尚印度教。他還親自組織了一些重要的宗教活動。並在印度建立了四個聖地和仿照佛教僧團成立了「十名教團」印度教組織。

傳說

與佛教和瑣羅亞斯德教(瑣羅亞斯德教,伊斯蘭教出現之前古代伊朗的主要宗教,傳說為伊朗人先知瑣羅亞斯德所創,流行於古伊朗和中亞細亞一帶,現存於伊朗偏僻地區並盛行於印度境內帕西人中間。該教教義認為,宇宙間有善與惡、光明與黑暗兩種力量在鬥爭,善和光明終將戰勝惡和黑暗,而火是善和光明的化身。其主要儀式是禮拜"聖火",一切重大的祭奠祈禱都要燃起聖火。南北朝時傳入中國,稱祆教、火祆教或拜火教。——譯者)一樣,印度教接受邪惡的存在,願意忍受比其他宗教更多的世俗痛苦,承認人——他們自己就是善與惡、愛與恨、悲與喜、低賤與高貴、自私與利他的混合——必須服從自己的本性和宇宙的本質。

因而,印度教的主要男女神只同時代表着毀滅者和創造者兩個方面,既製造痛苦,又帶來福祉,是本來面目的宇宙的真正代表。在印度教發展的後期,印度教的主流教派逐漸向一神論發展,強調宇宙萬物的統一性和超乎類人神靈之上的唯一創造本原的尊嚴。即使沒有宗教信仰,沒有默想和對永恆真理神秘理解的各種中間媒介,也可能找到通向創造力和宇宙真理之門。正如印度教箴言所說,「神雖唯一,名號繁多,惟智者知之。」

印度教的改良主義流派耆那教錫克教(分別在公元前6世紀和公元14世紀後期)都有一神論傾向。

教義

主神論

這是印度教的主要特徵之一。表面上印度教號稱有3300萬個神靈,但多數印度教徒只崇拜一個天神。

印度教有三大主神:梵天、毗濕奴和濕婆。

梵天是第一位的主神,是創造萬物的始祖;

毗濕奴是第二位的主神,是宇宙的維持者,能創造和降服魔鬼,被奉為保護神;

濕婆是第三位的主神,是世界的破壞者,以男性生殖器為象徵,並不斷變化着不同的形象,也被奉為毀滅之神。

在三個主神中,又往往把毗濕奴或濕婆立為一個主神,其他神都在其下,並都是這兩個神之一的化身,所以是具有特殊性的一神教。

種姓分立

教徒要嚴格遵守種姓制度,婆羅門享有至上的權威,這充分體現了印度教宗教生活社會化的特徵。

印度教與佛教和基督教等其他宗教最大的不同是,印度教直接宣揚世襲等級制度,把種姓制度作為核心教義,要求教徒嚴格遵守種姓制度。種姓制度是最典型、最森嚴的等級制度。四個等級在地位、權利、職業、義務等方面有嚴格的規定。

以僧侶貴族為主的第一等級婆羅門擁有解釋宗教經典和祭神的特權。

以軍事貴族和行政貴族為主的第二等級剎帝利擁有徵收各種賦稅的特權。

雅利安人自由平民是第三等級吠舍,從事農、牧、漁、獵等,必須以布施和納稅的形式來供養前兩個等級。

被征服的土著居民是第四等級首陀羅,只能從事農、牧、漁、獵等以及其他低賤的職業。

種姓制度規定:各等級職業世襲,父子世代相傳;各等級實行內部同一等級通婚,嚴格禁止低等級之男與高等級之女通婚;首陀羅沒有參加宗教生活的權利。印度教就是印度剝削階級世襲地統治印度被剝削階段的工具。婆羅門和剎帝利是印度的剝削階級,吠舍和首陀羅是印度的被剝削階級。

從公元前600年到公元2017年,印度剝削階級婆羅門和剎帝利通過印度教成功地世襲地統治了印度被剝削階級吠舍和首陀羅2617年。

因果報應

認為每一種生命都有靈魂,會再生或轉世,善惡將得到報應,這種輪迴周而復始,無始無終。要得解脫必須達到梵我如一的境界,即靈魂與神合而為一。

解脫的道路有三種:

一是行為的道路,嚴格奉行各種戒律、例行祭祀;

二是知識的道路,通過學習、修行、親證等;

三是虔信的道路,靠信仰神而得到恩寵。

祭祀萬能

由於印度教認為婆羅門地位至上,因而祭祀萬能影響了印度人兩千多年的歷史,教徒崇拜各種類型的神,且禮儀繁瑣,有時甚至將活人作犧牲。

此外,印度教認為克制情緒及苦行是一種非常重要的修煉方法,它可以使人達到梵我如一的境界,擺脫輪迴之苦。

吠陀經典

吠陀經典被認為是印度歷史上一切文化的淵源,被稱為「天啟的經典」。這部印度最早的宗教經典是印度古老宗教與歷史文獻的總集,對印度後世的宗教與哲學思想影響深遠。

梵天

梵天是印度教三大主神之一。在《往事書》中被稱作是世界的創造者。據說他有四隻手四個頭。曾創造娑羅室伐底為妻;娑羅室伐女在神話中是智慧、文藝和科學的保護神。手持樂器貝葉書念珠蓮花,常騎天鵝孔雀。印度教徒認為,梵天創造世界之後已經盡了他的天職。他以自己的女兒為妻是犯了忤逆的大罪。因此對梵天很不重視。只在普希伽爾有一所供奉梵天的神廟。但對娑羅室伐底的崇拜則很流行。

不害

印度教有顯密兩乘之分。在密教中盛行着輪座,對性力女神「五M」的祭儀等。另外,在民間信仰中,還流行着宰殺動物甚至活人等作為祭祀的犧牲。在另一些教派中又嚴格實行素食主義。提倡梵行(清淨的行為)。特別信奉非暴力或「不害」的理想。

「不害」被《奧義書》列為再生族斷滅輪迴五種修行方法之一。《侏儒往事書》還將其作為一種人格化的女神加以崇拜。甘地繼承了這種思想,使「不害」構成他的非暴力主義的基本原則之一。

四時段

在傳統的印度思想中,有一個叫做Yuga的時間單位。

世界的一個周期分為四個Yuga:SatyaYuga(或KritaYuga),TretaYuga,DvaparYuga,KaliYuga。

在SatyaYuga,神的力量為眾生所感知,人們相互之間通過心靈溝通,物質世界與精神世界沒有隔閡,世界上沒有痛苦也沒有悲哀,沒有戰爭,沒有宗教,也感受不到時間的流動,可以說這是人類的黃金時代。

TretaYuga是一個精神的時代,人類發現了時間,發明了工具,用自己的心智占據了世界的主導地位。人類的心靈交流受到了阻礙,也出現了戰爭。《羅摩衍那》的故事據說就發生在這個時代。

到了DvaparYuga,人類開始研究科學,發明了更多的工具,在精神與物質之間開始作出選擇。他們意識到了人與人之間的距離,而人與人的交流也要依賴文字。在這個時代,權力掌握在女人手裡。據說Krishna的死亡就是這個時代的終結,而《摩訶婆羅多》里就描述了這一段。在《摩訶婆羅多》的最後,人類迎來了KaliYuga。

KaliYuga是一個物質的時代,男人代替女人掌握了世界的權力。人們追求物質勝過追求精神。權力和迷信開始統治人們的精神,神的存在只為少數人所感知,而使得人類了解神的方法只剩下宗教。

學說

印度教對於靈魂和肉體的關係是這樣認為的:生命不是以生為始,以死而終,而是無窮無盡的一系列生命之中的一個環節,每一段生命都是由前世造作的行為(業)所決定。動物、人和神的存在都是這個連鎖中的環節。一個人的善良品行,可以使他升天,邪惡則能令他來世墮為畜類。一切生命,即使在天上,都必有終期,不能在天上或人間求得快樂。虔誠的印度人的願望是獲得解脫,在那種不變的狀態之中獲得安息,這稱為梵。

印度教具有正反「二元」性,它接受邪惡的存在,願意忍受比其它宗教更多的世俗痛苦,承認人——他們自己就是善與惡、愛與恨、悲與喜、低賤與高貴、自私與利他的混合——必須服從自己的本性與宇宙的本質。因此,印度教的主要男女神只同時代表着毀滅者和創造者兩個方面,既創造痛苦,又帶來福祉。

因此,虔誠的,尤其是有文化的教徒,基本上是一神論者,強調宇宙萬物的統一性和超乎類人神靈之上的唯一創造本源的尊嚴。即使沒有宗教信仰,通過信仰、默想和對永恆真理神秘理解的各種中間媒介,也可以找到通向創造力和宇宙真理之門。

地位

印度教源於古代印度韋陀教及婆羅門教,是世界主要宗教之一。它擁有10.5億信徒(1993年統計數),僅次於擁有15億信徒的基督教和11億信徒的伊斯蘭教。

所謂「印度教」是存在於印度本土上的宗教、哲學、文化和社會習俗的綜合稱謂,它的信仰、哲學、倫理觀點等複雜多樣,甚至相互矛盾。印度的社會等級、集團和不同的文化階層有着各自相異的信仰和實踐。這種綜合性、多樣性使人們很難對印度教的信仰和特徵作出公認、明確的定義。

馬克思曾說:「這個宗教既是縱慾享樂的宗教,又是自我折磨的禁欲主義的宗教;既是林加崇拜的宗教,又是佳格納特的宗教;既是和尚的宗教,又是舞女的宗教。」可以說「印度教」囊括了一神論、多神論、泛神論和無神論。

十九世紀英國殖民地曾用了20年時間對印度教作了系統的調查,當年英國外交部曾宣布:無法對印度教作出一個準確的定義,它既是有神論的宗教,又是無神論的宗教,既是多元論的宗教,又是一元論的宗教;既是禁欲主義的宗教,又是縱慾主義的宗教;既是宗教信仰,也是生活方式等等。

「印度教」(Hinduism)一詞並非印度人民對自有宗教的稱謂,而是外來人強加的。在印度所有經典中都沒有這個詞的出現。「Hindu」實為「Sindhu」一字的訛傳。此字本指自古以來就被西方國家稱為「India」(印度)的國度,是由希臘人從波斯人借用的字。後來由於印度周邊地區的穆斯林無法念清楚「Sindhu River」(印度河)中的第一個字母「S」,因此把該字念成了「Hindu」。這個字後來就被外國人用來代指生長在由印度河恆河澆灌的土地上的人民所具有的宗教信仰和傳統文化。因此,確切地說,印度教是由存在於印度本土上的不同信仰組織集合而成的。

不過,儘管有那麼多的信仰,但大多數的根源都來自一個,即成書於公元前2000年前的《韋陀經》(又譯「吠陀」)。《韋陀經》有四部:娑摩(Sama Veda)、耶柔(Yajur Veda)、梨俱(Rig Veda)、阿闥婆(Atharva Veda)。這四部《韋陀經》教義主要分兩個部分:祈求世間福報及達到靈性解脫。每一部分又各自分出不同的目標和不同的層次。正是這些林林總總的不同目標及不同層次才構成了印度教各種信仰的「百花齊放,百家爭鳴」。

印度教中所崇拜的神有很多,但主要的神有:至尊神奎師那和他的擴展羅摩神、創造之神大梵天、破壞之神濕婆、維繫之神毗濕奴。印度教認為善惡有因果,靈魂有輪迴。善行能讓人死後升天,惡行則讓人死後墮為畜牲。印度教主張禁慾和苦行,以達到靈魂的淨化。印度教還主張非暴力,不殺生,即使踩死一隻螞蟻也是不仁。因而印度教教徒一般是吃素,最保守的印度教教徒甚至連雞蛋都不吃。

印度教有嚴格的種姓制度,即人分為從高貴到低賤的四個等級: 婆羅門、剎帝利、吠舍首陀羅。各種姓間界限分明,不通婚,不往來,不變更。印度教還有形形色色的教律,諸如:重男輕女、寡婦不能再嫁、已婚婦女不能在大庭廣眾下拋頭露面以及重婚等等。

印度教的經典主要是四部《韋陀經》,此外還有作為韋檀陀哲學來源的《奧義書》和《森林書》、歷史文獻《往世書》、兩大史詩《羅摩衍那》和《摩訶婆羅多》以及《博伽梵歌》和一些宗教聖人傳記等。

禮儀

印度教從未規定過一成不變的與基督教或猶太教相當的統一禮拜儀式。虔誠的印度教徒天天在每個印度教家庭都備有的簡陋祭壇前背誦規定的祈禱文,他們可能頻頻到印度無處不在的由叫做祭司的人照管的某個寺廟中祈禱或捐贈食物和鮮花。但不存在固定的刻板的儀式,沒有固定的聖職委任或教士職務,也沒有專門的類似基督教的星期日、猶太教的安息日或穆斯林的禮拜五那樣的宗教節日供人禮拜

在宗教儀式中,擔任專職書記員,和主要由梵文寫成的吠陀經及敘事詩的朗誦員的人,都是最高等級婆羅門種姓成員,他們也是喪禮、婚禮、成年禮和代人向神祈禱的唯一執行者。這些無疑都是祭司的職能,然而並不要求執行人必為俗人與神靈之間的中間媒介。所有印度教婆羅門成員都不是祭司,雖然印度教祭司管理寺廟並接受供品,但他們遠非基督教或猶太教那樣正式任命的職務。

節日

印度教的節日也不少,其中大多數的文化色彩與宗教色彩一樣濃厚,比如秋季的排燈節和春季的好利節

排燈節

排燈節,印度重大宗教節日之一,為期五天,相當於現在通用日曆的10月下旬。此節供奉財富女神吉祥天女,在孟加拉則供奉女神迦梨

好利節

好利節,印度教的春節,即公曆2、3月間的望日。該節富於縱情狂歡的特徵,屆時人們不分種姓、性別、社會地位和年齡,力求盡歡。印度教還存在到著名寺廟和聖地朝覲的古老傳統。


宗教觀念演變

看一看現代印度節日和朝覲,就會對喬叟(GeoffreyChaucer,約1342年~1400年),英國莎士比亞時代以前最傑出的作家和最偉大的詩人之一。他在晚年所寫的長詩《坎特伯雷故事集》中,敘述了朝聖者騎馬從倫敦前往坎特伯雷城朝拜殉教聖人的聖祠的情景。——譯者時代英國和中世紀歐洲的西方大多數人滿腦子宗教觀念的情形有所了解。

不過,文藝復興時期開始時遍及歐洲的還俗浪潮,已在受到城市化、工業化、技術革命和民族國家興起等衝擊的今日印度出現。對於數量日漸增加的城市職業印度人來說,宗教已經不如其他更世俗的機會重要。雖然這些人仍只占總人口的少數,但他們多半就是那些拋棄了種姓或對種姓抱無所謂態度的群體。

現代印度很多領導人已經採納了非宗教觀念,甚至甘地也曾聲言反對種姓歧視,並公開反對苛刻對待不可接觸者,不可接觸者是印度各種姓以外的、沒有權利、沒有地位的、最底層的一部分人,也稱移民。

中國文獻記載

記載內容

在印度傳入中國的宗教中,以佛教為獨盛,中國古人的腦袋中,幾乎將佛教當了印度文化的別名,凡從印度傳來的東西,常常委之於佛教。對於印度成分的東西皆被籠統地看成佛教的術語和思想,然而這是不正確的。印度教傳入中國的時間更在佛教之前,為佛教的雛形。

東漢永平年間佛教傳入中國。伴隨着許多佛門高僧相繼來中國布道,一些婆羅門教士來到中國。據《高僧傳》載,有名有姓可考的具備婆羅門身份的高僧就有如下幾人:

佛陀耶舍,此雲覺明,罽賓人,婆羅門種,世事外道。」

求那跋陀羅,此雲功德賢,中天竺人,以大乘學故,出號摩訶衍,本婆羅門種。幼學五明諸論,天文書算,醫方咒術,靡不該博。後遇見阿毗曇雜心,尋讀驚悟,乃深崇佛法焉。其家世外道,禁絕沙門,乃舍家潛遁,遠求師範,即投簪落髮,專精志學,及受具戒,博通三藏。……元嘉十二年至廣州。」

「元有南天竺波羅奈城婆羅門姓瞿曇氏,名般若流支,魏言智希,從元象元年至興和末,於鄴城譯正法、念聖、善住、回諍、唯識等經論,凡一十四部八十五卷。」

以上列舉的3人,原先皆是婆羅門,後改奉佛法。因為《高僧傳》所記皆是佛教高僧,對婆羅門教士不感興趣。那麼,漢唐之際,有沒有純粹的婆羅門教士來到中土呢?回答是肯定的。我們在《全唐詩》里找到一首清江寫的《送婆羅門》詩,其詩云:「雪嶺金河獨向東,吳山楚澤意無窮。如今白首鄉心盡,萬里歸程在夢中。」詩人跟遠道而來的婆羅門教士有應酬交往。

唐代詩人劉禹錫患眼疾,大概是白內障,經婆羅門教士用金蓖術治好,故有贈婆羅門僧詩一首傳世。其詩曰:「三秋傷望遠,終日泣途窮。兩目今先暗,中年似老翁。看朱漸成碧,羞日不禁風。師有金篦術,如何為發蒙?」

婆羅門的醫術,當時處於世界領先的地位,並介紹到中國。《隋書》經籍志載有《婆羅門諸仙藥方》二十卷,《婆羅門藥方》五卷,便是最好的佐證。由此推斷,先後來到中國的婆羅門教士決非一人二人。

在《隋書·經籍志》中,有一些冠以「婆羅門」名義的典籍,這裡姑且稱之為婆羅門典籍。它們主要分布在《經籍志》的子部和經部里、史部里也有,即:

婆羅門書》一卷;

婆羅門天文經》二十一卷,婆羅門舍仙人所說;

婆羅門竭伽仙人天文說》三十卷;

婆羅門天文》一卷;

婆羅門算法》三卷;

婆羅門陰陽算曆>>一卷;

婆羅門算經》三卷;

婆羅門諸仙藥方》二十卷;

婆羅門藥方》五卷;

大隋翻經婆羅門法師外國傳》五卷;

南詔曾信奉婆羅門教

南詔是公元七世紀中葉至十世紀初存在於雲南大理一帶的由彝族白族先民建立的地方政權。南詔的宗教信仰十分複雜,有原始的巫教,後又傳入佛教密宗和道教。最近有人又從《南詔德化碑》和《南詔圖傳·文字卷》中找到南詔曾經信奉婆羅門教的證據。

《南詔德化碑》云:閣羅鳳在當王儲之時「不讀非聖之書,嘗學宇人之術。」溫玉成先生認為,「宇人」即應是《摩登伽經》所譯的「仙人」,或「初人」。「宇人之術」的「術」,專指婆羅門教《四吠陀》之四。玄奘《大唐西域記》卷二云:「其婆羅門學《四吠陀》,一曰壽,謂養生繕性;二曰祠,謂享祭祈禱;三曰平,謂禮義、占卜、兵法、軍陣;四曰術,謂異能、伎熟、禁咒、醫方」。由此可知,閣羅鳳亦學習婆羅門教之《吠陀》也。

《南詔德化碑》云:閣羅鳳派兵擊敗唐節度使鮮于仲通,乃是「先靈冥佑,神炬助威,天人協心,軍郡全拔」。其中的「神炬助威」一句,尤值研究。「神炬」者,神火也。依婆羅門教的「祭祀萬能」論,舉行「修陀羅摩尼祭」(「火祭」之一種),可以「攝伏」敵人,得到火神的助力。

《南詔德化碑》云:贊普鍾三年(754年),閣羅鳳命擊潰雲南郡都督、侍御使李宓等人時,「伏屍遍毗舍之野」。毗舍即吠舍(Vaisya),是印度種姓制度中,次於婆羅門、剎帝利的第三種姓,指農民、商人及手工業者階層。此碑文用語,有力暗示南詔國受婆羅門教影響之深。

《南詔德化碑》云:閣羅鳳安定大局後(765年),「坐南面以稱孤,統東偏而作主。然後修文習武,官設百司,列尊敘卑,位分九等。闡三教,賓四門,……」。其中「闡三教」者,就是在禮制建設中,把闡揚儒、佛、梵三教定為國策。

除《南詔德化碑》外,《南詔圖傳》是現存南詔時期的另一重要歷史文物,畫於南詔中興二年(898年),現藏日本東京都有鄰館。《南詔圖傳》前半部分是畫卷,後半部分是文字圖畫的內容可以分為三部分:一、巍山起因,也就是梵僧化齋的故事。二、鐵柱記,即祭鐵柱的故事。三、西洱河記,舜化貞為立王霸之業「用牲牢而享祀西洱河(洱海)」。

有人認為,《南詔圖傳》中的巍山聖僧是一位婆羅門教徒。因為梵僧頭戴「赤蓮冠」,有鬍鬚,似非佛教徒之像。而且梵僧在巍山頂向蒙細奴邏妻及兒媳「受記」時,「左有朱鬃白馬,上出化雲中有侍童手把鐵杖;右有白象,上出化雲中有侍童手把方金鏡,並有一青沙牛。」這裡應是虛構的一個婆羅門教祭祀場面。馬神陀第克罹(Dadhikra)、象神、濕婆之子犍尼薩(Ganesa)均以侍童面貌出現。濕婆神之牛,名難陀(Nanda),用青沙牛代表。

《南詔圖傳》第四化里被殺害的梵僧頸下掛一條白帶子,就是婆羅門教中學通「五明」的學者(班詰)所佩用的「項帶」。《真臘風土記》曰:「為儒者呼為班詰,……於頸上掛白線一條。……頸上之線終生不去。」班詰,讀音Pandit,源於梵文,今泰文沿用其音,指有學問的人。真臘時期被稱為班詰者,多為婆羅門教士,因為當時知識被婆羅門壟斷,一般民眾沒有受教育的機會。所以周達觀在《真臘風土記》中說:「由班詰入仕者,則為高上之人」。由於他們是婆羅門教士,所以他們頸上那條標誌婆羅門身份的白線終身不去。

除此而外,南詔時期滇池、洱海一帶廣泛存在的對大黑天神的崇拜,也證明婆羅門教一度經蜀身毒道由印度直接傳入雲南。大黑天神梵名「摩珂迦羅」(Mahakala),摩珂是大,迦羅是黑,故大黑天神是意譯。他的原型就是婆羅門教崇拜的大自在天王濕婆。白族彝族把大黑天神當作「本主」和「土主」,即「本境之主」和「本土之主」,是他們保境安民的土地神。現今滇池、洱海地區仍然保留着許多供奉大黑天神的本主廟和本土廟。這是婆羅門教與當地巫教進行融和的證據。


以上證明了有不少婆羅門教的成分在隋以前曾傳人到東土,並顯示了它們在古代中國的存在,當然在規模上是遠遠不能和同時代的佛教相比。那麼如此情況能不能視作婆羅門教已經傳人了中國?這就涉及到如何看待宗教的傳播和如何認識宗教存在的標準。

宗教的傳播是一個漸進的過程,從開始進入一個新的地域到站住腳跟之間的歷程往往很長,其中甚至還有曲折和反覆。就拿佛教進入中國來說,其傳入之起始,史家或是放在西漢元帝元壽二年(公元前二年)大月氏使臣伊存向博士弟子景盧口授浮屠經,或是東漢明帝在永平七年(公元六十四年)某夜夢見金人而派遣郎中蔡悄等出使西域探訪佛道,或是蔡悄等將中天竺僧人攝摩騰、竺法蘭及佛像等帶回洛陽在寺中居住。

不管以上那一種說法成立,佛教在西、東漢之間傳入中國,已成了學界之共識。如果以這個作為一個外來宗教傳入中國的標誌,那麼隋以前婆羅門教在中國的存在已經遠遠超過了這個標準。甚至可以說,魏晉以前關於佛教在中國顯示存在的史料也是非常少的,至少不比本文所列舉的隋以前婆羅門教在中土的史料多。而且,就像中國古代分不大清楚婆羅門教與佛教之間的區分一樣,「漢代佛教道家本可相通,而時人也往往混為一談也」,蒙上其它宗教色彩來進入一個新文化地域是宗教傳播中常見現象。

因此,即使婆羅門教由於種種原因,後來沒有在中國站住腳跟,形成整體規模,也應該視作它在隋以前傳入過中國。否則的話,按同樣標準,那佛教傳人中國的時間只能下延到東漢末,甚至在兩晉之間,因為直到西晉末動亂之後的東晉十六國時,官方才允許漢人出家

其實婆羅門教到中國後,也不是在隋以前曇花一現。來自婆羅門教的音樂繪畫雕塑、醫藥、天文、數術、占卜術、咒術等等,對中國文化起着重大而持久的影響。雖然這些往往是和佛教的文化影響混淆在一起,但還是能夠分得清的。

至於我們在《隋書·經籍志》中所見到的婆羅門典籍,更是非常清楚了。在幾百年後的《宋史·藝文志》里,我們還可以發現諸如《婆羅門僧服仙茅方》一卷這樣的書籍的存在與流傳,證明婆羅門教還頑強地保持着它的一些特性。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