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鹤虱的鉴别方法
【鉴定中药材名】
南鹤虱
【生境分布】
产于江苏、安徽、湖北、浙江、湖南、江西、广西、四川、贵州等地。
【药材来源鉴定】
在我国南方地区作为鹤虱药用的主要是伞形科植物野胡萝卜Daucus carota L.的干燥成熟果实,习称南鹤虱。
【药材历史考证】
《新修本草》:主蛔、蛲虫,用之为散,以肥肉汁,服方寸匕。亦丸散中用。生西戎。
【药材性状鉴定】
为双悬果,呈椭圆形,多裂为分果。分果长3~4mm,宽1.5~2.5mm。表面淡绿棕色或棕黄色,顶端有花柱残基,基部钝圆,背面隆起,具4条窄翅状次棱,翅上密生1列黄白色钩刺,刺长约1.5mm,次棱间的凹下处有不明显的主棱,其上散生短柔毛,接合面平坦,有3条脉纹,上具柔毛。种仁类白色,有油性。体轻。搓碎时有特异香气,味微辛、苦。[1]
【药材显微鉴定】
分果横切面
外界皮细胞1列,主棱处有分化成单细胞的非腺毛,毛长86~390μm。中果皮有大型油管,在次棱基部各1个,接合面2个,扁长圆形,直径50~120μm,内含黄棕色油滴;主棱内侧有细小维管束。内果皮为1列扁平薄壁细胞。种皮细胞含红棕色物质。胚乳丰富,薄壁细胞多角形,壁稍厚,含脂肪油及糊粉粒,糊粉粒中含有细小草酸钙簇晶。
【采集加工】
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晒干,除去杂质。
【饮片炮制】
除去杂质,晒干。
【性能功用】
【附注】
置通风干燥处贮藏。[2]