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斯珀尔·施文克斐尔德
![]() |
卡斯珀尔·施文克斐尔德(1490年-1561年),外文名:Kaspar Schwenckfeld,德意志基督教神学家,神秘主义者。
古代教会的基督教神学家往往是主教,中世纪的神学家则往往是修会人士[1]。自从大学作为修会高等学府在中世纪产生以来,神学就总是居首的学系。后来,在中世纪盛期,“神学[2]”这一概念就在阿贝拉尔(早期经院哲学)和波纳文图拉(盛期经院哲学)首次获得了一个更为全面的意含:“关于神圣知识的领域”,包含了整个基督教学说。
目录
人物简介
生于下西里西亚的奥西格,出身贵族。曾在科隆大学和奥得河畔法兰克福大学学习。1511—1523年先后在几处宫廷任顾问。1518年经历灵性觉醒。1525年在维滕贝格访马丁•路德,两人的圣餐观有分歧。返回西里西亚后,进一步发展自己的神学理论并设计宗教改革计划,并创立自己的教会。持中间路线,建立介乎天主教和路德教义之间的学说。主张以内心虔诚为主,把组织和信条作为增强信仰和热爱上帝的外在形式。1529年离开西里西亚,前往斯特拉斯堡。1533年在斯特拉斯堡宗教大会上为自己的教义辩解。1540年发表《伟大的信纲》一文,捍卫自己的教义。认为基督的肉体和人的肉体无异,只是由于神的“恩宠”他才化为上帝圣子。为此天主教和新教各派都视其为“异端”。其信徒纷纷脱离正统教会,另立教会和兄弟会。后不断易地而居,更换笔名写作,反驳他人的批评。死于乌尔姆。死后其追随者仍在西里西亚、德意志南部地区活动,并进入荷兰等国。1743年有四十个家族移居英国,后又从英国移居美国宾夕法尼亚,在当地建立施文克菲尔德教会,至今仍存。
参考文献
- ↑ 中世纪修道院及修道士生活大揭秘,沪江网校,2017-05-16
- ↑ 神学的定义与任务,太原市基督教两会,2018-0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